5g已经成为无线通信行业研究、关注的热点。在今年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几大设备商展出了5g相关概念技术,展会同期的“5g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成果也得到公布,测试结果基本符合预期。
中兴通讯无线总工程师朱伏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5g技术是在现有网络基础上演进,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尽管5g网络要到2020年才正式商用,但业界要考虑如何尽早实现5g技术商用化,将5g技术用在4g网络上,让用户能够提前享受到5g技术体验。在这方面,中兴通讯是先行者。
中兴通讯无线总工朱伏生
5g技术测试成绩出色
中兴通讯pre5g商用的主要标签技术是massive mimo。朱伏生介绍,除了massive mimo技术,中兴通讯还研究了很多5g技术,例如多址接入技术。未来将产生500亿至1000亿的连接,相比现网几十亿连接将出现数量级的增长,但现有正交技术的缺点是资源非常有限,面对海量连接必须采用非正交的方式,一个连接接入多名用户,达到数倍的负载率,从而实现数倍的流量提升。
可以认为,中兴通讯在今年实现pre5g规模商用,反映出其5g技术已经取得了前瞻性的成果。在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一阶段,中兴通讯是7家参与的厂商之一,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据朱伏生介绍,在无线侧的测试中,中兴通讯是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5g高频(包括室内和室外两种场景)和低频都在测试的厂商,并顺利通过了包括高频、新多址、新波形、massive mimo等在内的多项空口关键技术的所有测试。
“高频可能只适合室内近距离。我们为此做了非常多的实验,包括各种场景,有反射,有投射,有绕射。比如反射,有玻璃墙面、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大小,透射包括5g穿普通的玻璃门、石膏板、木门、铁皮门等,做了非常充分的测试。”朱伏生说,这也引起了三大运营商的兴趣,他们提出了很多测试场景,测试结果远超预期。“我们在高频段方面已经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一旦划定频段就可以大规模进行商用。在高低频的联合组网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研究,并联合中国移动做了低频段的测试。”
对于5g网络切片技术,朱伏生认为按照场景切片更适合一些,毕竟5g并没有商用。“5g网络是以产品驱动,可能在2020年正式商用之后会有新变化,但目前还是以产品切片为主。”朱伏生说,中兴通讯是以虚拟化平台进行开发,真正进入了paas平台,采用5g技术切片资源云化,在上面进行业务的创建、编排,整个过程非常灵活。
同时,中兴通讯还携手中国联通在通信展现场展示了基于5g网络架构的mec(移动边缘计算)业务,淘宝vr直播正是采用中兴通讯的平台。朱伏生指出,不同于运营商对mec思路与不太一样,中兴通讯将尽量满足所有运营商的思路,并按照不同技术路线和方案进行开发。
呼吁中国尽快确定5g频段
据了解,中国在今年年初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总体目标是推进5g技术研发,验证5g技术方案,支撑全球统一5g标准制定。中国5g试验也是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5g试验。目前第一阶段已经结束,第二阶段从今年6月到2017年9月,第三阶段是系统验证阶段,从2017年6月到2018年10月,开展5g系统的组网技术功能和性能测试。
对厂商来说,5g商用之路还将经历漫长的技术测试过程。朱伏生透露,中兴通讯未来两年在5g领域的主要目标是加大产品开发,并完成各个阶段的5g技术研发试验。“我们将继续按照既定的研发规划,去开发新型5g技术,尽快实现产品成熟;同时推动部分5g技术在4g现网商用,并进行全球拓展。”
据c114了解,就在本月,日本软银启动的面向下一代高速通信标准5g的项目“5g project”中,中兴通讯的massive mimo技术就得到了正式商用,这也掀开了massive mimo全球规模商用的序幕。
5g标准制定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确定频谱。朱伏生介绍,高频的频段选择非常复杂、敏感,在空气中传播对氧气和大气吸收效应不同,有很多窗口,但窗口有可能被卫星通信或者军用通信占用,留给民用的频段不是很多,这是全球各国都面临的一大难题。
因为频段的不确定,设备厂商们研究的模型不太一样,设备模型也不太一样,研发投入非常大。朱伏生接受采访时呼吁,国家应该尽快把5g频段确定下来。美国已经有了时间表,欧洲也走在前面,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如果不能够尽快确定频谱,本来在5g研究上的先发优势会因为频率问题,导致整个产业的落后,这是非常可惜的。无论是民用的、军用的,还是行业专用的,可以协调出5g频率出来,促进中国5g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5g领域,以中兴通讯、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很多5g关键技术上都有自己的技术点,在推动5g标准制定上也做了大量工作。不能因为一些问题,导致我们的标准技术没有进入全球体系。另外,尽管我们的技术和产业化能力较强,但销往全球也会面临种种壁垒。技术研究只是一个方面,要实现产业化,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朱伏生说。
小米10有望搭载最高12GB LPDDR5内存 数据传输速率将获大幅提升
Pentium 4 处理器与英特尔奔腾(Pentium)四代的区别
单片机定时器周期计算公式
论进口与国产变频器的区别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是什么
中兴朱伏生:5G测试成绩出色 呼吁尽快确定频段
碳化硅MOSFET的可靠有效控制
生产流水线安灯(andon)系统是车间现场管理的必备工具
全球最大10家车规MCU厂商实力对比
传感器怎样保护桥梁安全
采用网络接口芯片和CAN控制器实现以太网数据转换器的设计
Exar选择微捷码Titan ADX来加速模拟设计
IEEE添助力 PMA壮大无线充电生态系统
Redmi K40现身GeekBench跑分网站
通过网络同步视频,误差只在10个像素之内?
RTD温度传感器在选型和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利用AD8210和外部器件进行高端电流检测
小米计划明年智能手机出货量2.4亿部
终于等到你!10.5寸iPad Pro现身 或将WWDC大会发布!
华硕服务器支持NVIDIA Tesla GPU AI人工智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