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的增长点有哪些?

pcb作为电子信息的基础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阔,在mini-led直显、可穿戴设备、vr/ar、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电子、ai等场景均有广泛的应用。
mini-led直显
mini-led直显是指芯片尺寸在50-200微米的led rgb显示方案,是小间距led的延伸,拥有更高密度的像素单元。相较传统lcd和oled,mini-led具有高效率、低功耗、高稳定、长寿命等优势。在下游应用方面,得益于mini-led无拼缝、低功耗的特性,其主要应用于商用大屏显示领域,如影院显示、演播演义、展览展示、安防监控、交通广告显示等领域。其中,小间距led是商用显示领域最大的细分市场,mini-led已成为未来小间距led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引擎。近年来,利亚德、洲明科技、京东方等知名显示企业陆续推出大屏商用mini-led直显产品,推动mini-led直显行业快速发展。  中国商用显示和小间距led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奥维云网、discien、洛图科技、中商产业研究院,华福证券研究所整理
pcb基板是当前mini-led基板的主流方案,相较玻璃基板,pcb工艺成熟,在成本和良率上具有优势。从成本结构看,pcb在小间距led的成本中约占10%,仅次于led灯珠。mini-led对pcb的制程难度和精度要求较高,以高层pcb和高端hdi为主。
小间距led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利亚德公告,华福证券研究所整理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有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手环等。由于移动通信、ai、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市场快速扩张,设备功能日趋丰富。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市场参与者增多,竞争加剧,呈现垂直化、细分化发展趋势。据market.us数据,2022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610亿美元,预计以14.6%的复合增长率增至2032年的2310亿美元。国内市场方面,受益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消费升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934.7亿元。
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
资料来源:market.us,华福证券研究所   在可穿戴设备中,pcb在传感器、显示屏、通讯模块中均有应用。以智能手表google pixel watch为例,pcb占其总成本的约7.2%。由于可穿戴设备小型化、随身携带的特征,对pcb的体积、防水性、绝缘性等都有更高要求,对柔性板与多层板需求较大。  google pixel watch成本结构
资料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华福证券研究所vr/ar  随着光学、显示、芯片、5g通信、电池等关键技术日趋成熟,vr/ar内容生态日益完善,pico、meta等知名vr设备品牌持续推出新品,vr/ar设备市场将逐步扩大。2020年以来,全球和中国vr头显出货量迅速提升。根据wellsenn xr的预测,2025年全球vr头显出货量将达3500万台,中国将达800万台,市场成长空间广阔。ar头显方面,出货量相对较少,发展进度略慢于vr产品,未来随技术进步市场空间或将快速扩张。  
全球和中国vr/ar设备出货量
资料来源:wellsenn xr,华福证券研究所
pcb应用于vr设备的主板、传感器、显示屏等核心零部件中,是连接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载体,整机中pcb成本约占3%。展望未来,随着ar/vr设备的放量,将带动pcb需求快速提升。
pico 4成本结构
资料来源:wellsenn xr,华福证券研究所
消费电子  2017-2021年,全球消费电子用pcb市场规模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据亿渡数据预测,2023年全球消费电子用pcb板市场规模将达117.48亿美元。消费电子是pcb四大应用领域之一,2017-2021年消费电子领域在pcb市场中占比稳定在17%左右,仅次于通讯电子和计算机。  全球消费电子用pcb市场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亿渡数据,华福证券研究所
pcb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主板、传感器、显示屏等零部件中,是连接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载体。消费电子用pcb具有大批量、轻薄化、小型化等特性,以多层板、hdi板和挠性板为主。
pcb下游应用领域中消费电子领域占比
资料来源:亿渡数据,华福证券研究所  汽车电子  随着汽车电子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车用pcb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据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数据,汽车电子价值量占比从紧凑轿车的15%逐步上升至纯电动轿车的65%,一辆中高阶车型的pcb产品使用量已达约30片,车用pcb产品需求增长明显,汽车领域是pcb下游细分市场中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根据prismark数据,2021年汽车电子领域pcb市场规模为87.28亿美元,预计2026年增长至127.72亿美元,cagr达到7.91%。   汽车pcb相对于消费类pcb来说,对技术要求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具体来讲,汽车电子pcb对于工作的环境、温度、耐久性要求更为严苛,其工作寿命可以高达15年以上,而一般消费类pcb寿命多在5年以内。  
汽车电子pcb与一般消费电子pcb的区别
资料来源:金禄电子,华福证券研究所
在传统汽车领域,汽车pcb应用范围涵盖了多个关键部件和系统。这些应用包括安全气囊部件、转向控制部件、中控系统、车灯控制部件、雷达技术、电子仪表盘、导航系统、天窗控制部件、继电器、座椅控制部件、后视镜以及车窗控制部件。
汽车pcb在燃油车上的应用
资料来源:金禄电子,华福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车在电控系统需要使用大量pcb,主要是在三方面,首先是vcu的控制电路使用pcb,用量约0.03㎡,该系统是为了检测车辆状态、实施整车动力控制决策。其次mcu要根据vcu发出的决策指令控制电机运行,是电控系统的重要一环,其控制电路对pcb的用量约0.15㎡。bms主控电路使用pcb约0.15㎡,单体管理单元使用pcb,用量在3至5㎡左右,该系统目的是为了控制电池充放电过程,实现对电池的保护和综合管理。
汽车电动化新增pcb应用
资料来源:金禄电子,华福证券研究所   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性、智能性方面的需求提升,汽车adas系统搭载率持续提升,传感器、控制器、安全系统等部件直接促进了汽车pcb需求的增长。典型智能汽车均会搭载多个摄像头和雷达以实现驾驶辅助功能。以蔚来et7为例,该车型配备了11个高清摄像头、1个超远距离高精度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可见智能化带来传感器用量提升,驱动汽车pcb需求增加。据佐思汽车研究估算,特斯拉model 3 adas传感器的pcb价值量在536-1364元之间,占整车pcb价值总量的21.4%~54.6%。  
典型智能汽车传感器搭载量
资料来源:佐思汽车研究,华福证券研究所  通讯电子  pcb下游的通讯电子市场主要包括基站、路由器和交换机等产品类别,应用领域广泛。通信行业又可细分为无线基础设施、有线基础设施及服务存储。在通信领域pcb主要应用于无线网、传输网、数据通信网及固网宽带等环节,应用产品主要包括路由器、网关、交换机、服务器、基站、光模块、连接器、宽带终端等。根据prismark数据,2019年全球通信设备市场规模为5910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回升至7100亿美元,全球通信设备的pcb需求将由2019年的205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2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7%。  
服务器结构示意图及组件构成
资料来源:美超微,广合科技,华福证券研究所  
服务器是支持互联网的核心设备。在服务器市场中,基于x86技术框架的服务器是目前最主要的种类。据omdia统计,英特尔在服务器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80%。
服务器芯片代际更新对pcb相关性能要求
资料来源:广合科技,华福证券研究所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算力需求,英特尔与amd快速推出pcle5.0产品,以满足更高传输速率等服务器性能提升需求。pcle标准升级带来信号频率提高、信息损耗增大等问题,要求对应pcb层数将达到16层以上,并且对上游ccl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端服务器的发展成为高端pcb生产技术升级的推动力,pcb量价齐升趋势明确。
通用服务器成本结构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华福证券研究所
ai
数据是ai发展的基石,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球数据量同比增速维持在25%左右,预计2025年全球数据规模将达到175zb。同时,数据量的增加对模型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idc数据,我国智能算力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增势迅猛,从2019年到2026年复合增速接近69.4%,至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计达到1271.4eflops。
2018-2025全球数据量
资料来源:《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报告》,华福证券研究所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预测(eflops)
资料来源:《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华福证券研究所
高算力需要依托ai服务器实现,近年来ai服务器的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据idc数据显示,全球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12亿增至2025年的266亿,期间cagr为15.5%,市场规模翻倍;国内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6.7亿增至2025年的66.2亿,期间cagr为19.9%,平均增速超越全球增速。
2020-2025中国&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idc、华福证券研究所
ai服务器与通用服务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其cpu+gpu的异构芯片架构。ai芯片主要包括图形处理器(g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其中,由于gpu可兼容训练和推理,高度适配ai模型构建,在ai芯片中应用最为广泛。一方面,gpu可以弥补cpu单核算力不足的问题,计算性能远超cpu,且gpu的并行运算方式可以执行多条程序指令,相较于cpu的串行计算方式,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cpu+ai芯片的异构架构适用于处理数据中心产生的海量数据,弥补了单一计算架构的算力缺陷。cpu+gpu架构使ai服务器能够更好地满足算力翻倍的需求,更好地解决人工智能应用中日渐多样繁杂的计算任务。
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规模占比
资料来源:idc、华福证券研究所
由于gpu在信号传输、针脚数量、显存颗粒、供电模块和板组组装等方面均有数量或复杂度上的升级,所以ai服务器用pcb的制造难度大大提升。gpu板组在显著提升ai服务器性能的同时,也对pcb的面积、层数、以及ccl材料的抗干扰、抗串扰、低损耗特性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推动了ai服务器用pcb技术难度升级、量价齐升。  ai服务器用pcb难点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华福证券研究所   随着chatgpt发布ios手机端应用,各大科技企业加速ai大模型应用落地。ai服务器作为算力的基础设施,将迎来技术能力与需求的同步提升,ai服务器pcb价值量也将显著提升,为普通服务器pcb的5-6倍,ai服务器pcb将带动高多层板以及高密度板需求快速增加。  
大模型发展重要事件
资料来源:华福证券研究所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此外,铜作为pcb原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产品成本影响较大。2023年4月以来,世界铜价逐步企稳回落,随着原材料价格逐步稳定,各大厂商产能释放加速,叠加下游应用场景需求提升,将助力国内pcb厂商业绩持续改善。

中短波红外图像传感器读出电路研究进展
英特尔发布行业首款集成高带宽内存的FPGA
2021年全球互联网通信云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提升方法:新型热失控抑制剂
华虹NEC推出业界领先的0.13微米嵌入式EEPROM解决方
PCB的增长点有哪些?
微软携手英特尔构建人工智能平台,延迟算速度低于1毫秒
OneAccess 收购印度公司 BA Systems,继续
性能优势明显,Mini LED上车蓄势待发
弱电工程中常见的六种无线网络组网架构讲解
想要电机寿命长?这几点要做好了
小米股价盘中持续下跌,股价报16.10港元,下跌5.29%市值3602.56亿港元
英特尔酷睿i3版MateBook13怎么样 值不值得买
音圈马达无人机让高速通行效率大大提高
智联安首颗5G LPHAP低功耗高精度定位芯片即将面世
2022锂电铜箔市场三大演变
FPGA编程语言之verilog语法1
谷歌云与 NVIDIA 扩大合作,共同推进 AI 计算、软件和服务的发展
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注意事项
聚焦两轮,哈啰的长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