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参数定义与其影响的评估方法

许多硬件工程师会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视为最难掌握的直流参数,首先因为定义所涉及的因子容易产生混淆;其次,掌握了共模抑制比的定义,按其字面理解难以在设计中直接使用;最后,掌握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参数的评估方法,不代表可以在应用电路对共模信号实现有效抑制。本篇解析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参数定义与其影响的评估方法,以及结合一个实际案例讨论影响电路共模抑制的因素。
在讨论共模抑制比之前,先认识两个专有名词,差模增益ad、共模增益ac。
如图2.42(a),差模增益定义为加载于两个输入端之间的信号所获得的增益,如式2-24。
其中,vd为差模输入信号,它可以等效为图2.42(b)。
如图2.42(c),共模增益定义为同时加载于两个输入端信号所获得的增益,如式2-25。
图2.42差模输入与共模输入信号增益示意图
放大器的差模增益是电路所需要的增益,而共模增益将放大直流噪声。共模抑制比(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cmrr),定义为差模增益与共模增益的比值,如式2-26。
通常ad值很大,而ac值趋近于零,所以cmrr很大,数据手册中通常使用db为单位,计算方式如式2-27。
从应用的角度,共模抑制比可看作输入共模电压变化引起输入直流误差,如式2-28。
式中,vcm为输入共模电压,ver_cmrr为共模电压所引起的输入直流误差。
老一代精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通常在70db至120db左右,新一代精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性能大幅提升。如图2.43所示,op07在25℃环境中,供电电压为±15v,共模电压为±13v时,共模抑制比最小值为100db,典型值为120db;而ada4077在同等工作环境和工作电压下,共模电压为-13.8v至13.8v时,共模抑制比最小值为132db,典型值为150db。
图2.43 ada4077与op07共模抑制比性能
如图2.44,在相同电路中对比op07、ada4077共模抑制比的性能,假定电阻完全匹配(r1=r3,r2=r4),共模电压为10v。
图2.44 0p07与ada4077差分放大电路图
使用op07共模抑制比的典型值120db代入式2-28,共模电压在输入端将产生的输入直流误差为10μv。
而使用ada4077共模抑制比的典型值150db代入式2-28,共模电压在输入端将产生的输入值误差为0.316μv。
由此可见,在该差分电路中,使用ada4077替换op07,由放大器共模抑制比限制所产生的直流误差明显改善。
上述分析通常适合在选型阶段评估放大器共模抑制比是否符合要求,在实际设计中,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参数不等于电路共模抑制比,而电路的共模抑制是更为关注的设计要点。
2017年10月中旬,笔者接到一位异地项目负责人的特急求助电话,其研发的设备在核心客户试用中出现异常,将影响核心客户产品的生产品质,已经收到限期整改通知。电路如图2.45,工程师使用2片ada4522-2组建差动电路,第一级电路u8a、u8b实现差动电路的输入缓冲器功能,第二级电路u5a实现差动信号放大电路,其中,r6、r7阻值为30kω,误差为1%,r5、r74阻值为3kω,误差为1%,电路预期的增益设计为10倍。
图2.45 ada4522-2组建差分电路
核心客户在25℃恒温环境下使用设备,测试点tp76、tp77对地的共模电压为7v,在tp76、tp77之间输入26.5mv差模信号时,电路输出(u5a 1脚)为259mv,接近电路预期设计,但是当tp76、tp77输入差模信号为1mv时,电路输出(u5a 1脚)只有5mv,误差过大。
笔者即时给出电路分级测量定位故障的方法,而项目负责人当时不能完全理解逐级测试原理。坚持认为电路只有放大器和电阻,并且电阻的误差为1%,电路在处理1mv的差分信号误差达到50%,笃定是ada4522芯片出现问题,没有使用推荐测试方法。所以次日凌晨笔者邮件回复电路分析过程。
如图2.46,ada4522-2 是零偏型放大器,在25℃环境中,供电电源为30v时,失调电压最大值为5μv,相比于1mv的电压影响可以忽略,输入偏置电流最大值为150pa, 输入失调电流最大值为300pa,与输入侧电阻作用所产生的失调电压也可以忽略。
图2.46 ada4522失调电压与偏置电流规格
其次,根据图2.45推导电路的传递函数,如图2.47。如步骤三,关于项目负责人认为电路增益为r7与r74比值,建立条件为r5与r74,r6与r7完全一致。
图2.47第二级差动电路传函推导
那么这四个匹配电阻使用1%误差的器件,所导致电路的误差还会是1%吗?
最后,通过excel生成简化之前的电路传递函数,模拟测试点输入tp79输入7v,tp80输入7.001v,r5、r74保持为理想电阻,分组调整r6、r7的误差,计算差分电路标准传递函数的输出值(vo1),与计算差分电路化简之后传递函数的输出值(vo2),如图2.48。
图2.48计算差动电路匹配电阻误差产生的影响
结论如下:
(1)r6、r7 使用理想电阻,vo1与vo2相同。
(2)r6、r7 调整为1%误差电阻时,vo1为0.136v ,vo2为0.0099v二者差异巨大。
(3)r6、r7调整为0.1%误差电阻时,vo1为0.0227v ,vo2为0.00999v二者仍存在明显差异。
(4)r6、r7调整为0.01%误差电阻时(lt5400a为例),vo1为0.01127v ,vo2为0.009999v,二者误差为11%。
(5)r6、r7 调整为0.0025%误差的精密电阻时(lt5400b为例),vo1为0.01031797v,vo2为0.00999975v,二者误差为3%。
后续,项目负责人在原机型中,使用lt5400精密电阻替代原误差为1%的电阻r5、r74、r6、r7,整改设备顺利完成核心客户的测试验收。
导致该故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差动电路的匹配电阻失配,使得整个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比远低于预期。电路共模抑制比的影响因素一部分来源于放大器内部(共模抑制比参数),另一部分来源于应用电路,例如差动电路的匹配电阻、信号源内阻。尤其是后者往往不被工程师所重视。


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五大发展趋势
车载嵌入式工控机的性能介绍
思睿达TT6247+TT3007 5V2.1A 充电器工程样机测试报告(DEMO演示)
协作机器人 - 功率和力限制
V/F转换器--LM331
放大器共模抑制比参数定义与其影响的评估方法
消除信号反射的匹配方式介绍
Melexis推出全新智能分流器电流传感器,融入可靠的安全性
SpaceX SN4星际飞船原型机将进行150米高空测试
WTN6语音芯片在防盗报警器的应用
大惊喜,不仅仅是5折,小米7周年,2017米粉节正式开启,更有三大惊喜
车用LED市场未来前景
研华科技隆重推出基于COMe 3.0 Type 7标准的SOM-5992 可应用于多种服务场景
台湾:要求台积电等制造商帮助缓解全球芯片短缺问题
全球2Q19 DRAM市场下跌9% NAND闪存持平
模拟电路设计经验总结
2022开学季什么蓝牙耳机好?四款高质量蓝牙耳机推荐
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设备制造发展情况
Medical Realities将于4月14日通过VR设备直播肿瘤切除手术
锤子生态链分崩离析,中小手机厂商的野望与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