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4S手机拆解 做工及用料如何

小米在北京发布了小米 5 和小米 4s,这场发布会并没有像当年小米 4 「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那样轰动全城,也许是小米 5 和小米 4s 外观「双面玻璃、金属边框」太过平淡,毕竟已是多个品牌旗舰机共有的特征,小米也没法当成新故事去讲,整个发布会显得波澜不惊。小米 4s 作为小米 4 升级版,究竟在设计上做了哪些提升呢?
总体来说,小米 4s 延续小米手机一贯的产品架构理念——设计简约,拆卸简单。 总结构零件数仅有 31 颗,结构数量少,装配简洁,且螺丝数量总共才 13 颗。这样设计的好处,利于整机成本控制和生产装配,同时,也利于售后维修,这无不同小米走的低价战略相协调。同时,小米也非常注重内部美观性设计,不管是电池增加黑色 label 纸,玻璃后盖内部丝印黑色油墨,黑色的天线支架和喇叭 box,fpc 表面都有丝印黑色油墨,还是前壳内表面有做阳极氧化,无不看出小米对内部美观性的重视。
不过,在结构装配上,有两处设计显得有些美中不足,比如说,指纹识别固定后盖,但 btb 靠天线支架固定,打开后盖会出现藕断丝连的情况。另外,还有屏幕组件加热拆卸也挺顺利,但 tp 和 lcm fpc 出线位置分别在顶部和底部,不利于生产装配和售后维修。
▲ top 面
cover lens 上丝印镜面 logo,且整机背面也同样有 logo,突出品牌存在感。
▲ bottom 面
小米 4s 背面玻璃为平面设计。
▲ 后置摄像头 & 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放置在靠上居中的位置,圆形设计;
背面玻璃内表面采用了类似 imr 模内转印工艺。
▲ 顶部分布耳机孔、红外、副 mic,天线分割线将耳机孔一分为二。
▲ 音量加减键、电源键。
▲ 底部从左到右,喇叭开孔、type-c 接口、麦克风开孔、天线分割线左右&上下对称。
▲ 取出 「卡托」。
▲ 卡托为三选二「sim1:micro-sim;sim2 / tf:nano-sim & t-card」设计;
卡托采用自适应结构设计——卡托帽和托盘分离;
卡托帽材质为镁铝合金,表面为「阳极氧化」处理;
托盘为钢片 & 塑胶模内注塑工艺。
卡托前端有做「t」型防呆设计,避免卡托插反无法取出和损坏 sim / t-card 接触端子。
不过,镁铝合金前壳并未配合卡托防呆,仅卡座配合卡托实现防呆。
——————————————————
step 2:拆卸「后盖」
——————————————————
▲ 用吸盘拉起「后盖」
后盖为玻璃材质,采用扣位方式固定。
▲ 玻璃四周被一圈「塑胶装饰框」包裹,指纹识别 fpc 出现藕断丝连
塑胶装饰框与玻璃采用点胶工艺方式固定;电池盖贴有石墨散热膜。
——————————————————
step 3:拆卸 「天线支架」
——————————————————
▲ 拧下「天线支架」固定螺丝,共 8 颗「十字」螺丝
lds 天线的银色同支架的黑色不协调,有损美观性。
▲ 撬起「天线支架」,并取下
整个「天线支架」拆卸非常轻松,并未出现藕断丝连的情况。
▲「天线支架」bottom 面放置了 lds 天线,
从左到右分别为 wi-fi & bt 天线、gps 天线、分集天线。
——————————————————
step 4:取下指纹识别
——————————————————
▲ 断开指纹识别 btb
▲ 采用热风枪加热指纹识别模块 3 分钟左右,
然后用手指顶一下指纹识别,并取下。
▲ 指纹识别 sensor 为 fingerprint cards ab (fpc) 提供,规格为 fpc1035;
组装为欧菲光,模块采用 btb 连接。
——————————————————
step 5:分离主板
——————————————————
▲ 优先断开 bat btb,然后依次断开屏幕 btb、主 fpc btb、侧键 btb、 后 cam btb、 前 cam btb、 听筒组件 btb、tp btb、rf 连接头。
(备注:绿色:bat btb;红色:屏幕 btb;蓝色:主 fpc btb;黄色:侧键 btb;朱红:后 cam btb;蓝绿色:前 cam btb;紫色:听筒组件 btb;橙色:tp btb;桃红:rf 连接头)
▲ 分别取下后 cam、前 cam、听筒组件
▲ 取下主板
主板采用螺丝 & 扣位固定
——————————————————
step 6:前 cam & 后 cam & 听筒组件
——————————————————
▲ 「前 cam」
500 万像素 f/2.0 光圈,85° 广角。
▲「后 cam」
1300 万像素 f/2.0 光圈,支持 pdaf 相位对焦
▲ 「听筒组件」
「听筒组件」由听筒、环境光 & 距离传感器、降噪 mic 组成,
通过 20 pin btb 连接
——————————————————
step 7:拆卸屏蔽罩 & 主板功能标注
——————————————————
▲ 主板 top 面
屏蔽罩为单件式设计,屏蔽盖内覆有黄色绝缘层。
soc & ram、rom、power ic 放置 top 面,其中,soc 、power 芯片区域发热量较大。
▲ 主板 bottom 面
屏蔽罩为单件式设计,屏蔽盖内覆有黄色绝缘层。
rf、wi-fi & bt ic 放置 bottom 面。
soc: qualcomm (高通),cpu: snapdragon 808 (msm8992),64位 6核,(2x arm® cortex? a57,
4xarm® cortex? a53,最高主频 2.0ghz; gpu: qualcomm (高通), adreno 418 图形处理器,up to opengl es 3.1;
ram: sec (三星电子) 543 k3qfgfg,3gb lpddr3,双通道;
rom: toshiba , thgbmfg9c4lbair,emmc 5.0 nand flash,64gb;
power1 management ic: qualcomm (高通) pmi8994;
power2 management ic: qualcomm (高通) pm8996;
audio decoder ic (音频解码): qualcomm (高通),wcd9330。
wi-fi & fm: qualcomm (高通) , qca6164a, 802.11ad and bluetooth;
power amplifier module(功率放大器): skyworks , 77629-51 , multimode multiband power amplifier module for quad-band gsm/edge – hepta-band (i, ii, iii, iv, v, viii, and 20) wcdma / hsdpa / hsupa / hspa / lte;
rf transceivers: qualcomm (高通),wtr3925,支持所有蜂窝模式和 2g、3g及4g/lte频段,同时,集成 gps,glonass 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step 8:取下「喇叭 box」&「副板」
——————————————————
▲ 「喇叭 box 」采用螺丝 & 扣位的方式固定,
一共有 5 颗「十字」螺丝「绿色:短螺丝;红色:长螺丝」
▲ 用撬棒撬起「喇叭 box 」
▲ 「喇叭 box 」采用侧出音的方式,表面放置主天线,采用 lds 工艺,
主天线有「喇叭 box 」表面 lds 天线和金属边框天线组成,通过侧边弹片连接。
▲ 依次撬开主 fpc btb、触摸按键 led btb、rf 连接头,取下「副板」
▲ 「副板」标识
——————————————————
step 9:取下「电池」
———————————————————
▲ 用手慢慢拉起易拉胶手柄 (注意:易拉胶容易断裂,拉起速度尽可能要慢)
▲ 电池
电芯为锂离子聚合物材质,充电限制电压:4.40 v
典型容量:3260mah / 12.55wh (type)
额定容量:3210mah / 12.35wh (min)
——————————————————
step 10:取下同轴线 & 主 fpc & 振动马达 & 侧键
——————————————————
▲ 取下同轴线、主 fpc
▲ 取下振动马达
马达为柱状转子马达,采用 fpc 弹片连接方式
▲ 取下 vol 键键帽
vol 键键帽采用「扣位」固定
▲ 取下 power 键键帽固定钢片
▲ power & vol 键结构件
power 键键帽采用钢片固定,相比小米 note 侧键采用「小钢针」固定来说,更利于生产装配和售后维修;
vol 键键帽上有设计扣位,但二次装配对扣位可能会造成损伤。
————————————————
step 11:取下触摸按键 led fpc
————————————————
▲ 取下触摸按键 led fpc
▲ 触摸按键 led fpc
——————————————————
step 12:屏幕模组拆解
——————————————————
▲ 使用屏幕分离机加热「前壳组件」,然后分离前壳与屏幕组件。
▲ 屏幕组件 & 前壳
屏幕组件采用泡棉胶固定在前壳上
前壳采用镁铝合金 cnc & 纳米注塑工艺,
内表面贴有石墨散热膜 & 泡棉
▲ tp & lcm 采用 oca 全贴合工艺,tp 为 gff 材质
小米 4s 作为小米 4 的升级版,已经找不到小米 4 的影子,完全是个「改头换面」的产品——双面玻璃,弧面金属边框。这似乎跟 iphone 产品「s」有着很大的差异,也许是小米还没找到一种理想的设计元素来代表小米手机,导致一直在外观上没有形成自己的固有特征。「双面玻璃,金属边框」这样的设计元素,最开始是 iphone 4 标志性特征,陆续被 sony 、samsung、锤子、nubia 等借鉴,形成了自己品牌特征,似乎小米也正在这么做,至少从小米 4s 和小米 5 身上已经嗅出这种味道。

根治iPod瑕疵,iPod fans的高招
台积电资本支出不下调 3nm明年开始试产
华硕发布新变形笔记本:平板笔记本二合一 触摸屏+触控笔
空气开关为什么会烧坏及维修方法
一维信号小波阈值去噪
小米4S手机拆解 做工及用料如何
80C51单片机实现专用寄存器位寻址的设计方案
AI大模型竞争白热化,算力优化才是“超车点”?
王思聪的“百万电脑”也迷信“AMD YES”?英特尔与AMD高端之争愈演愈烈
家庭监控系统设计
区块链泡沫是否合理 瑞波币火箭般蹿升一年443倍 人人网股价飙涨47.39%
区块链硬币或代币的想法可能是一个新的概念
华为实现14nm以上工艺的EDA工具
10.23|豪力士智能锁新品亮相上海世界五金大会,央视助阵,盛况空前
我国AI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机构前100有哪些机构?
特斯拉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1.6% 电池短缺造成巨大损失
双目立体匹配的四个步骤解析
PIC单片机对机器人的控制程序设计
给植物纹上“传感器纹身”,可随时测量农作物的用水量
靓货多多Agilent4278A电容计HP427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