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存储器的路线之争

英特尔与美光闪存研发策略联盟的分道扬镳,为闪存技术的路线之争揭开序幕。
最近的新闻报导指出,英特尔(intel)与美光(micron)闪存研发策略联盟的分手,肇因于对未来3d nand flash发展的看法差异,想来合理,且早有征兆。
nand flash的结构只比一般cmos要复杂一点。cmos结构最上层是金属闸极,最底下是源极和漏极,闸极和源极与漏极之间以氧化层相隔。nand flash就只在氧化层中再加入一层结构以储存电荷,以此层中电荷的有无影响cmos电压阈值以代表储存的「0」或「1」讯号。
储存电荷的这一层材料有讲究,因而nand flash的制程分为两派。浮动闸极(floating gate)一派用多晶硅(polycrystalline),常用来做闸极的导电物质;电荷捕捉(charge trap)一派则用氮化硅(silicon nitride)此种绝缘体。差异在电荷能否在此层中流动与否,因此两种nand flash的制程和特性相差极大。
理论上电荷捕捉因为绝缘体的材质会有几个好处:制程简单、晶粒尺寸小、可靠性高、良率也高(因为它对此层与底层源、漏极之间氧化层缺陷的耐受度较高),又因为电荷于其上不会自由流动,一个电荷捕捉节点上就可以储存2个甚至3个位元。尽管理论上有这么多好处,但nand flash在平面制程时代的主流制程还是浮动闸极。用电子捕捉制成的产品不仅良率未能令人满意,资料写入速度更需要耐心,即使做成最低阶的micro sd卡也嫌慢,在山寨手机年代有个浑称叫「慢慢卡」。
但是到了3d nand flash时代事情有了中转,制程主流变成电荷捕捉,浮动闸极技术只有美光和英特尔联盟使用。一般文献上只说电荷捕捉适于垂直元件,详细的原因是3d制程在高度方向的侧面没法子做光刻,只能依物质的特性做选择性蚀刻。所以在3d制程中垂直方向的各层元件能共享的物质越多越好,制程越简单。电荷捕捉由于使用绝缘体氮化硅当电荷储存器,而电荷并不会在上下层不同元件之间流窜,所以整条上下堆叠的nand flash可以共享相同的一层氮化硅,而不必在每层之间(就是每个nand flash cell)截断,这在制程简化和良率提升上自然是利多。于是美光在未来技术路线图上开始转向电荷捕捉技术,至于英特尔则仍维持原来的浮动闸极路线,成为分手的主因。
用这个观点来检视美光前一阵子发布的64层nand flash产品就豁然开朗。它有两点令人惊艳,一是它的颗粒面积较小,因为它把原先安置在周边的逻辑线路全藏到存储器下方。另一个是层间距大幅缩小,相信这是美光充分利用了电荷捕捉制程的理论好处-晶粒尺寸小,而晶粒尺寸小在3d制程对应的就是层间距,因为晶粒是直摆着。层间距是未来3d制程竞争的一个重要参数,层间距小,存储器的高底比(aspect ratio)就小,深沟(trench)或孔洞(hole)的蚀刻和溅渡做的都比较轻松。
技术阵营的消长往往也牵动商业竞争。当年dram制程有深沟(deep trench)电容与堆叠(stack)电容两大阵营,堆叠电容的产能较多,深沟电容制程所需的制程设备就无法得到设备厂商的充分支持,现在生存的都是采用堆叠电容制程的厂商。让我们看历史会不会重演。

关于移动电源解决方案的分析和介绍
监狱人员UWB精确定位系统
华为怎么就突然有了5G的能力?
深鉴科技发布DDESE自动语音识别加速引擎
联迪商用已成功入选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
快闪存储器的路线之争
利用静态时序分析工具解决带宽不足问题
UMPC超移动个人电脑全面解析(下)
变压器的进出接线方法
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2020-2025年)
基于CPS的石化智能工厂建设
人脸识别技术运用中存在哪些认知误区
【解决方案】光伏并网柜保护监测解决方案
5GAA举办“全球C-V2X在行动”圆桌会议,共同思考车联网C-V2X
iPhone12 Pro需求强劲,苹果已增加重要零部件的订单
这款可充电LED灯不仅能播放音乐,还具有IPX4级防水性能
断相保护是什么意思_断相保护器工作原理
美政府又“拉黑”小米等9家中企:小米发布澄清公告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旅行生态系统TAITOSS介绍
使用Justmls测量音箱的频响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