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MOSFET的原理

mosfet 简介      mosfet就是以金属层(m)的栅极隔着氧化层(o)利用电场的效应来控制半导体(s)的场效应晶体管,其特点是用栅极电压来控制漏极电流。
    以n沟道增强型nmosfet为例,用一块p型硅半导体材料作衬底,在其面上扩散了两个n型区,再在上面覆盖一层二氧化硅(sio2)绝缘层,最后在n区上方用腐蚀的方法做成两个孔,用金属化的方法分别在绝缘层上及两个孔内做成三个电极:g(栅极)、s(源极)及d(漏极)。
mosfet 种类      按照制作工艺可以区分为为增强型、耗尽型、p沟道、n沟道共4种类型,在实际应用中,以增强型的nmos和增强型的pmos为主。
    怎么区分是n沟道还是p沟道:中间的箭头指向内部的是n沟道,反之,则是p沟道。
    怎么区分是增强型还是耗尽型:中间是虚线的是增强型,是实线的是耗尽型。
mosfet 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改变栅源电压vgs来控制沟道的导电能力,从而控制漏极电流id。因此它是一个电压控制型器件。转移特性反映了栅源电压对漏极电流的控制能力 。
     nmos的特性,vgs大于一定的值就会导通,适合用于源极接地时的情况(低端驱动),只要栅极电压达到4v或10v就可以了。
    pmos的特性,vgs小于一定的值就会导通,适合用于源极接vcc时的情况(高端驱动)。但是,虽然pmos可以很方便地用作高端驱动,但由于导通电阻大,价格贵,替换种类少等原因,在高端驱动中,通常还是使用nmos。
增强型和耗尽型        耗尽型mos管在g端(gate)不加电压时有导电沟道存在,而增强型mos管只有在开启后,才会出现导电沟道;两者的控制方式也不一样,耗尽型mos管的vgs(栅极电压)可以用正、零、负电压控制导通,而增强型mos管必须达到vgs(th)(栅极阈值电压)才能导通。
(1)增强型:栅极与衬底间不加电压时,栅极下面没有沟道存在,也就是说,对于nmos,阈值电压大于0;pmos,小于0。
(2)耗尽型:栅极与衬底间不加电压时,栅极下面已有沟道存在,也就是说,对于nmos,阈值电压小于0;pmos,大于0。
n mos增强型        (1)当vgs=0时管子是呈截止状态;
       (2)若0<vgs<vgs(th)时,不足以形成导电沟道将漏极和源极沟通,所以仍然不足以形成漏极电流id;
       (3)当vgs>vgs(th)时( vgs(th)称为开启电压),可以形成导电沟道将漏极和源极沟通。如果此时加有漏源电压,就可以形成漏极电流id。随着vgs的继续增加,id将不断增加。
n mos耗尽型        (1)当vgs=0时,导电沟道已经存在,管子是呈导通状态,只要有漏源电压,就有漏极电流存在;
       (2)若vgs > 0 时,将使id进一步增加;
       (3)当vgs < vgs(off )时( vgs(off )称为夹断电压),当vgs<0时,随着vgs的减小漏极电流逐渐减小,直至id=0。
n mos工作状态        (1)当 vgs vgs(th) 时, vds vgs(th) 时, vds > vgs- vgs(th),饱和区(恒流区)。
当mos管 工作在变阻区内时,其沟道是“畅通”的,相当于一个导体。在 vds < vgs- vgs(th)时近似满足v-i的线性关系,即有一个近似固定的阻值。此阻值受 vgs控制,故称变阻区域。
     mos管 工作在饱和区(恒流区)与 bjt 的饱和区不同,称 mos管此区为饱和区,主要表示 vds 增加 id 却几乎不再增加——也即电流饱和。其实在此饱和区内,mos管 和 bjt 都处于受控恒流状态,故也称其为恒流区。
mos管的寄生电容     mos管的漏、源、栅极间都有寄生电容,分别为cds、cgd、cgs。
   cds=coss (输出电容);
   cgd+cgs=ciss (输入电容);
mos 管的开关过程     下面以mos管开关过程中栅极电荷特性图进行讲解,
      vth:开启阀值电压;        vgp:米勒平台电压;
      vcc:驱动电路的电源电压;     vdd:mosfet关断时d和s极间施加的电压 
mos 管的开关过程     t1阶段:当驱动开通脉冲加到mosfet的g极和s极时,输入电容ciss充电直到fet开启为止,开启时有vgs=vth,栅极电压达到vth前,mosfet一直处于关断状态,只有很小的电流流过mosfet,vds的电压vdd保持不变。
   t2阶段:当vgs到达vth时,漏极开始流过电流id,然后vgs继续上升,id也逐渐上升,vds保持vdd不变,当vds到达米勒平台电压vgp时, id也上升到负载电流最大值id,vds的电压开始从vdd下降。
    t3阶段:米勒平台期间,id继续维持id不变,vds电压不断的降低,米勒平台结束时刻,id电流仍维持id,vds电压降到—个较低的值。米勒平台的高度受负载电流的影响,负载电流越大,则id到达此电流的时间就越长,从而导致更高的vgp。
    t4阶段:米勒平台结束后, id电流仍维持id,vds电压继续降低,但此时降低的斜率很小,因此降低的幅度也很小,最后稳定在vds=id×rds(on) , 因此通常可以认为米勒平台结束后mosfet基本上已经导通。所以为了减少开通损耗,一般要尽可能减少米勒平台的时间。
    t1和t2阶段,因为cgs>>cgd ,所以驱动电流主要是为cgs充电(qgs)。t3阶段,因为vds从vdd开始下降,cgd放电,米勒电流igd分流了绝大部分的驱动电流(qgd),使得mosfet的栅极电压基本维持不变。t4阶段,驱动电流主要是为cgs充电(qs)。
       确认mosfet类型         (1)常用的mos管g d s三个引脚是固定的,不管是n沟道还是p沟道都一样,如下图所示,把芯片放正,从左到右分别为g极、d极、s极。(具体以fet spec为准)
     (2)借助fet的寄生二极管来辨别管子是n沟道还是p沟道。将万用表档位拨至二极管档,红表笔接s,黑表笔接d,有数值显示,反过来接无数值,说明是n沟道,若情况相反是p沟道。

预端接光纤有哪些特点
三峡工程中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解析
区块链从哪一些方面赋能了制造业
TI SensorTag套件协助蓝牙低功耗智能手机应用开发
滴滴出行正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建立一个新实验室
简单介绍MOSFET的原理
微软Edge浏览器开启了夜间模式和双因素身份验证功能
激光粒度分析仪应用哪些领域
5G的到来或使未来医疗趋向智能化
【节能学院】消防应急疏散指示系统在某健身中心项目的研究应用
如何才能满足协作机器人编程的模块化需求
ARM发布公版处理器,面向物联网、汽车自动驾驶发大招!
新一代沉浸式视觉化远程协作系统ARSS赋能智慧未来
CML电平学习笔记
LN1134系列低压差电压稳压器简介
EVS深度学习智能相机OCR工具性能大揭秘
新能源客车市场销量大幅下滑,客车新产品数量同比大幅降低
2019互联网危机裁员潮,出路在哪里?
浅谈比亚迪的电池自供体系有何优势
无锡微纳园首家以“物联网”为主题的国家级专业孵化器、首个国家级物联网区域品牌试点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