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企业,其在车载传感器技术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沿。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正在自主研发毫米波雷达,以提高其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这一举动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给中国汽车厂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利用毫米波段(30ghz-300ghz)的电磁波进行探测和测量的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全天候工作等优点,是智能驾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之一。毫米波雷达可以提供对运动目标的测速和测角能力,以及对静态目标的三维成像能力,可以与视觉系统进行融合和互补,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目前,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主要由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厂商包括博世、大陆集团、海拉、德尔福、富士通天、电装等。这些企业在毫米波雷达技术方面拥有深厚的积累和优势,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和稳定的产品线和供应链。相比之下,中国汽车厂商在毫米波雷达领域起步较晚,多数企业集中于2014年左右成立,行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根据ofweek统计,2020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出货量接近7000万颗,市场空间超过50亿美元,cagr约为25%;我国2020年毫米波雷达出货量超过900万颗,市场规模超70亿元,行业高速增长。在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77ghz长距离雷达(lrr),主要应用于前向碰撞预警(fcw)、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自动紧急刹车(aeb)等功能;24ghz短距离雷达(srr)则主要应用于盲点监测(bsd)、车道变换辅助(lca)、后方交叉交通警告(rcta)等功能。
据悉,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特斯拉希望提高自动驾驶和主动安全的性能和可靠性,毫米波雷达可以提供全天时全天候的探测能力,以及对运动目标的测速和测角能力,可以与视觉系统进行融合和互补 。
特斯拉想要降低成本和提高集成度,自研毫米波雷达可以避免依赖外部供应商,也可以利用最新的芯片技术和工艺,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小的尺寸 。
特斯拉可能想要探索4d毫米波雷达的潜力,4d毫米波雷达可以实现对目标物的三维成像,提高对静态目标的识别置信度,减少误判和幽灵刹车的情况 。
那么,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对中国汽车厂商是否要跟进呢?我认为,这取决于中国汽车厂商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市场需求来看,毫米波雷达是智能驾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器件之一,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毫米波雷达的市场空间将持续扩大。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可能会提高其自动驾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从而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如果中国汽车厂商想要在智能驾驶领域与特斯拉抗衡,或者追赶特斯拉的技术水平,就需要加大对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投入和研发,跟进特斯拉的步伐。
从技术创新来看,毫米波雷达技术是一门高门槛、高投入、高风险的技术,需要涉及多个领域和专业,包括电磁学、信号处理、天线设计、射频电路、数字电路、软件算法等。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可能会带来一些技术突破和创新,例如4d成像、高分辨率、低功耗等。如果中国汽车厂商想要在毫米波雷达技术方面取得领先优势,或者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加强对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创新和探索,跟进特斯拉的趋势。
从供应链管理来看,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复杂的系统产品,需要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合作伙伴,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模组组装、系统集成等。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可能会改变其供应链结构和模式,例如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提高对内部资源的控制、降低采购成本等。如果中国汽车厂商想要在毫米波雷达供应链方面提高效率和降低风险,或者形成自己的供应链优势,就需要优化对毫米波雷达供应链的管理和协调,跟进特斯拉的变化。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汽车厂商是否要跟进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这取决于中国汽车厂商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如果中国汽车厂商想要在智能驾驶领域与特斯拉抗衡或超越,或者或者想要在毫米波雷达技术方面取得领先优势或核心竞争力,或者想要在毫米波雷达供应链方面提高效率或降低风险,那么就需要跟进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的动态和发展,加大对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加强对毫米波雷达供应链的管理和协调,以期实现与特斯拉的同步或超越。
那么,中国汽车厂商如何跟进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加强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及时了解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的技术特点、性能指标、应用场景、市场反馈等信息,评估其对自身产品和业务的影响和威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加快自主研发毫米波雷达的进程和速度,提高毫米波雷达的性能和可靠性,探索新的技术方案和应用领域,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特色。
加强合作伙伴的选择和培养,建立稳定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选择有实力和信誉的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模组组装、系统集成等合作伙伴,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
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提高毫米波雷达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示毫米波雷达产品的功能和优势,吸引更多的客户和用户,扩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总之,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具有挑战性和机遇性的技术创新,对中国汽车厂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中国汽车厂商是否要跟进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这取决于中国汽车厂商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如果中国汽车厂商想要在智能驾驶领域与特斯拉抗衡或超越,或者想要在毫米波雷达技术方面取得领先优势或核心竞争力,或者想要在毫米波雷达供应链方面提高效率或降低风险,那么就需要跟进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的动态和发展,加大对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加强对毫米波雷达供应链的管理和协调,以期实现与特斯拉的同步或超越。这是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但也是一条充满希望和机遇的道路。希望中国汽车厂商能够勇于迎接挑战,不断创新进取,为智能驾驶事业做出贡献。
今日传感财经:医疗传感器概念报涨;电子油门概念盘中报涨;光学传感器概念报涨
AI投资热潮下身价净增950亿 半导体诞生一位超级富豪英伟达CEO黄仁勋
iOS10.1/iOS10.2越狱好吗?iOS10.1越狱工具发布,iOS10.2要越狱?
微电网的工作原理、作用及布线原则
柔性线路板三种主要功能介绍
特斯拉自研毫米波雷达:对中国汽车厂商是否要跟进?
基于STM32控制器和惯性测量传感器实现多功能水中蛇形机器人的设计
美信MAX5035:1A/76V高效MAXPower降压型DC-DC转换器
HT8697丨9.5W防削顶双声道AB/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深度测评捷豹XE 20t R-Sport
国资与外资,打响一起围绕算力的“资本战”
国产CS5523规格书|MIPI转EDP方案设计 替代ITE6151芯片电路原理
一种新颖的单端反激式隔离开关稳压电源的设计及应用
5G需要一个基于软件的动态RAN平台这样将有助于推动RAN中的虚拟化
华为,为智能世界铺上云的跑道,装上智能发动机
小i机器人怎样助力企业发展
山西省工信厅正式发布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视频监控产品后继有人,但NVR想要终结DVR的可能性为零!
开鸿安全数字底座,践行信创数字中国,深开鸿亮相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手把手DIY一个太阳能LED狐狸垂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