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阻抗控制的话,将引发相当大的信号反射和信号失真,导致设计失败。常见的信号,如pci总线、pci-e总线、usb、以太网、ddr内存、lvds信号等,均需要进行阻抗控制。阻抗控制终需要通过pcb设计实现,对pcb板工艺也提出更高要求,经过与pcb厂的沟通,并结合eda软件的使用,按照信号完整性要求去控制走线的阻抗。
不同的走线方式都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对应的阻抗值。
微带线(microstrip line)
它由一根带状导线与地平面构成,中间是电介质。如果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线的宽度、及其与地平面的距离是可控的,则它的特性阻抗也是可控的,其度将在±5%之内。
带状线(stripline)
带状线就是一条置于两层导电平面之间的电介质中间的铜带。如果线的厚度和宽度,介质的介电常数,以及两层接地平面的距离都是可控的,则线的特性阻抗也是可控的,且在10%之内。
多层板的结构
为了很好地对pcb进行阻抗控制,首先要了解pcb的结构:
通常我们所说的多层板是由芯板和半固化片互相层叠压合而成的,芯板是一种硬质的、有特定厚度的、两面包铜的板材,是构成印制板的基础材料。而半固化片构成所谓的浸润层,起到粘合芯板的作用,虽然也有一定的初始厚度,但是在压制过程中其厚度会发生一些变化。
通常多层板外面的两个介质层都是浸润层,在这两层的外面使用单独的铜箔层作为外层铜箔。外层铜箔和内层铜箔的原始厚度规格,一般有0.5oz、1oz、2oz(1oz约为35um或1.4mil)三种,但经过一系列表面处理后,外层铜箔的终厚度一般会增加将近1oz左右。内层铜箔即为芯板两面的包铜,其终厚度与原始厚度相差很小,但由于蚀刻的原因,一般会减少几个um。
多层板的外层是阻焊层,就是我们常说的“绿油”,当然它也可以是黄色或者其它颜色。阻焊层的厚度一般不太容易准确确定,在表面无铜箔的区域比有铜箔的区域要稍厚一些,但因为缺少了铜箔的厚度,所以铜箔还是显得更突出,当我们用手指触摸印制板表面时就能感觉到。
当制作某一特定厚度的印制板时,一方面要求合理地选择各种材料的参数,另一方面,半固化片终成型厚度也会比初始厚度小一些。下面是一个典型的6层
板叠层结构
pcb的参数
不同的印制板厂,pcb的参数会有细微的差异,通过与电路板厂技术支持的沟通,得到该厂的一些参数数据:
表层铜箔:可以使用的表层铜箔材料厚度有三种:12um、18um和35um。加工完成后的终厚度大约是44um、50um和67um。
芯板:我们常用的板材是s1141a,标准的fr-4,两面包铜,可选用的规格可与厂家联系确定。
半固化片
规格(原始厚度)有7628(0.185mm),2116(0.105mm),1080(0.075mm),3313(0.095mm ),实际压制完成后的厚度通常会比原始值小10-15um左右。同一个浸润层多可以使用3个半固化片,而且3个半固化片的厚度不能都相同,少可以只用一个半固化片,但有的厂家要求必须至少使用两个。如果半固化片的厚度不够,可以把芯板两面的铜箔蚀刻掉,再在两面用半固化片粘连,这样可以实现较厚的浸润层。
阻焊层:铜箔上面的阻焊层厚度c2≈8-10um,表面无铜箔区域的阻焊层厚度c1根据表面铜厚的不同而不同,当表面铜厚为45um时c1≈13-15um,当表面铜厚为70um时c1≈17-18um。
导线横截面:我们会以为导线的横截面是一个矩形,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梯形。以top层为例,当铜箔厚度为1oz时,梯形的上底边比下底边短1mil。比如线宽5mil,那么其上底边约4mil,下底边5mil。上下底边的差异和铜厚有关,下表是不同情况下梯形上下底的关系。
介电常数:半固化片的介电常数与厚度有关,下表为不同型号的半固化片厚度和介电常数参数:
板材的介电常数与其所用的树脂材料有关,fr4板材其介电常数为4.2—4.7,并且随着频率的增加会减小。
介质损耗因数:电介质材料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由于发热而消耗的能量称之谓介质损耗,通常以介质损耗因数tanδ表示。s1141a的典型值为0.015。
能确保加工的线宽和线距:4mil/4mil。
阻抗计算的工具简介:
当我们了解了多层板的结构并掌握了所需要的参数后,就可以通过eda软件来计算阻抗。可以使用allegro来计算,但这里向大家推荐另一个工具polar si9000,这是一个很好的计算特征阻抗的工具,现在很多印制板厂都在用这个软件。
无论是差分线还是单端线,当计算内层信号的特征阻抗时,你会发现polar si9000的计算结果与allegro仅存在着微小的差距,这跟一些细节上的处理有关,比如说导线横截面的形状。但如果是计算表层信号的特征阻抗,我建议你选择coated模型,而不是surface模型,因为这类模型考虑了阻焊层的存在,所以结果会更准确。下图是用polar si9000计算在考虑阻焊层的情况下表层差分线阻抗的部分截图:
由于阻焊层的厚度不易控制,所以也可以根据板厂的建议,使用一个近似的办法:在surface模型计算的结果上减去一个特定的值,建议差分阻抗减去8欧姆,单端阻抗减去2欧姆。
差分对走线的pcb要求
(1)确定走线模式、参数及阻抗计算。差分对走线分外层微带线差分模式和内层带状线差分模式两种,通过合理设置参数,阻抗可利用相关阻抗计算软件(如polar-si9000)计算也可利用阻抗计算公式计算。
(2)走平行等距线。确定走线线宽及间距,在走线时要严格按照计算出的线宽和间距,两线间距要一直保持不变,也就是要保持平行。平行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为两条线走在同一线层(side-by-side),另一种为两条线走在上下相两层(over-under)。一般尽量避免使用后者即层间差分信号, 因为在pcb板的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层叠之间的层压对准大大低于同层蚀刻,以及层压过程中的介质流失,不能保证差分线的间距等于层间介质厚度, 会造成层间差分对的差分阻抗变化。困此建议尽量使用同层内的差分。
SKYLAB无线模块在物联网应用中的优势
如何从商业实践的角度来看区块链
嵌入式虚拟化技术,可选择适用的操作系统来确保网络安全和功能安全
OPPOReno的相关配置和亮点总结
海信发布两款ULED电视新品 真正的三好全面屏电视
一起聊聊PCB的阻抗控制
碳化硅在电动汽车车载充电器和电池管理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便宜好用的水银体温计将禁产!温度传感器全面替代!
mc34063降压电路及工作原理
英创信息技术工控主板支持铁电存储器方案
边缘计算正带来一场新的计算风暴和商业机会
如何理解显示器的尺寸和不同尺寸的优缺点
世强联手思瑞浦 扩充放大器、数据转换器、模拟前端、模拟器件产品
利用Python实现两个数字小游戏
场效应管有哪些用途?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
原料价格上涨,APS智能排产在锂电池行业的应用
光纤传输性能分析:非线性噪声来源简述
OPPOR11什么时候上市最新消息:OPPO R11拍照神器即将发布,现实生活真机曝光以及相机拍摄图片效果!
映射位到某个RAM变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