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简单的设计
硅频率控制器不需要任何辅助器件即可工作。晶体必须外挂两颗电容才能正常工作,这不但节约了成本,还节约了宝贵的空间,这符合产品小型化发展的趋势。
2、超低供电电流
在工作状况下,供电电流是1.9ma。静态工作电流更是只有1ua。其它基于晶体和mems的产品是它的4-10倍。这对于手持设备更是一个福音。因为对于相同的电池容量,低电流意味着更长的使用时间,这越来越受到产品制造商的重视。
3、快速启动时间
标准启动时间是400us。而晶体的启动时间有时竞达到10ms。更快的启动时间可以使产品从上电或待机状态迅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也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在市场上占有利的地位。
4、宽频率输出范围
不需要pll,硅频率控制器可输出4-50mhz。对于通用的频率,如10m,14.31818m,19.44m,20m,25m,33m,33.3333m,40m,48m,50m等等可以直接订购,对于不通用或者特殊频率,可通过工厂设置输出分频系数得到。
5、更高的工作可靠性
现在时尚的产品总是被人们喜欢随身携带,如掉在地上,被硬物碰到等小意外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这往往会造成晶体停振而使产品失效。硅频率控制器由于没有采用晶体,所以不会受到振动和挤压的影响。这对于产品的长期稳定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也是设备制造商越来越喜欢它的原因之一。另外,硅频率控制器没有高阻抗的输入管脚,这样更利于通过emi的测试。
6、塑壳封装
硅频率控制器的封装采用成本更低的塑壳即可。而晶体必须采用陶瓷密封装。所以硅频率控制器的成本可以更低。并且塑壳封装的资源非常丰富,不受到厂家供货周期和数量的限制。
硅频率控制器的尺寸通常是2.5*2*0.55mm。并会有更小的尺寸推出。众所周知,小封装的晶体会大幅度增加成本。但这对于硅频率控制器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并可能是更少的价格。
7、更快的供货周期
如前文所述,硅频率控制器的核心是稳定的高速振荡模块。工厂可预先生产,然后根据客户的需求来配置输出频率,这样可大大缩短产品供货周期。
8、sfc晶源
硅频率控制器是一种cmos技术,和asic是同一种工艺,所以asic很容易将硅频率发生器的晶源集成进去。如果是石英,因为是不同的工艺,所以会带来很多工艺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
联想Z5评测 :“跑分为王”到“体验第一”
一款防水电机电路图
LWDM产业得到有力支撑,中国电信实现AWG在无源波分中的应用
低压伺服电动机选交流的还是直流的?
基于STM32单片机建立系统时钟的设计方案
硅频率控制器的性能特点与参数精度
三星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Wi-Fi 6E标准的手机Galaxy S21 Ultra
博通为都市热点提供3G和LTE多模小型基站单芯片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排水管网流量在线监测系统
智慧园区建设技术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分析
小米选择初音未来作为代言红米Note4X的背后,小米的无奈和妥协
中电器材(CEAC)成为Intersil在中国的授权分销商
全球汽车电动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且发展方向已经清晰明朗
浅谈MOS管的二阶效应
技术驱动向新,并联机器人进化之路
用于开发声学拓扑晶体管的设计原则
如何利用Lab Windows/CVI实现PC与DSP的串行通信功能
高德红外黄立:锻造红外科技领军人才团队,研发人员达1800余人
淘汰还是新生?关于机器人换人的思考
台积电第二代 5nm 工艺性能提升水平有望高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