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增加以及国家补贴的逐渐降低,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正极材料也从最初的ncm111向ncm523、ncm622,甚至是ncm811、nca逐渐过渡,材料的形貌也从二次颗粒向大单晶颗粒过渡,从而提高了能量密度,负极也从人造石墨向复合、高压实石墨、硅碳负极过渡,本文将从各个企业的目前的研发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角度去探讨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上图为万向a123动力电池的规划以及目前现状,公司计划今年年底完成230wh/kg动力电池的量产,但目前还没有具体量产的消息,最新的消息称下个月量产,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230wh/kg选择的是高电压ncm523搭配高电压的体系,从展示的数据来看循环以及安全性能都是不错的,但由于单体电压过高,其搭载的系统也必须是高电压,这可能会给系统的布局带来一定的困难。
对于230wh/kg以上的体系,万向也给出了自己的布局ncm622-硅碳负极以及ncm811-高能量密度石墨,这符合国内大多数电池厂家的体系选择,至于300wh/kg的项目,估计要全行业的努力才能实现产业化。
对于铝塑软包装电池而言,没有了金属外壳的保护,安全性主要靠整个材料体系的选择上下功夫,不燃电解液,高强度隔膜,正极表面包覆技术等等在下一代技术上都会的得到应用。
下面来看一下行业巨头catl的技术发展,这两张ppt主要讲了正极材料设计上的一些理念和思路,通过表面的包覆、纳米化的处理来保证材料在长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模拟表明通过包覆以后,在高电压下nca的活性氧含量是降低的,这样就显著提高了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
对于负极而言,catl很早就开始研究硅材料的应用了,上面两张主要展示了人造sei膜对于循环过程中材料表面的保护,将破裂和粉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提高了硅碳负极的循环性能。
下面介绍一下bsaf在高能量密度电池上的进展,通过增加ni含量以及提高充电的截止电压都能达到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目的。
通过控制前驱体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等参数实现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从测试数据也可以看出,宽分布粒径的材料的压实密度优于窄粒径分布的材料,从而可以实现材料的高压实密度。
从上面两张图中可以看出,相同粒径下,粒径分布越窄,循环越好,相同粒径分布下,粒径越大,循环越好,同时也说明了材料的选择上需要平衡ni含量和截止电压,根据需要去选择材料。
Connext© OPC UA软件——不仅仅是一个工业通信服务器
并联电容器的结构原理 影响并联电容器运行安全因素
仪表设计选型和仪表安装材料统计
三星公布14nm FinFET的1.44亿像素传感器
六西格玛链系统软件开发
探讨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这两个领域AI进展的真实情况
日本丰田合成推出新型深紫外LED模块,有望替代汞灯
一文详细了解I2C总线与PiOLED显示板
GMIC高通力推LTECat10 打破骁龙810艰难布局
爱尔兰航空接收了空客首架远程型A321LR飞机
vivo泰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白光LED和其他光源的区别
焊点的常见缺陷及原因
全彩LED显示屏提高清晰度的要素是什么
Velodyne : 出货30000台,5亿美元销售里程碑
2010年MEMS最终赢家浮现
HTC成立Vive Studios工作室专门用于VR游戏开发
传统雷达与相控阵雷达之区别
智慧公安重点人员管控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