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浮尸遍地”的通信终端的世界里,各大终端厂商无不面临着同一个来自灵魂的拷问:活着不易,5g时代终端厂商的路在何方?
从1g模拟通信时代到4g移动宽带时代,全球手机终端厂家的数量爬上了一座高峰,在近几年又逐渐跌落到一个低谷,曾经手机终端厂商的辉煌与灭亡客观反映了通信历史的变迁。
在5g时代,从“人联”到“物联”,手机终端厂商将更进一步集中,世界的眼球逐渐从关注top 10变成了关注top5,许多厂商在这一历史的变迁中成为牺牲品。曾经耳熟能详的手机品牌和型号都成为过往云烟,包括在gsm时代各占通信世界半壁江山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这样的巨头依然无法逃脱技术迭代所带来的冲击。
“霸王”出世
1980年,彼时被称为“移动电话”的大家伙——大哥大,还只是“贵族通信工具”。而当时可以生产这种如“砖头大小”般移动电话的厂家还只有一家,就是曾经风光一时,但如今几乎绝迹的摩托罗拉。
1983年,摩托罗拉dyna tac 8000x问世,这款手机可谓是摩托罗拉公司十年磨一剑诞生的产品,也是某种意义上改变世界通信史的重要标志。当时摩托罗拉公司投入超过1亿美元的研发资金,耗时十年打造出一款“充电10小时,通话30分钟”的超级电话。当时这款电话的售价为3995美元,国内黑市上一度炒到5万元左右。
摩托罗拉第一台真正意义上进入中国市场的“手机”是摩托罗拉3200,而当时国内的售价也在3万元以上,对比现在的千元机,以及目前发行价较高的华为5g折叠屏手机mate x(欧洲市价:2299欧元,中国售价:据传为1万5千元左右)的售价,这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终端厂商知晓。
90年代初欧洲的gsm开始发力,1995年国内开始进行gsm建设,尽管刚开始由于昂贵的终端和电信资费让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不过后来所发生的故事却让这件事情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态势,之所以说是意料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当时并不认为这种“贵族通信”在国内能顺利走下去。
当时国内多数权威机构预测,到2000年的时候,移动通信的用户数量最多达到千万级,然而事实上,千禧年移动用户数量就达到了1亿级别。
然而,对于当时几乎统治了全球的摩托罗拉来说,这并不是好事情。
集体自闭
摩托罗拉的故事绝对是手机发展史中的一个缩影,而接下来“终端智能化”后的故事,不仅是摩托罗拉,包括3g时代的“山寨盛世”,都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泪史啊。
gsm时代,在全球,欧洲芬兰腾空杀出一个诺基亚,而随着2g到3g/4g时代变迁,“不世之材”苹果拿着剪刀开始全世界剃羊毛。同一时期在中国,国产品牌也逐渐登上历史舞台,3g时代末期,也许当时的小米正在策划统一“山寨市场”,华为正在卧薪尝胆……
尽管在1g以及2g建网初期,国内移动手机的市场并不被看好,但在高科技就代表高价值回报的年代,手机终端有着绝对大的利润空间。然而,发改委彻底放开生产许可之后,这个“金矿井”就涌入了无数追求者,手机利润从当时的100%暴跌至现在的5%左右。
3g开始了手机智能时代,但廉价的技术让手机终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剩景”。而4g开始后,手机的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产品集中度更加高。国产手机在经历了“中华酷联”时代,以及百家乱战之后更加趋于集中。
据统计,国内高峰时,一年生产的手机终端型号能达到5000+,而去年一年仅有700多款。智能手机改变了手机面貌,从前十年的翻盖手机、滑盖手机、滑屏手机到近几年的水滴屏、全面屏、打孔屏、弹射摄像头等等,在外貌上终端厂商只能依靠更高的技术在细节上优化。
包括最近华为、三星等,都相继做出了柔性屏的设计,努比亚做出腕表式可穿戴智能手机,这些虽然成为5g时代智能手机的重要卖点,但就整个产业的发展来看,使其达到一个普遍的程度还需要一段艰难的过程。
而在整机生产商方面,更像是一场无烟火的战争。原来移动通信技术的代名词——摩托罗拉,现在与这一概念的关系也逐渐变淡。2018年还“健在”的手机终端生产厂商还有273家,而跨过一个猪年之后,第一季度统计的数字显示已经剩下了148家。不仅如此,top5品牌的生产量还牢牢占据着国内生产总量的仅80%,其他一百家则分享剩余的份额。
智能手机终端市场已经饱和,生产力向外转移已经成为趋势。目前手机终端的潜力只能从技术换代、新旧机交替以及开发一人多终端挖掘,但这样的“人联”市场已经不再是蓝海了。早些时候,三星在天津的工厂撤出,其他工厂也出现了向印尼等地转移的趋势。
国内终端厂商的生活确实不易!
安身立命
苟富贵,莫相忘。对于拥抱大品牌的供应商而言,这句话就是真理。不过对于独立品牌的终端厂商就不再是了。
对于一家终端厂商而言,看清趋势是相当重要的。
我们常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4g时代最大的需求是流媒体,即一种边播放边传输的方式。说到底,4g的服务主要还在消费侧,而5g最大的区别在于行业应用和物联网领域。
笔者曾参观过一家国内某著名女性手机厂商,凭借专属化、定制化的定位,在智能手机领域闯出一片市场。不过,如今再把它定义为一家智能手机终端厂商似乎就不太妥当。目前他们的产品线已经开始广泛布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涉足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机器人等方面应用。
5g时代的智能终端市场才刚刚起步!为什么这样说呢?
据counterpoint统计,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下滑7%,全年下滑4%。而对比智能可穿戴设备,idc研究报告去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为2269台,同比增长30.4%。
未来的智能终端不再局限于手机,虽然智能手机依旧占有很高的份额,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单一的智能手机将不再作为未来智能生活的唯一入口。早前一段时间盛传华为制造电视的消息也曾引起较大的轰动,但每次这样的新闻曝光时,华为都会站出来辟谣他们所做的不是电视,而是大屏智能终端。
不仅仅是在智慧家庭中的应用,智能终端作为未来的智能时代的入口,不论是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交通,还是在其他一些智慧化的环境中都有应用。可以肯定,智能手机之后,5g时代五花八门的智能终端市场一定是一个蓝海。
“一路向西”的终端厂商,需要“贵人”扶持。
智能终端产业转移的趋势使得终端厂商逐渐向西、向内陆地区转移。
大多数终端厂商的研究机构一定愿意设立在北上广这些中心城市,而生产线却喜欢退却到后方腹地。这样做的原因之一是可以近距离接触核心科技,另外可以减少成本支出。但在印尼等新兴市场的冲击下保住优势显然也不太容易,毕竟这里才是更靠近市场的地方。
内陆地区面临着与印尼等地区同样的转型压力,招商引资便成为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这些地区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当地生产劳动力成本不高,技术要求也不会太高。最近几年,内陆很多城市开始了人才的争夺和招商引资之战,对于退居二线的终端厂商来讲,其已经成熟的智能手机终端或许不是最好,但却能为它迎接5g时代到来做出更好的抉择。
总结
数字化、信息化转型时期,智能终端厂商的寒冬才要刚刚来到。这一路走来,无数终端厂商或是死于通信技术的迭代、或是死于行业之间的斗争、或是死于产业转移期间的市场和资本压力。如此一来就需要企业在产业迁徙中抓住地方政策优势,在5g到来前,找准又一轮机遇,充分利用5g拓展智能终端新功能、新形态。
索尼LF-S80D智能音箱评测 让音箱尬聊变成了一种可能
美国因美纳与三诺生物传感达成战略合作,推进芯片扫描仪国产化
Exar推出支持UART系列产品的高级开发工具
波音新中型客机NMA将成为波音在B787之后第一款全新设计的飞机
AI又完成了一项“里程碑式”的挑战
“一路向西”的终端厂商,需要“贵人”扶持
深度探究3GPP里的NOMA技术
微软HoloLens又进步 增加触觉体验
速看!EAEU发布EAC认证法规修正案
什么是bonding(芯片打线及邦定)
超扭曲液晶显示器件/TN-LCD工作原理是什么?
Intel披露一种新的CPU安全漏洞
单圈与多圈伺服电机编码器的区别有哪些?
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_原因是什么
突破停滞僵局 2016年触控笔记本渗透率将达35%
超越100G速率的相干光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
船尾轴密封位腐蚀磨损的修复方法
运维发展其实和各种技术更新是密不可分
元宇宙的五个应用场景 元宇宙的发展前景
光合强度测定仪概述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