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框架 (lcad frame, lf)类封裝通常是指以铜基合金、铁镍合金等制作的引线框架为载体的封装。
引线框架类封装的外形系列较多,包括 to、dip、zip、sip、sop、qfp、plcc、 qfn、 dfn、sod、sot 等插装或贴装系列。
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引线框架分为模具冲压引线框架和化学半刻蚀引线框架两类。
20 世纪70年代,美国 olin 公司开发了引线框架所用的低成本铜基合金c19400、c19500材料,冲压引线框架因此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如 dip、sop、qfp、to 等10多个冲压引线框架系列;进人21 世纪以来,半刻蚀工艺生产的引线框架有 qfn、dfn 等系列,主要使用化学药剂半刻蚀方式进行生产。
引线框架类封装均为内引线与外露的引脚或端子融为一体,具有优良的电输出能力。
冲压引线框架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封装体积偏大、封装密度偏低、封装效率偏低、封装综合成本偏高等不足之处。
虽然 qfn、dfn 等半刻蚀引线框架类封装所选用的引线框架也存在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等不足之处,但它们具有封装体积小、单元密度高、封装效率高、封装综合成本低等优点。
半刻蚀引线框架适用于冲压方式较难实现的 qfn、dfn 封装,高引脚数的 qfp,或者产品开发初期尚未定型的引线框架。
引线框架类封装主要用于生产i/0 端口总数低于300 个的器件,在消费、工业、汽车等领域应用较多。
当封装 i/0 端口总数超过 300 个时,无论采用模具冲压方式还是刻蚀方式,都很难生产出合适的引线框架,此时一般需要选用成本比较高的层积基板取代引线框架。
引线框架类封装逐渐由通孔插装向表面贴装方向发展,由双列向四面引线和阵列方向发展,由1.27mm/ 1. 0mm/0. 8mm/0. 65mm 等向更窄引脚节距的小型化、薄型化、集成化的高密度封装方向发展,由外引脚的 dip、sop、qfp 引线框架类封装逐步向无引脚 dfn、qfv 等引线框架类封装方向发展,部分t0封装也有被无引脚功率 dfn 封装替代的趋势。
Everspin和Globalfoundries将其MRAM协议扩展到12nm工艺
智慧农业架构解读
变频远程监测控制系统在油田中研究与应用
iPhone13Pro Max和iPhone12Pro Max哪个更好
首款用于ADAS和AD研发的公开传感器数据集——Leddar PixSet
引线框架类封裝介绍
路坦力、英伟达、纳多德强强联合携手打造数字新引擎
小米MIX对战iPhone7 Plus!五大对比
云计算时代 传统服务器如何逆市突围
怎样和孩子共享物联网的未来发展
拉绳位移传感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我们该如何选择
小米众筹佳尼特智能净水器高清图赏
中国大陆将如何复制台湾晶圆制造业的成功
中国成功发射天通一号03星
5G专网部署需权衡多方面因素
张江春运“前线”的AI产品总结
3D打印新技术可在皮肤上打印传感器
全面介绍微电子封装技术
【米尔瑞萨RZ/G2L开发板-试用体验】创建TCP服务器
一文参透分布式存储系统Ceph的架构设计、集群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