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曾将“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带入众人的视线。当神经细胞逐渐失去对肌肉的控制,患者全身肌肉会逐渐萎缩,吞咽困难,最后呼吸衰竭。
“渐冻人”发病后平均寿命仅有 2 到 4 年,像霍金那样长期与病魔搏斗的患者可谓奇迹。不幸的是,人类迄今未找到 als 的病因,遑论给出对症之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个团队 10 月 11 日在《科学进展》上报告了一种在微流控芯片上制作神经和肌肉组织的 3d 模型的方法。借助这种“芯片器官”,他们观察到健康神经元与“渐冻”神经元的惊人差异,并试验了两款仍在临床测试阶段的新药。
仅有少部分“渐冻症”与遗传缺陷相关,而 90% 的散发性案例发病原因仍是未解之谜。正因如此,极少数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抗冻”药品都并非完全对症。科学家们继续突破动物模型的限制,找到分析病理和临床试验的更优方法。
其中,运动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的连接处,即肌肉神经接头,是模拟“渐冻症”的关键。数十年来,科学家们受限于 2d 模型结构。
2016 年,mit 机械和生物工程教授罗杰·卡姆(roger kamm)团队用微流控芯片技术首次做出了鼠类肌肉神经接头的 3d 模型。这是一种在微米尺度的芯片中模拟人体环境,集成基本操作单元,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的技术。
他们将神经元和肌肉纤维分置于芯片上相邻的两个隔室内。神经元会逐渐延展出常常的神经突,最终与绕在两个柔性柱子上的肌肉纤维连接。
这些神经元用光遗传技术编辑过,能在光照控制下刺激肌肉收缩。通过观察两个柔性柱子的位移情况,研究人员就能测量肌肉收缩的力度。
在此次发表的成果中,卡姆团队用人类神经元与肌肉细胞进行代替。这些神经元一部分由健康人群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分化而来,一部分由散发性 als 患者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
实验结果显示,“渐冻症”组的神经元生长神经突的速度更慢,也无法与肌肉纤维建立强有力的连接。此外,神经元退化和肌肉细胞死亡的数量也更多。
“我们可以看到,健康的神经元直扑肌小管而去,并激活了它们。然而,als 神经元似乎无法很好地建立连接。”卡姆说道。
“芯片器官”:绿色部分为渐冻症患者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成的运动神经元,紫色部分为肌肉组织。
两周之后,als 运动神经元对肌肉建立起的控制力,仅有健康神经元的四分之一。
展示“芯片器官”能有效模拟“渐冻症”之后,卡姆团队开始探索这个模型的试药能力。
他们选择了两款仍处于临床测试阶段的新药雷帕霉素(rapaycin)和伯舒替尼(bosutinib)。在“芯片器官”上模拟的结果显示,两款药物都能帮助肌肉在运动神经元的刺激下收缩,并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更重要的是,两款药物各自穿透血-脑屏障(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的能力有限,但同时施用时均能有效地穿透屏障。
目前,卡姆团队正在与当地的生物技术企业合作,计划收集 1000 名“渐冻人”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芯片器官”上进行大规模药物试验。
他们也打算对模型本身进行升级,使其一方面能同时容纳更多的测样,另一方面能支持在神经系统中的其他细胞类型,比如雪旺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RFID怎样助力物流的管理
国产工业机器人真的突围了吗?还存在这些问题
中移动4G终端政策缘何生变 高通又要吃独食?
又一款高颜值千元机,不是荣耀8也不是青春版
以太网供电采用率随供电能力提高而增长
MIT用“芯片器官”替“渐冻人”试新药
仿真演示在高频电子线路中的应用
ADAS:实现五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关键
详解HMI诊断视图查看诊断信息的操作步骤
语音识别唤醒词的技术与应用
如何从商业实践的角度来看区块链
嵌入式虚拟化技术,可选择适用的操作系统来确保网络安全和功能安全
OPPOReno的相关配置和亮点总结
海信发布两款ULED电视新品 真正的三好全面屏电视
一起聊聊PCB的阻抗控制
碳化硅在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和电池管理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便宜好用的水银体温计将禁产!温度传感器全面替代!
mc34063降压电路及工作原理
英创信息技术工控主板支持铁电存储器方案
三代锐龙CPU Die艺术照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