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企业如何在车用照明市场成功突围?

车用照明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企业突围成功各有妙招
“商海沉浮,大浪淘沙。”目前,由于后装市场的门槛相对较低,因此也成为国内led企业主要的竞争场地,竞争十分激烈,整个后装市场已步入红海,企业生存发展的压力也十分巨大。那么,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突出重围并占有一席之地,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ledinside通过采访天电光电、晶能光电、升谱光电、国星光电、瑞丰光电、首尔半导体、德豪润达、宇亮光电、东昊光电子、同一方光电等厂商,归纳总结了一些成功的“妙招”:
❶产品上,追求稳定性和可靠性,品质过硬不让步,用质量取信市场和客户;
❷价格上,在保证品质的同时,为了提高竞争力,努力控制成本,做到高性价比;
❸研发上,秉持高标准、高可靠性要求的产品理念、持续地在研发新产品,开创新的应用领域,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❹服务上,追求客户响应效率以及个性化的配套服务,从细节做起,服务好客户;
❺战略上,一步步、稳扎稳打,慢慢积累信任度与知名度。
led在车用照明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少
虽然各位大咖都十分看好led在车用照明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是不可否认,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oled和激光技术未来是否威胁led?
有关oled和激光技术是否会威胁led在车用照明的应用,ledinside采访发现,业界专家在此问题上达成了惊人的一致: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led还是主角。
这首先要归功于led的优势: led在产品体积、光源效率与价格成本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性能也越来越稳定,led在市场的全面普及应是大势所趋。
现阶段,oled技术在车载市场的主要应用还是在中控显示屏及仪表等车内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上,由于目前成本高昂,现在还未得到普及,主要还是应用在中高档车型。而激光技术也主要集中在一些特殊领域的高端产品上,主要是顶级车使用。 以目前而言,oled和激光技术的发展还需要时间。
因此,激光和oled在很长时间内很难威胁led,led企业需抓住当下,不畏首畏尾。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led也还需要提升光源效益以及更高的可靠性。
adb(主动调整头灯技术)与dlp(数位光处理技术),谁是将来的主角?
此前,德州仪器(ti)宣布,下半年开始出货以数位光处理(dlp)的车头灯,确立未来高阶市场的主动调整头灯系统(adb)技术将可望走向dlp。 一时间,围绕adb与dlp,谁会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业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天电光电市场部总监周孟贤表示,adb与dlp将会是未来的趋势,但是由于法规及各家公司开发的系统关系,所以不一定会在短期之内实行。目前国内市场,仅有高档的进口车有用到,其他车厂有在设计,但是渗透率目前很低。
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总经理梁伏波认为,adb也好dlp也好,主要还是成本的问题。高端车会采用adb和dlp,adb的使用会从高端车逐步往低端车走。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dlp与adb未来的渗透率有望提升。
升谱光电副总经理尹辉认为,adb这个概念提出较早,豪华车用的多,但主要是在模组以上设计,光源要求还好,各家有不同的实现方案。dlp是德州仪器最近推广的新技术,该技术在车上推广比较有新意,具体看市场接受度如何。
瑞丰光电车用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张仕明认为,adb与dlp,都是汽车大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代表,adb作为现阶段车灯照明技术的一大创新,目前在中国市场adb的渗透率还相对较低,还不足1%,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主流的技术还停留在afs。
德豪润达led研发副总裁莫庆伟认为,adb会逐渐从高端车型向中端车型延展, 而dlp或者其他projection成像技术,会辅助与配合远近光等主照明光束, 为汽车照明提供很多丰富的信号、安全 、交流等功能。
同一方光电市场部总监刘霖认为,目前adb头灯在中国市场还没有形成较好的市场化产品,但是未来随着adb与dlp的提升,加上成本管控,adb头灯的市场占有率或许将逐渐提升。
国际一线厂商推出低价热电分离车用led封装产品,是否加剧价格竞争?
集邦咨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最新价格报告指出, 在车用市场,虽然led渗透率逐渐提升,但许多国际一线厂商开始推出成本较低的热电分离车用led封装产品,导致车用led价格竞争加剧。那么,各大厂商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天电光电市场部总监周孟贤:车用市场的价格基本上并不会因为一线厂商推出较低成本的封装产品而有所改变,反而是许多厂商都想要做车用产品而有降价的压力。
国星光电白光器件事业部副总经理谢志国博士:竞争加剧是led封装产品在汽车照明领域应用逐步趋于成熟的正常现象。汽车作为一种工业消费品,在产品规格逐步标准化的条件下,价格竞争也自然更加激烈。
瑞丰光电车用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张仕明:体量的增加,本身的封装成本也会降低,加之汽车行业其本身的竞争也相当激烈,随着合资品牌的限地化步伐加速,以及更多的封装企业涌入到车用led市场,价格竞争肯定是会越来越激烈。
首尔半导体中国区销售总经理余光辉:成本压力增大,价格竞争加剧,是市场必然趋势,但对于本身产品与价格之间,会有一个平衡,每家不同阶段,市场定位不一样,就首尔而言,会发挥自身专利优势,多方面提高竞争力,带给客户更高的性价比,不会为追求低价而牺牲品质。
德豪润达led研发副总裁莫庆伟:竞争加剧,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不断涌现,是一个市场在健康发展的正常现象。同时汽车照明有它的内在节奏和规律,需要我们去认真学习和遵循。
升谱光电副总经理尹辉: 随着led的应用越来越多,价格走低也是必然。不管是何种结构的led器件,用在前装市场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所以不会像照明市场一样毫无底线,无论是车灯企业还是封装企业都无法承受因品质问题而带来的损失。
东昊光电子副总经理陈江:任何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得到充分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品质和合适的价格相结合。随着车用照明这一巨大的市场高速发展和不断的成熟,消费者的购买也会趋于理性。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或成本都有一些不同的要求;一些满足使用需求,成本相对较低的led封装产品方案也就应运而生。
同一方光电市场部总监刘霖:针对趋于成熟化产品市场,价格竞争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现象。企业要做的是在稳定提升产品力的同时加强对产品品质,供应链管理等内在因素的管控,不断优化产品,保持良好的市场优势。
结语
ledinside分析师王婷认为,进入车用前装市场对于led厂商的要求较高,通常需要考虑包含产品认证、供应链关系、产品开发时间及成本、还有良率及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此外,质量及安全相关标准十分必要。
以营收发展总结来看,中国大陆与***地区厂商近年正在借由后装与改装服务市场逐渐提升营收规模,并借重产品销售实绩,打入内饰灯、尾灯等门槛相对较低且led渗透率较高的前装市场。同时也观察到不少厂商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布局前装供应链,或致力于研发高质量的车规级led产品。
此外,随着电池与充电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政策驱动,中国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也带动了led在车用照明上的加速渗透。因此,虽然短期内车用照明市场的垄断局面仍难以打破,但中国led厂商有望从本土品牌整车供应链切入,逐渐在前装市场站稳脚步。

中国半导体专利申请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
Zoox获批成为首个可载客无人驾驶服务商,为乘客免费提供服务
OPPO R19的渲染图曝光,首次采用屏下摄像头设计
烧结机尾轮轴磨损的修复方法
传统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和建立数字文化
LED企业如何在车用照明市场成功突围?
单片机控制板的设计原则与注意点
芯片设计研发风险太高?流片费用太高?国产IP陪你进阶!
电源滤波器坏了有什么现象
MAX44260,MAX44261低功耗、满摆幅IO运算放大器
空客直升机宣布完成完全无人驾驶自主飞行
移动电话的低功耗高音频设计
南京昊绿高质低价打破国际垄断,独辟蹊径研究稳定同位素
中国联通搭配EasyMesh组网技术打造多条快速畅通的“路”
高效实现PCB自动布线的设计技巧(中)
Intel宣布多款主板芯片组转入停产退市流程 14nm成为Intel顶梁柱
用NE555芯片制作的玩具小车电路分解
三星发布2019款Flip数字白板 采用65英寸Edge LED屏
2026年全球8英寸晶圆产能将创历史新高,中国大陆占22%
60% 美国车主支持电动车激励措施,以降低购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