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逼近 各巨头竞相布局5G芯片

据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高通、三星、联发科、华为海思和unisoc(展讯和rda)在全球蜂窝基带处理器市场中收益份额位列前五。高通继续以52%的基带收益份额保持第一,其次是三星和联发科。与4g时代的“高通独大”现象不同,5g时代的手机基带芯片厂商经过几番竞争,市场群雄割据,各大厂商陆续推出实力强劲的产品。
行业巨头 竞相布局5g芯片 8月22日,高通宣布即将推出采用7nm制程工艺的系统级芯片(soc)旗舰移动平台,该平台可与高通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搭配。高通声称,该7纳米soc面向顶级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是业内首款支持5g功能的移动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向开发下一代消费终端的多家oem厂商出样。此外,高通破例透露发布时间,表示更多完整信息将会在2018年第四季度公布。
在5g基带芯片领域内,高通虽然拥有多年的研发积累和尖端技术,但依然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一周前,三星刚刚发布exynos modem 5100,与高通的产品相比,采用的是10nm制程工艺,符合5g新无线电(5g-nr)的最新标准规范。如果说工艺技术的领先能让高通骁龙在面对三星exynos modem 5100时泰然自若,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华为麒麟980,高通似乎需要另外的突破口。
8月30号,华为官方发布海报,宣布工艺soc芯片——麒麟980将采用7nm工艺制程,并于31日正式对外发布。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表示,相比高通骁龙845,麒麟980在性能上将会有极大的优势。此外,华为还研制了自家移动设备5g基带,将其命名为balong 5000,可以用于麒麟980。
除了华为,联发科的m70也采用的是7nm工艺技术,今年6月初便已正式对外发布。在2018年台北国际电脑展 (computex 2018) 的记者会上,联发科明确表示,2019年将有机会看见搭载联发科5g基带芯片的产品推出。
至此,这场“5g芯片之争”愈演愈烈,与4g时代高通统领市场的格局不同,越来越多的实力厂商在这场“5g芯片竞赛”中争先恐后。“从芯片的角度来看,5g市场要比4g市场更加多元化。”业内资深人士洪岑维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5g芯片涵盖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除了高通外,华为、intel、三星与联发科都有5g芯片方案,只是针对的应用范围不同。华为与三星的5g芯片方案,目前锁定在中小型基地台,intel与高通则锁定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应用、车联网方面。所以大体来说,在应用范围增加的情况下,5g的市场格局会变得更加热闹,自然也存在更多竞争与机会。”集邦咨询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姚嘉洋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格局生变 中国市场重要性凸显 在这场5g角逐中,对于高通来说,苹果订单的离开无异于雪上加霜。不久前,高通在财报会议中确认,2018年新款iphone将全面停止使用高通基带芯片。高通首席财务官乔治戴维斯公开透露,在下一代iphone上,苹果可能只会使用高通竞争对手的基带芯片产品。痛失苹果手机的支持,高通不得已另寻稻草。随着中国手机厂商发展势头愈来愈猛,高通将视线放在了中国市场。
在高通发布7nm制程工艺的系统级芯片(soc)旗舰移动平台的当天,小米官方微博立刻转载了高通官方的相关报道。不少专业人士猜测,高通骁龙855芯片或将在小米新旗舰小米8上首发。此外,vivo x23也已确认搭载高通骁龙670处理器。至此,中国手机厂商的半壁江山已与高通“暧昧不清”。
高通选择中国市场是新老玩家角逐下的必然结果。6月13日, 3gpp 5g nr标准 sa(standalone,独立组网)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会正式完成并发布,在发布标准的50家公司中,有16家是中国企业。“在移动通信历史上,中国企业首次在建立全球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洪岑维说。
“参与第一阶段5g标准的企业中,三成是中国企业。从这个占比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在经历了‘2g跟踪、3g突破、4g同步’阶段之后,中国的5g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中国已经成为重要角色之一,也将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这对中国企业而言,是一次重大机遇,有利于产业链相关企业特别是芯片企业,在技术方案研究、应用场景探索、产品形态创新等方面开展充分合作,共同建立起成熟的5g终端产业生态,实现各方协同创新、融合共赢。”紫光展锐ceo曾学忠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长期来说,这对于中国的5g芯片发展的确有帮助。不过目前为止,我们仅看到华为在5g芯片领域有所动作,由于5g带来更多的机会与市场应用,我们也期待在5g领域有如紫光展锐等企业能奋起直追,形成良性竞争,这对于中国5g市场的长期发展将有帮助。”姚嘉洋说。
未来十年是5g的时代,紫光展锐作为中国的芯片设计企业,正紧抓机遇积极行动,力争与世界巨头们处于同一起跑线,努力在5g上改变格局。2018年,紫光展锐在5g的研发上开启了“5g芯片全球领先战略”,携手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英特尔等合作伙伴一起,致力打造中国5g高端芯片。“紫光展锐将于2019年下半年商用首款5g手机平台,实现与5g网络同步迈向商用的目标。随着5g时代的到来,紫光展锐的芯片产品将实现低中高端的全面覆盖,提升自己在全球市场的整体竞争实力,也将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曾学忠向记者介绍。
尚无“杀手级”应用 5g是中国芯片企业步入市场格局的契机,但是5g芯片要达到真正的市场化应用,面对的挑战依旧存在。紫光展锐coo王靖明向记者透漏,探索发掘、推广普及5g典型应用是5g成功商用的关键,而5g应用需要丰富的终端产品支撑。对于5g的应用场景,业内普遍认为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及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王靖明表示,从现有进度来看,手机将成为率先应用的方向。
“5g真正的‘杀手级’应用并没有出现。”王靖明表示,5g将是一次根本性变革,未来将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现在没人能够知道。“如汽车诞生之初一般,5g时代也需要产业界发挥聪明才智,共同探讨未来可能。所以说,5g是未来的基础,持续提供面向主流市场的解决方案,让所有消费者受益是企业发展的重心。”王靖明说。
除了寻找“5g杀手级应用”,新的商业模式也是5g芯片市场化的一项挑战。“市场化应用,最为关键的还是电信业者采取何种新商业模式,以及新商业模式能否顺利推展,类似于物联网与车联网所带来的应用服务。当商用服务推行顺利,才会刺激5g芯片业者投入市场。其次,要实现5g的市场化应用,也必须先经过互操作性测试,确保5g系统的运作没有问题。”姚嘉洋说。
“频谱分配会是5g芯片市场化的一项挑战。 最理想的频谱目前正被3g和4g使用。 在提供更多低频段频谱之前,5g芯片在设备上实现应用的速度将会受到影响和限制。”洪岑维说。
在工艺技术上,我国芯片企业也面临一些难点。王靖明向记者表示,与以往的芯片相比,5g芯片最大不同之处在于5g的复杂度比以前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5g的射频组合相比于4g组合,种类数目翻倍增多,整体集成度也更为复杂。一旦使用低工艺制程,那么5g芯片功耗就会上升,面积也会增大。“第一代5g芯片,不管是在成本还是在功耗上,都比4g芯片要高,这也决定了5g芯片的研发设计需要更为先进的工艺。”王靖明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芯片工艺技术上,紫光展锐现阶段已量产16/14nm工艺芯片产品,并积极开展12/7nm工艺芯片研发,预计到明年,主流工艺将升级为12nm。“后年将会是7nm。”王靖明说。目前,紫光展锐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来跟进标准进展,曾学忠向记者介绍,紫光展锐正在积极跟进各大运营商部署需求,与设备提供商进行互联互通的测试,与仪器设备提供商进行大量合作,交流探讨5g的商用落地。
虽然姚嘉洋向记者表示,紫光展锐在intel的技术支援以及台积电的协助下,会在2019年下半年加入5g芯片战局,在中国5g市场中与华为平分秋色。但是,放眼全球,中国芯片企业的积累还远远不够,正如洪岑维向记者表述的那般,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芯片企业在技术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全局的角度来看,中国半导体企业依旧“在扮演着跟随者而非领导者的角色”。希望在5g时代迈向商用之际,紫光展锐的芯片产品尽快实现低中高端的全面覆盖,提升自己在全球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实力,努力打破现有的市场格局,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业向前发展。

硅频率控制器的性能特点与参数精度
三星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Wi-Fi 6E标准的手机Galaxy S21 Ultra
博通为都市热点提供3G和LTE多模小型基站单芯片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排水管网流量在线监测系统
智慧园区建设技术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分析
5G时代逼近 各巨头竞相布局5G芯片
源自于软硬结合的特殊业务
天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如何改善电源的效率
I、Q信号是如何产生的,I、Q信号复用的作用
用于开发声学拓扑晶体管的设计原则
如何利用Lab Windows/CVI实现PC与DSP的串行通信功能
高德红外黄立:锻造红外科技领军人才团队,研发人员达1800余人
淘汰还是新生?关于机器人换人的思考
台积电第二代 5nm 工艺性能提升水平有望高于预期
氮化镓功率芯片:革命性的半导体技术
GTEM小室在电磁兼容测试中的应用
Vulkan编程接口的特征
美国5G发展竞赛输中国?全球5G发展现状
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的差异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