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型波导

光子芯片的发明,使得硅波导携带数据的能力逐渐提高。相应地,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提高其中所传输光信号的带宽。然而对芯片级设备的制造来说,在同一波导内多路复用近红外和中红外信号,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今,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型波导,可同时传输中红外(波长6.5 μm~7.0 μm)和近红外(波长1.55 μm)光波。研究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期刊,论文链接为: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4305。这种波导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制成,有望成为未来集成光子结构的关键部件,可处理远程通信和化学光谱等数据。
图1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混合型硅基光子波导,可在同一块芯片上同时传输中红外和近红外光
硅和氮化硼的堆叠
该混合波导由美国范德堡大学制成,由六方氮化硼(hbn)异质结构和硅组成。范德堡大学的工程学教授joshua d. caldwell表示,异质结构就是“两种不同材料堆叠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在他们所研发的混合波导中,这两种材料分别是硅和氮化硼;其中氮化硼以一种类似于石墨的六方晶格的最稳定形式存在。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在硅波导中传输近红外频率,但若想在其中传输中红外波,波导尺寸必须更大。而问题在于,当波导尺寸大到足以接收中红外信号时,近红外的传输又会被扰乱。
hbn材料以双曲声子极化激元的形式传输中红外波。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数学建模,然后通过实验制造了混合型波导:先将波导蚀刻到220 nm厚的硅片上,然后在上面转移了40 nm厚的hbn层。研究团队借助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分析了通过异质结构的信号模式。
未来的可能性
caldwell说,这种异质结构有很多潜在的用途,并解释道:“一方面,可以使用中红外信道进行化学传感,‘通知’近红外信道探测事件的发生,并将信号发送到信号的读出端。此外,对中红外信道进行调制,可以改变底层硅通道的局部环境,从而提供了一种主动调制近红外信号的手段。最后,这种波导也能够简单用于传输相同形式的两种不同信息中。”
caldwell说,接下来他和他的同事们将着重研究如何将这些杂化异质结构整合到功能硅光子结构中,如环形谐振器和光子晶体,探索能否在这些结构中实现近红外和中红外复用。
另还有其他三家美国机构的研究人员参与了此项研究,分别来自爱荷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堪萨斯州立大学。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宣布推出两款符合PMBus标准的全数字DC/DC控制器
Alphabet对Fitbit发出收购,谷歌进军可穿戴市场
可喜可贺!安科瑞首个有序充电站正式运营!
Mac上C/C++编译环境的配置步骤解析
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脑癌症实验
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型波导
苹果股价持续下跌 印度也救不了苹果手机
车用显示器被视为新蓝海,三星LG计划以OLED面板扩大抢市
物联网模式下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助力现代治理
3D打印技术牵引电机的发夹式绕组
功率半导体器件有哪些_功率半导体器件工艺流程
储能市场份额正在打开 中天储能的电力储能系统安全性再加强
热泵干燥系统如何实现数据远程在线监控
基于TMS320C6711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设计
2018年全球区块链专利百强发布:阿里第一,BAT、华为悉数到场
这四部华为手机才值得入手,持续降价,值得入手!
华为EMUI8.1及以上将全线支持UP1.0版本
尹志尧:中国造芯之路毁在人才上
压缩式压电传感器_压缩式压电传感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