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受到阻碍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前沿科技的代名词,逐渐向各行各业渗透,教育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随着用户对人工智能及在线教育的认可度逐渐提升,他们的融合更加受到资本的追捧。
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改善了教育行业教学效果的同时,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一些担忧,这些担忧就使得研发者们推进ai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受到了阻碍,也让ai教育研发企业们陷入了盈利瓶颈。
环境利好,ai赋能教育参与主体
政府方面,相关法规一直明确鼓励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比如,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要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
在政策的激励下,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融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融资金额持续攀升。即使排除猿辅导年内的超大额融资,2020年行业的总融资金额也达到了85亿元。
在政策环境和资本环境皆利好的情况下,ai教育企业快速发展,研发成果不断,在增强了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对教育环节中的其它参与主体起到了赋能作用,从很多方面加速了教育行业的智能变革。
首先是教师端,相关研发企业们相机推出了各种智能教学工具、虚拟教师产品和基于大数据采集的学情分析工具,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比如,网龙推出的ai课件、101教育ppt-ai助教、网教通等ai教育产品矩阵,把教师从重复繁杂的工作中解放了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优化课程,在教学之外完成“育人”这一目标;以及101智慧教师和学霸君推出的智能手写识别笔这类学情分析工具,给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帮助他们制定更合适的教学方案,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是学生端,研发企业们推出了各种学习工具产品和智能学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比如,学堂在线推出的学习助手“小木”,可以为学习者答疑解惑,服务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以及猿辅导推出的拍照搜题工具和斑马ai课等产品,给了学生寻求学习指导时除老师以外的其他选择,让他们可以尽快得到答案。
最后是学校端,ai研发企业们推出的查重、安防、排课等工具,让教学管理变得更加高效。
比如,旷视推出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安防管控系统可以提供陌生人预警、结构化分析等功能,提高校园的安全管理能力;以及宿舍管理系统、门禁通行系统、会议签到系统以及刷脸支付系统等“智慧后勤”管理工具,节省了校园管理的人力。
总的来看,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在给教育者和学生们带来便利和帮助,但是这种便利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ai产品的局限性
ai产品作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学生的隐私权和自主权需要被保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i技术应用的空间。
比如,某些ai程序可以通过研究大学生的作息和行为习惯判断其考试成绩和心理状况,从而对学校采取干预措施形成参考。但是未经允许调取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分析,而且根据分析结果试图控制学生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和自主权。
其二,ai工具的感情缺失使其目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师在教育环节中的作用。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各种虚拟ai教师形态,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但其终归只是一段冰冷的程序,在对学生的整体状态感知和社会经验传授等方面比不上真人教师。
其三,ai 产品的“偏见”可能会使它对情况作出错误的判断。
比如,ai在大数据和算法上的优势,仅仅只适用于有标准答案的客观题,而人文类课程则大多属于无标准答案,特别是面对需要灵活处理的主观题,ai难以做出合适的评判;而且中国语言含义丰富,按照标准设定的ai程序对于语义的理解难免会存在偏差,从而误导学习者。
总的来说,ai技术在作用空间、情感和推荐设计等方面存在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也使其能提供的用户价值有限。
ai教育企业的盈利困境
因为ai技术应用在教育方面的种种局限性,也对参与其中的ai教育企业提出了更多的难题,比如盈利方面的困境。而造成这种盈利困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ai教育产品市场推广难度大,售价和用户转化率都低,企业入不敷出。
一款ai课程产品要保证互动性,需要在算力和人工成本上投入很多,但出于教学效果不如真人教师的原因,ai课程的推广依旧比较困难,这也是现阶段市面上很多ai课程售价都很低的原因之一。
比如,掌门一对一推出的小狸ai课系列年课活动售价只有199元,猿辅导的斑马ai课在2020年参与罗永浩的直播活动时,一课时的售价仅为49元。
产品单价低了,就需要让更多的用户付费,才有可能收回成本。所以教育企业们花费大量资金向各个渠道投放广告,期望能触及到更多用户,但用户转化率却一直不高。
比如,ai教育第一股流利说自2016年以来持续亏损,但付费用户规模却一直在缩减。为了获客,其2020年三季度的营销费用达到1.86亿元,是研发费用的4倍,但付费用户仅为50万,和上季度相比没有变化。相当于上亿的营销费用支出只堪堪维持住了现有的付费用户规模,实现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盈利艰难无法推动产品迭代,从而加剧获客难度,使企业经营陷入恶性循环。
对于家长来说,不够成熟的ai教育产品,教学效果难以把握,所以很难激起他们的付费欲望。企业因此难以盈利,也就没有成本去做出更好的产品。
比如,近期被传倒闭的学霸君一直坚持技术与教育融合的理念,大力组建团队进行ai教育产品研发,但因为无法盈利为研发输血,最终不仅没能在产品研发领域取得行业突破,还不得不壮士断腕卖掉自己的主力产品ai学。
而且不仅ai教育c端产品难以盈利,面向b端的部分产品也不被市场看好。比如,ai研发企业面向学校推出的纪录学生出勤情况和活动的“智能校服”和“教室人脸识别”等ai产品,企图全方位控制学生,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引发了社会极大的争议,也让其产品推广陷入停滞。
由此可见,虽然资本和政府极力支持ai教育的发展,但ai教育产品暂时并未得到用户和市场的全面认可,ai教育领域要想迎来发展的春天,还需迈过很多坎坷。


神秘的异构智能发言,能耗和计算堪比谷歌华为
简单分析大批量PCBA加工的5个核心点
探究常见的通信标准RS-485RS-485收发器
南凭高铁南崇段开通运营,赛思助力时钟系统
iphone8什么时候上市?iphone8新增黑科技支持双卡双待!全面屏超震撼,你期待吗?
AI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受到阻碍
蒲公英工业路由器助力混凝土搅拌站监控数据传输
翼闸机57无刷减速电机设计方案
全桥逆变电路的拓扑结构、逆变原理及控制方法
美图推出的 PartyNow 轻松制作AR小短片
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推进委员会成立!
华为释放中国广电 700MHz 频段红利,3 方面增强网络性能
芬兰首推购物“刷脸”支付系统
感图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Intersil的新款器件为DSLAM设计提供了双端口、高性
南孚推出PD快充充电宝 2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19.9%
双目三维光学测量硬件系统结构设计
水泥生产工厂将会采用哪些气体传感器监测有害气体的排放
Facebook 首个数据中心揭密,全球 15 亿用户帐号资讯都在这
兆驰股份LED全产业链优势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