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一波三折,英伟达想得到什么?

消息人士称,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科技公司已经向国内监管机构表达了对英伟达收购arm计划的强烈担忧,这有可能导致这笔400亿美元的交易流产。根据消息人士的说法,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几家科技公司一直在与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沟通,希望该部门要么否决这笔交易,要么增加附加条件,确保它们能继续使用arm的技术。
这些公司最担心的问题在于,英伟达可能会强迫arm停止与中国客户的合作。
英伟达正尝试从日本软银集团手中收购总部位于英国的arm,这将使arm处于美国的司法管辖之下。从理论上来说,这将导致arm在芯片行业中失去中立地位。今日,软银在日本股市的股价小幅收低。
彭博情报分析师安西·赖(anthea lai)表示,允许英伟达收购arm可能导致华为难以获得arm的芯片设计。arm架构是华为一系列产品的基础,包括智能手机处理器麒麟、服务器芯片鲲鹏,以及ai芯片昇腾。
华为拒绝对此消息置评。英伟达发言则提到公司ceo黄仁勋早些时候的表态,称有信心这笔交易将通过审查。
英伟达收购arm的创纪录交易一直被认为会遇到监管障碍,而arm的客户也担心这笔交易将影响未来的竞争,导致arm的新所有者获得不公平的优势。
多家科技巨头提出反对
此前已传出,在审核阶段,多家硅谷科技巨头率先站出来对该交易提出反对,他们认为这笔交易对行业不利。根据外媒报道,英特尔、高通、特斯拉等多家厂商正在商讨协调行动,预计会很快公布相关公告,以向美国和世界各国当局表达他们的担忧。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也参与了此次讨论。不过,苹果之后可能会退出这一行列,因为它被预测可能会与英伟达和 arm 单独达成协议。
此外,英国政府文化大臣也在近日表示考虑要求竞争和市场管理局调查这笔交易。他表示:arm 是英国科技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英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收购主要是有关各方的商业问题,但政府会密切关注这些问题,当收购可能对英国产生重大影响时,我们(英国政府)会毫不犹豫地进一步调查并采取适当行动。
早在收购传闻刚刚出来之时,arm的联合创始人赫尔曼·豪瑟(hermann hauser)就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时明确表示反对英伟达收购 arm,他认为这一交易最终不会获得通过。hermann hauser表示将arm卖给nvidia将会是一个行业灾难,之后他创建了“拯救arm”网站(https://www.savearm.co.uk/),并且在该网站上发表了对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的公开信,呼吁以“国家经济安全”的名义让arm重回英国怀抱。可惜, 软银并未采纳 arm 方面的建议,单方面选择与英伟达合作。
英伟达收购arm要取得中国方面的监管批准同样不易。联系到2016年10月,美国通信巨头高通意图斥资380亿美金收购荷兰半导体公司恩智浦,但在经过20个月的协商之后,最终唯独中方市场监管部门没有批准这一交易,导致收购告吹。
这笔交易目前需要获得中国、英国、欧盟和美国的批准,各国监管机构将征求客户和竞争对手的意见。英伟达和arm表示,有信心解决其中的难题,但可能需要长达18个月才能获得必要的审批。
arm应保持其中立地位
英伟达是计算机处理器和高端计算处理器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与英特尔、高通和华为都存在竞争关系。arm的设计和指令集是大量手机、自动驾驶汽车和传感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对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也越来越重要。
arm此前一直维持中立地位,并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该公司将技术设计授权给数百家公司,而没有公司在设计方面与之展开竞争。行业高管认为,保持arm的中立地位,避免疏远潜在客户符合arm的最佳利益。
而交易双方如何保持技术的中立性,以及切实保障中国市场的利益,也成为国内有关企业及业内人士关心的话题。截至目前两家公司均未作回应。
虽然英伟达掌门人拍着胸脯说“arm会像过去一样保持中立”,但其他科技公司,比如苹果、三星、高通等arm大客户难免会担心与英伟达的竞合关系。
业内人士认为,“arm的主要客户包括苹果、高通、三星、华为等不同国家的高科技企业,这些客户要么直接使用arm的架构作为自家芯片的基础,要么通过arm授权自行研发芯片。现在虽然英伟达没有直接和arm的客户出现竞争关系,但英伟达具备着未来有能力和动机与arm现有客户竞争的条件。因此,英伟达收购arm除了要得到各国监管部门的批准外,能否得到arm现有客户的信任,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收购一波三折,英伟达想得到什么?
英伟达收购arm注定一波三折,那为什么英伟达还是要斥巨资将arm收入囊中呢?在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滕冉看来,“目前英伟达拥有全球领先的gpu和ai平台,而arm不仅仅在消费级移动设备有广阔的市场和前景,也已经在x86阵营的传统市场如hpc(高性能计算机)和pc(个人电脑)领域披荆斩棘。如果英伟达能把其在gpu和ai领域的优势与arm的技术更好结合在一起,必将在hpc和pc领域施展手脚。”事实上,在移动领域,此前英伟达也曾推出基于arm架构的tegra系列处理器,但由于发热较高等问题,其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平台上并不适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此认为,“英伟达过去的优势一直是gpu领域发展技术,其产品更多定位在ai、gpu等方面的高级应用,但英伟达的主要竞争对手amd是从cpu和gpu两者整合的角度拓展。所以对于英伟达来说,如果能够收购arm,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从gpu领域向cpu领域延伸,甚至未来还可以进入市场更为庞大的物联网体系当中。”所以,英伟达亟须arm来完善在cpu领域布局,弥补在自动驾驶、智能手机、平板等领域的弱项,形成从云到端全面完整的竞争优势。
根据国外研究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 (jpr)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市场研究报告,英伟达在pc独显市场份额达到80%,而老对手amd仅为20%。
图源:jon peddie research
尽管在独显领域英伟达一骑绝尘,但它一直没有把触角伸向cpu业务领域。intel和amd都是“两条腿”走路,兼顾cpu和gpu市场。因此,收购arm可以弥补英伟达在cpu领域的缺位。
英伟达擅长图形处理技术,arm在cpu处理器架构和设计上造诣颇深,两者合作形成优势互补。
通过收购,英伟达可以利用arm的技术,造出高性能、廉价的cpu,再结合自身gpu优势,有能力推出更先进、更灵活的芯片方案,定义下一代游戏电脑的核心硬件。
除了拓展cpu市场,英伟达牵手arm,对其提升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领域的实力大有裨益。
此外,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视、iot等领域,英伟达频频试水,但效果欠佳。例如,英伟达此前曾推出基于arm架构的tegra系列芯片,但在手机、平板等移动平台折戟。
当下,英伟达拥有这样的选择:就像arm把处理器架构和指令集授权销售一样,英伟达同样可以把图形处理、ai等技术授权给其他厂商使用,甚至直接取代arm现有的gpu芯片组mali系列,提升arm芯片在各领域的竞争力和议价力。
图源:英伟达官网
再者,英伟达希望打造完整的ai云端解决方案,在ai时代占据高点。
正如英伟达在收购公告中所言的那样,英伟达将把自有领先的ai计算能力,与arm庞大的cpu生态体系相结合,创造一个ai时代下最成功的计算机企业,帮助客户从云到端(云、pc、智能手机、智能驾驶、机器人、iot)加速计算。


出色的GPS导航仪应有的8项重要功能
上海静安区将在年内新部署50万个传感器
无源机械式预付费定量售水水表的设计及原理
小米6Plus什么时候上市?小米6Plus最新消息:小米6Plus对比小米6亮点在哪里?小米6Plus即将发布
通过VsCode安装PIO并新建Arduino工程
收购一波三折,英伟达想得到什么?
全球销量再创新高!强力巨彩实力彰显国产LED显示屏先进标准
肥料养分专用检测仪的技术指标
关于机器人未来的发展预测
无线SiP模块为什么能推动物联网发展和革命
华为发布FreeBuds Studio无线耳机,支持24小时电池寿命
网络分析器,网络分析器原理是什么?
安森美开发IGBT FS7开关平台,应用工业市场
格兰仕多样化洗碗机满足不同国家需求 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
收集能源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动力
智能照明三种控制模式及精选解决方案集锦
为什么要做VR房产_VR看房的未来如何
华为正式向瑞典提出上诉,反对将华为排除在外
AKASOL与戴姆勒巴士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第二代锂离子电池系统
中控智慧科技考勤机TX638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