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热潮,我们应沉着冷静的对待

科技界的热词总是一波接一波。最先是“开放”,几乎所有巨头都在搭建自己的“开放平台”;接着是“云计算”,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服务器都被“云”取代;再然后是“大数据”,每个公司都在说挖掘,可实际的成果却寥寥。
现在,我们又进入到了“ai”时代,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用人工智能技术把自己“包装”得更为聪明。
从腾讯成立西雅图人工智能实验室,到百度宣称自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再到阿里开始兜售搭载着人工智能的音箱,人工智能这股风已经席卷了国内科技界。而这股浪潮不止局限在国内。据统计,到去年年底,在财富500强企业中,就有180家对外宣称自己要启动相关的人工智能项目。甚至有广告研究公司大胆预估,到了 2020 年,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出现在几乎所有的新科技产品的宣传之中。
如果人工智能能够代表一家公司的智商的话,那么财富 500 强俱乐部可以说在短短两年内,从充斥着懵懂无知孩童的幼儿园变成了一个平均智商过 120 的门萨俱乐部。
在这一热潮之中,也有人表达了他的顾虑。他担心,现在对人工智能的过度吹捧,会让消费者丧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信心。消费者一旦发现这些标榜着 “人工智能” 的产品与实际体验上的巨大落差,就会对人工智能保持怀疑态度。因为,就现在的技术来看,现在宣传的人工智能 (ai) ,与其说是人工智能 (aritifical intelligence) ,倒不如说是人工吹捧 (artifical inflated) 。
如果让我们冷静下来观察一下业界,我们就会发现,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几年来飞速发展,但要是说很多公司突然之间在人工智能领域都有了值得宣传的进展,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人工智能技术本身需要的是大量的数据支持和资金支持。
首先是数据。现在鲜有公司能够有足够多的数据来训练他们的人工智能。哪怕像苹果、amazon这样的巨头,坐拥海量的数据,但表现到具体产品上——比如说siri、amazon echo,其功能还是非常简单的。
其次是资金。先别说企业需要在人才、计算设备、数据存储方面的巨额投入,就单单是人工分拣数据这一项,就让amazon 雇佣了一万五千名到两万名的低收入员工。这,足以看出 ai 对资金的需求量之大。
而如此巨大的资金投入,得到的却是一些看起来毫无革命性的结果,这对大部分公司来说,都是一个亏本的买卖。作为一线的开发者们,显然比公司高层更了解这个现实。就拿 visionmobile 针对 8500 名开发者的调查来说,相信基于人工智能的聊天机器人(就是像小冰、小七、小鱼、 babyq 这样的聊天机器人)能够给公司带来利润的,不到 25%。
而人工智能的先行者——facebook 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推出他们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chatbot 短短 11 个月后,就决定削减在这方面的投入。
一边是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人工智能,另一边却是公司营销部门越来越夸张的宣传。
据一位分析师在研究了 1,000 家宣称自己使用了人工智能的技术供应商后发现,大部分所谓的人工智能技术,采用的依旧是基础的、基于规则的机器学习和分析技术。这些技术,早在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被热炒之前,就已经出现并被学界所使用;此外,这些技术的能力也远远未达到可以被称得上“人工智能”的程度。
换句话说,现在被用于产品中的“人工智能”,和科技巨头们花大价钱研究的,可以说得上是两种不同的事物。而营销部门的冒进,让大家乐观的以为,让人工智能驱动万物已经是指日可待。
这些过度的吹捧,对于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人工智能领域来说,恐怕更多的,带来的是“揠苗助长”的效果。
所以,如果大家都能够承认这一点,从简单的服务出发,脚踏实地,那么消费者和投资人对 ai 的信心,也不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消磨殆荆

恩智浦无线互连技术的发力点在哪里
亚马逊无人商店正式开幕,亚光已打入亚马逊供应链
5G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新技术这么晚?
贸泽电子祝贺2017 Create the Future设计大赛圆满成功
新品注射器密封性检测仪的相关标准要求
人工智能的热潮,我们应沉着冷静的对待
SMT检测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水表检定装置及水表检定系统的原理及设计
基于LabVIEW的汽车雨刮器综合控制系统
人工智能教育是什么?像学语言一样自然和必要从娃娃抓起
基于微流控技术和DNA纳米材料制备的载细胞微凝胶研究
LG手机业务连续亏损 中国品牌或许是主因
任正非罕见接受美媒CNBC采访:很想念孟晚舟
Apple Watch将在高心率下使用ECG功能
如何用示波器测量无源晶振的输出频率
TA1216AN各引脚功能
利用新一代硅调谐器IC设计主流电视
关于智能家居新时代的分析和介绍
豪华SUV凯雷德搭配38英寸曲面OLED屏幕,售价超150万
创基Type-C扩展坞让您随时随地乐享高效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