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解析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五大结合

近年来,美国、德国等传统制造业强国不断发力智能制造,中国制造该如何接招,又该如何凭借人工智能走向中国创造?
近日,在中国智能制造机电装备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结合:与创新设计结合、与大数据结合、与知识工程结合、与虚拟现实结合、与精准生产结合。
谭建荣院士
机械工程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研究。担任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主任、浙江大学工程与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人工智能看似“玄幻”,但却早已来到我们身边。据谭建荣院士介绍,自1956年,麦卡锡等四位学者在美国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后,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出现了几个热点。其中就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汽车。
谭建荣院士以智能手机的出现颠覆传统手机,手机导航的出现颠覆导航仪制造企业等事件举例说明,人工智能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这个颠覆发生在各行各业。
特别是在谈到alphago时,谭建荣院士认为,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和中国棋手柯洁对战时,alphago取胜的原因在于它采用了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的算法模型”。
再来看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提出,中国人工智能已正式进入2.0时代,认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将是人、计算机和互联网融合在一起运行的智能系统。
潘云鹤曾在世界智能大会表示,过去人工智能更注重机器如何模仿一个人的智能,但现在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想法已经发生了变化,把电子商务、智能城市、交通、医疗、物流等作为一个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运行。应该把计算机的智能和人的智能相结合,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
作为中国人工智能2.0项目的参与者,谭建荣院士认为,人工智能2.0有几个主要特征:数据驱动学习、深度整合多种媒体的非结构化数据、人机和脑机交互、基于网络的群体智能。
“人工智能以知识库、知识工程为核心,通过感知、交互、实时,最后达到自学习、自决策。因此,在和中国制造结合时,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制造业的加工、装配以及服务等问题。”谭建荣院士专门提到了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结合。
这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据悉,中国制造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其中人工智能被寄予厚望,政产学研各界也将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视为中国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一步。
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智能产品/装备研究的谭建荣院士还定义了智能产品的转型:智能手机转向智能终端,智能家电转向智能家居,智能机床转向智能装备,无人驾驶转向无人系统等等。
谭建荣院士认为,国家战略大环境下,智能产品/装备要做到五个结合:要与创新设计结合,中国企业要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要与大数据相结合,以大数据掌握市场、客户的需求;要与知识工程相集合,总结出加工人员、车间管理等经验,并系统性地推广;要与虚拟现实结合,将这一技术推广到民用,实现军民融合;要与精准生产相结合,在恰当时间生产恰当产品。
“互联网+不能替代产品设计、制造、加工以及管理技术,但是却可以帮助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加工效率、加工质量。”谭建荣最后发出了提醒。

FP6296电流控制模式升压转换器概述及特点
基于UC2844的单端反激式高频稳压开关电源
液流电池,正在储能市场“分庭抗锂”?
Dialog公司为瑞萨电子的汽车SoC提供首选电源解决方案
单片集成MEMS-IC圆片级真空封装方应用设计
简单解析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五大结合
魅蓝note6发布会正在进行时:魅蓝note6发布会图文直播,在线观看直播地址,魅蓝note6配置即将揭晓
10.1.7 自旋转移力矩磁随机存储器(STT-MRAM)∈《集成电路产业全书》
京东方展示商用显示在物联网细分领域的创新应用
人脸识别走到了岔路口
人工智能用于医疗行业 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
Make:it机器人入门套件的说明
DVD数字视盘机电磁干扰设计方案
FS8023是一款PD快充电压诱骗芯片,QC快充电压诱骗IC,8脚芯片
压阻式压力微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及力学分析
32种EMC标准电路,电路图+原理解释
最新版本CUDA 11.4功能及其特性
一文解析CA500伺服系统在数控折弯机上的应用
自动驾驶产业带来了怎样的新就业机会
EtherCAT网络通讯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