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细了解I2C总线与PiOLED显示板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将 sfio 与 gpio 之间的关系分析清楚了,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一下 i2c 引脚与开发库的使用,以及调整 pioled 显示内容的方法。这两个部分都是 jetbot 智能小车项目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但我们更希望读者能将执行技术使用在更广泛的场景中。
i2c总线的特性
前面提到过,在 jetson 的 40 根引脚中有 18 根 sfio 类的引脚与电路板直连,这是不能改变功能的引脚,其中就有两组 i2c 的[3, 5]与[27,28]引脚,是不需要透过 jetson-io 指定就能使用的。
全名为“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grated circuit)”的 i2c 是由飞利浦公司在 1980 年代初所设计的,是一种“多主从(master/slave)架构的串行通信总线”,由于结构设计得非常简单并且有很大的弹性空间,使得这个总线的普及度相当高,广泛用于微控制器与传感器阵列,显示器,iot 设备,eeprom 等之间的通信。
这里并不讲解 i2c 的工作原理与电子电路图,这些太过底层的知识对于应用工程师来说意义并不大,就算不懂也不会影响代码的操作。不过 i2c 总线的特性,倒是需要了解一下,这对于应用开发是有帮助的。以下简单列出 i2c 总线的一些特性:
只需要 sda 数据线和 scl 时钟线就能完成所有工作,总线界面已经集成在芯片内部,不需要特殊的界面电路。
是一个真正的多主机总线:
(1)如果两个或多个主机同时初始化数据传输,可以通过冲突检测和仲裁防止数据破坏,每个连接到总线上的器件都有唯一的地址,任何器件既可以作为主机也可以作为从机,但同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主机。
(2)数据传输和地址设定由软件设定,非常灵活。总线上的器件增加和删除不影响其他器件正常工作。
(3)最大主(master)设备数量:无限制;最大从(slave)机数量:127。
可以通过外部连线进行在线检测,便于系统故障诊断和调试,故障可以立即被寻址,软件也利于标准化和模块化,缩短开发时间。
连接到相同总线上的 ic 数量只受总线最大电容的限制,串行的 8 位双向数据传输位速率在标准模式下可达每秒 100 kbit、快速模式下可达每秒 400 kbit、高速模式下可达每秒 3.4 mbit、超高速模式下可达每秒 5 mbit 性能。
总线具有极低的电流消耗、抗高噪声干扰,增加总线驱动器可以使总线电容扩大 10 倍,传输距离达到 15 米,兼容不同电压等级的器件与工作温度范围宽。
看完以上这些特性之后,就能很清楚地了解为何 i2c 总线协议会受到广泛的青睐,不仅扩充性强而且稳定性高,并且成本还比较低,接下去就来看看如何使用代码来透过这个总线去控制周边设备。
i2c总线的检测工具- i2c-tools
首先要捋清楚 i2c 的归类是 sfio 而不是 gpio 类型,不能使用前一篇文章最后所提到的 jetson.gpio 库进行开发。
i2c 有自己专属的 i2c-tools 检测工具,可以用指令检测设备上 i2c 的状态,并使用 smbus 总线开发库来进行开发,jetbot 系统的机电操控指令也是基于这个库进行高阶封装的。虽然在 jetbot 系统里已经将这些工具与库都安装调试好,不过这里还是提供这个工具与开发库的安装与调试步骤,这样就能在其他 jetson 系列设备上调用。
安装 i2c-tools 与 smbus 库的步骤很简单,请执行以下指令:
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y i2c-tools
不过这些牵涉到底层的调用,因此需要配置使用的权限,如下步骤:
sudo usermod -ag i2c $user
现在就可以执行以下指令,检查看看设备里有几个 i2c 总线:
i2cdetect -l
从下图可以看到在 jetson nano 2gb 里有 7 组 i2c 总线:
如果您手边还有 jetson nano、agx xavier 或 xavier nx 开发套件,可以执行这个指令看看不同设备的 i2c 总线数量,可以发现 jetson nano 与 agx xavier 各有 9 组,而 xavier nx 有 11 组。
不过不管芯片提供有多少组总线,目前在 40 针引脚上只用到两组,那到底用到那两组?请使用前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的“sudo /opt/nvidia/jetson-io/jetson-io.py”这个工具,进去就能看到现在使用 i2c 总线编号,其他可能用在与一些内部设备相连接的总线,在这里就不做探索。
接下来就可以检查个别总线上所连接的设备,例如将 jetbot 用到的 pioled 显示屏,按照要求连接在 jetson nano 2gb 的第 3 引脚与第 5 引脚上,对照 40 针引脚说明,可以知道这两根引脚属于i2c_2这一组总线,于是要检查这组所接设备时,需要执行以下指令:
i2cdetect -y -r 1
注意,这个指令最後面所选的编号是从“0”开始,因此对应到 i2c 总线编号时,需要经过“减1”的处理。执行之后会看到如下图的结果,有个 16 进制编号为“0x3c”的设备正连接在 i2c_2 总线上面。
网上大部分的说明就是告诉我们“找到设备”了,但我们如何识别这个设备是什么?却没有人说个明白。经过几番搜索之后,才在https://i2cdevices.org/addresses里面找到这些编号的对应设备,例如“0x3c”的设备总共有 6 种(如下图),每一种都有可能。
经过一一查看之后,发现这 6 个全部都属于“显示类”的设备,而ssd1306的规格符合我们连接的 pioled 显示器规格,如下图:
这一番摸索之后,大概就能明确如何透过指令来确认所连接的设备,大家只要依循这样的逻辑与资源,就能非常容易地捋顺这个 i2c 总线的使用。现在已经能使用 i2c-tools 工具来检测 i2c 总线所连接的设备,接着就来看看在代码层面该如何对 i2c 设备执行控制!
pioled显示板
这是创客树莓派极为常用的显示设备,在网上可以找到以下三种:
adafruit原版(下图最左边):约150人民币
国产树莓派pioled屏(下图中间):约30人民币
0.91寸oled显示屏(下图右边):约10人民币
其实三种的关键元件都一样,就是右边那个最便宜的“0.91 寸 oled 显示屏”,左边两个只是再添加一个很简单很便宜的电路转接板,然后再加以焊接加工而已。如果您打算按照 jetbot 提供的自行组装方式,包括 3d 打印车体、单独采购 pca9685+tb6612 控制板,那么“自行焊接加工”的步骤是跳不过去的。
对初学者来说,推荐使用中间的“树莓派 pioled 屏”会比较方便,现在以这个为例子,按照前面的下图接到 jetson nano 2gb 上,就能在前面的 “i2cdetect -y -r 1”指令下看到 “0x3c” 设备。
如果你在 jetbot 系统上,并且正常开机的状况下,应该就能看到显示器上出现如下图的信息,这个信息是由 ~/jetbot/jetbot/apps/stats.py 所控制,现在就来看一下这只代码的内容,下面将一些比较关键的代码列出来说明:
以下是正 oled 屏的调用细节:
这个屏的尺寸是 128x32 像素,与 ssd1306 规格相同,因此直接使用 adafruit 所提供的adafruit_ssd1306库。
接下来用 adafruit_ssd1306.ssd1306_128_32 创建 disp 对象,里面的参数。
(1)rst 是 raspberry pi pin configuration 的引脚定义,在这里并不使用(none);
(2)i2c_bus 指定所使用的总线编号,前面说过这里使用的是第二组(i2c_2),但在代码里的编号是“1”,如果用的是第一组则编号为“0”;
(3)gpio 表示这个脚位是否被占用?设置为“1”就表示已占用。
显示屏是以“图像”方式来处理,第 60 行“draw.rectangle”是先将显示屏涂黑。
从 80~85 行利用 linux 针对 cpu、内存、存储空间的检测指令,获取显示的数据,并抽取所需要的内容,分别存入 cpu、memusage 与 disk 三个变量里。
第 89~92 行就是显示 4 组数据,因为显示屏的高度为 32 像素,而每个字符的高度为 8 像素,因此只能显示 4 组数据,这里的字符并不支持中文。在代码里面显示的内容是有线网 ip、无线网 ip、内存使用状况与存储空间的信息。
第 95~97 行则是将前面四行写入的信息,以图像为单位来现实,每一秒更新一次。
下图是这个 oled 所显示的内容,与 89~92 行的输出是一致的。
我们可以尝试修改一下显示的内容,例如有线网 ip 对 jetbot 来说并不重要,但是 cpu 使用状态是挺有价值的,因此我们可以稍作修改,包含要显示的顺序,例如无线网 ip 其实只要知道一次就行,可以放到最下面,而内存与 cpu 的使用状态是相对敏感的,可以将顺位往上调。下面就是修改后的内容:
如果您使用镜像版或者脚本(create-sdcard-image-from-scratch.sh)安装 jetbot,应该修改完存档之后,就会看到 oled 屏的显示发生变化。
如果使用容器安装 jetbot 的话,这部分需要重建 base 与 display 两个容器,需要执行以下步骤让这个改变生效。
重新启动 jetbot 容器之后,就会看到显示屏上的内容已经改变(如下图),这样就能轻松改变 oled 的显示内容。
事实上还有很多方式可以操作 i2c 对 oled 的显示处理,在 adafruit 所提供的开源项目https://github.com/adafruit/adafruit_python_ssd1306下面有些范例代码可以尝试,不过操作前先把 jetbot 容器关闭,否则 i2c 会被占用。
现在对 jetson nano(含2gb)的 i2c 检测与操作应该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些内容也适用于 jetson 系列其他开发套件,主要差别就是得确认所要使用的 i2c 编号,例如在 xavier agx 上相同位置的 i2c 是第 9 组,因此得在代码中修改 “i2c_bus=8”,其他部分则完全一样。
原文标题:nvidia jetson nano 2gb 系列文章(45):i2c总线与pioled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nvidia英伟达企业解决方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三星公布14nm FinFET的1.44亿像素传感器
六西格玛链系统软件开发
探讨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这两个领域AI进展的真实情况
日本丰田合成推出新型深紫外LED模块,有望替代汞灯
一文详细了解I2C总线与PiOLED显示板
GMIC高通力推LTECat10 打破骁龙810艰难布局
一款单路多功能无线射频遥控解码方案芯片
9月开工!车规级芯片测试基地落地嘉定!
如何提高电子设备的EMC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焊点的常见缺陷及原因
全彩LED显示屏提高清晰度的要素是什么
Velodyne : 出货30000台,5亿美元销售里程碑
2010年MEMS最终赢家浮现
HTC成立Vive Studios工作室专门用于VR游戏开发
传统雷达与相控阵雷达之区别
智慧公安重点人员管控系统解决方案
苹果AirTags配对过程3D动画疑似曝光
华为助力柯拉光伏电站打造成世界一流水光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X波段高功率放大器CHA8610-99F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