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学网站fast.ai针对开发者的深度学习实践课程第三版,不需要大数据知识或者高深的数学理论,甚至都不需要买gpu,只需要一年的编程经验以及对jupyter notebook有一定了解。
广受好评的免费深度学习在线网站fast.ai为开发者量身定制的深度学习实践课程,目前更新到了第三版。新版本将原来的14课时缩短到7课时,采取自上而下的教学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入手,然后逐步深入理念。符合程序员的学习路径。
本课程只要求一年的编程经验,一块gpu以及一些适当的软件。不需要大数据知识、不需要大学级数学,也不需要庞大的数据中心,但是需要对jupyter notebook环境有一定了解。
虽然课程需要一块英伟达gpu,但fast.ai并不建议去买一块,或者自己攒一台深度学习专用的电脑,与其浪费时间在设置电脑上,不如直接租。对于时间紧任务重的开发者来说,时间成本更宝贵。
目前2019版的第2部分(尖端深度学习)尚不可用,暂时仍然需要使用2018年的课程内容。不过好消息是,这个月很快就能上线了。
开始学习之前,你需要了解这些信息
创始人jeremy howard称,本课程旨在为有经验的程序员提供深度学习实践的教学,例如如何训练准确的模型; 如何测试和调试模型; 以及关键的深度学习概念。它涵盖了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表格数据和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如果有兴趣深入了解幕后的论文以及数学背景的同学需要注意了,再过2周fast.ai将推出一个全新的“从基础开始深度学习”课程,最后两节课将与chris lattner(swift,llvm和clang的创建者)共同教授。
如果你想了解基础线性代数的实现细节,请查看“面向开发者的计算线性代数”:
https://github.com/fastai/numerical-linear-algebra
如果你想了解决策树、随机森林、线性回归、验证集等,可以“面向开发者的机器学习简介”:
https://course18.fast.ai/ml
有些开发者比较担心的是fast.ai的库会随着框架的热度不断的变动,导致经常需要从头开始又要学习新的框架。确实3年时间里,fast.ai的主题一直在变:
2017年的课程主要关于keras/tensorflow;2018年主要关于pytorch;2019年课程(第2部分)是python,最后几个类使用swift重新构建所有内容。
对此jeremy表示大可放心,v1不会有大的变动,未来只是一些bug fix。
fast.ai使用pytorch作用教学工具。但是这种东西属于一通百通,基本上你一旦掌握了套路,接下来用tensorflow/keras、cntx、mxnet或者其他深度学习库都不成大问题。
在平台的选择上,jeremy建议是:
如果使用过命令行,选择google compute platform。因为它们提供300美元的无条件信用,并已经配置好开发环境
如果不想用命令行试试salamander,它工作得很好而且费用不高
如果你没有信用卡,请使用colab,它是免费的,但兼容性会有点问题
创始人给大家的建议
在fast.ai的论坛上,有人整理了jeremy在给同学们的一些建议,这些建议被往届很多学生认为是金玉良言。
不要尝试停下来理解所有的知识点
不要浪费时间:请学习jn的快捷键,一天学4-5个
请跑代码,“真的”去跑代码。不要去深入学习理论。去玩转代码,看看它们“吃进什么吐出什么”
选择一个项目,认真做好,做到超棒!
跑这个nb(lesson1-pets.ipynb),然后用你自己的数据集跑跑,一定要做!
如果感觉fast.ai里都是高手,要学的新东西太多,而且感觉很难,没关系!选择一个点下手,比如跑几行代码,学一个概念如regular expression, 或者创建一个分类器,什么都行,关键是忘记烦恼,行动起来。
如果卡壳了,不要停下来,深挖、继续前行!
如果你不确定的哪个学习率更好,每个都试试看。
多数公司浪费大量时间在收集更多数据上。正确做法是,用一小撮数据跑跑看,然后在看问题是否是数据不够。
如果你认为自己“天生不擅长数学”, 请看看rachel的ted演讲: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not a math person”
在你使用数据集时,请务必给予数据创建者荣誉和感谢
如果你心里有疑问:“我是否应该试试?”, 回答是:试试看吧,这是你成为优秀实践者的必修课!
实战经验 | BlueNRG-X 原理图参数说明(附资料下载端口)
关于嵌入式听力诊断系统中如何伪迹消除
IEPE同步采集卡/ICP传感器数据信号采集模块/风电设备振动监控系统 /麦克风音频测量
亚马逊云科技推出新服务Amazon Telco Network Builder可自动部署和管理电信网络
MCU任何选择SPI、I²C 或 UART 等通用串行接口
人工智能教学网站fast.ai针对开发者的深度学习实践课程第三版
晶振的工作原理 晶振的匹配电容和负载电容
两个或多个隔离式μModule转换器的次级侧串联连接稳定电压和电流输出
美国禁止向我国出口28nm芯片设备,限制台积电在大陆扩产
新AI时代的“利器”,异构计算将重塑产业格局
Windows常用cmd网络命令详解
适用于24V电源系统的车载网络ESD保护产品组合
紫光国微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 收入17.11亿元同比增长30.84%
什么是数据倾斜?数据倾斜发生时的现象?
物联网高速增长带来了多大的价值
常见PCB微孔技术介绍
如何双启动64位iOS设备
贺利氏柔性触控显示方案,让触摸屏不再失灵
Surface Pro 7系列配置曝光,使用英特尔第十代酷睿处理器
string命令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