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OOC“五年之痒”:陷商业模式困局

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让每一个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优质教育,这是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改革的缩影之一。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中国音译为“慕课”),会弹出多个mooc平台的入口。点进去其中一个,我们马上就可以链接到包括哈佛、斯坦福、清华、北大等国内外众多名校的课程视频进行观看学习。
mooc至今已在全球发展近5年时间。2012年兴起之后,它很快就以“数字海啸”的方式席卷全球。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mooc都被寄以“颠覆传统教育”的厚望。然而5年时间过去,mooc却似乎还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到底mooc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如何?下一个五年,mooc将迈向何方?
初具规模,水平待提升 2012年,mooc兴起。次年,海外三大mooc平台巨头coursera、udacity、edx就相继进驻中国,而中国的本土化mooc平台,包括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顶你学堂、学堂在线等等,也纷纷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
2015年,教育部还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引导高校进行mooc建设。
“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mooc的建设和发展除高校自主的行动及市场的利益驱动外,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扶持对中国mooc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中心主任郑勤华说道,中国mooc发展正呈现政府大力扶持、企业深度参与的态势。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中心从2015年起就开始对国内mooc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并将调研结果整理为《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一书,于11月30日正式发布。
根据其调研结果,目前中国mooc平台已经初具规模,从高校、企业单独创建mooc平台,到地区联盟性和校企合作性mooc平台的不断涌现,中国目前已有近百个与mooc有关的平台,课程覆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服务于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和各阶级人群。
12月初,中投顾问发布《2017-2021年慕课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称,mooc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2014-2016年,mooc用户规模保持近100%高速增长,核心mooc平台已积累一定量的用户规模,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注册用户规模都已超过500万。
虽然平台数量众多、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在资源与教学形式上,平台与平台之间并无过多差异化。
《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一书中指出,“中国mooc平台基本都以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模式,交互工具使用效果不佳。目前而言,我国的mooc平台存在着特色不鲜明、运营服务不高效、技术功能较少、教学支持弱、质量保证难等问题。”
尽管如此,自诞生这三年来,中国本土mooc平台总体上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在自主性和多样性设计、教学教改支持等方面都发挥了作用。
例如“学堂在线”就基于edx开源代码进行本土改造,开发出不依赖于youtube的html5播放器和系统性测试框架、全平台搜索、可视化编辑等功能;好大学在线、优课联盟等平台在学分认证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联盟内部开始挖掘“学分银行”的运行机制,进行实际选课的学分互换等。
“这些都为今后延伸mooc发展提供了基础经验。” 郑勤华说。
除了平台处于建设初期以外,mooc发展也受限于高校教师的态度。
在11月30日的2016中国 moocs 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上,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居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国的mooc平台建设情况比较好,但离“高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原因在于mooc在老师眼中还是小众话题,是教育主管部门在尝试的任务,跟本职工作并无太大关系。教师们在观念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调研过大量老师,很多老师在谈起mooc的时候,都认为是为了完成任务。”在居烽看来,老师是高校mooc的建设主体,让老师转变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将更多的学生吸引到mooc平台上进行学习,这是带动学校进入mooc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商业模式困局 如何实现盈利,是摆在mooc平台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5年8月,上市公司中国高科发布公告,称拟与旗下公司最多以4500万元控股国内mooc运营商“过来人”。过来人旗下拥有顶你学堂、华文慕课两个mooc平台。这个价格与互联网企业动辄千万美元的单轮融资相比,显得相形见绌。也让业内对于mooc的盈利模式进一步提出质疑。
事实上,不论国内外,mooc平台的商业模式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中心的调研结果,目前,mooc平台运营主要以课程、服务及与学校合作收取费用等为主要盈利模式。虽然在运营上进行了诸多探索,但各个平台的主要收入,仍没突破mooc最初的盈利模式,还是以有偿证书和增值服务来获利。
coursera就是有偿证书的早期实践者,它试图通过为学生提供结业证书来实现创收。但该模式受限于mooc结课率低的现象,目前尚无法成为mooc平台的主流盈利模式。
结课率低是mooc平台上的普遍现象。coursera的结课率的平均值只有2%。这意味着平台无法通过向更多的用户收取结业证书认证费用,以保证营收。
为了解决结课率低的问题,今年年初,中国大学mooc发布了10万奖学金计划--只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报修课程并获得优秀的成绩,就能够获得奖学金,成绩前三的学生还能够获得一台kindle作为奖励。
而学堂在线则与一些学校合作,将平台上的课程纳为学校的学分课。学生只要在网上上课就能够拿到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整体拉动课程的结课率。
在营收方面,职业培训是mooc正在探索的一个新方向。
顶你学堂创始人兼ceo张有明就认为,mooc还有更多的潜力可以在职业教育领域中挖掘。中国可以用mooc的方式改造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让他们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如今,coursera、edx、学堂在线等也开始上线收费的课程,多数也是与职业挂钩的课程。
“现阶段,mooc最可能实现盈利的是被认证的价值,未来,既然慕课共享的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它的优质内容包括名校、名师或知名课程更有可能成为商业模式的机会点。” 上述中投顾问的报告中指出。
下一个五年,迈向何方? 在上述论坛中,多位业内人士提出自己对mooc未来发展的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认为,只有对mooc创新本质有了非常精准的把握,才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去推动mooc的发展。
同时,陈丽建议,在“互联网+”的时代中,需要特别关注中国特色战略和新的技术这两个方面。关注中国特色战略,可以从不同的个性化需求中寻找特殊机会;关注新的技术,可以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重新构建各个领域的生态体系。
居烽认为,到现在为止,高校对 mooc的推动,从探索以及实践来说,政府的引导作用已经足够了,下一步就是需要学校开始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规律,来不断完善mooc的发展。
学堂在线首席运营官、副总裁纪飚表示,mooc的未来要在五个点上下工夫,一是课程展示形式,二是全流程,三是vr、ar,四是大数据,五是人工智能。他希望随着技术的进步,mooc可以在教学质量、效果以及学习体验上能够达到和线下一样好的效果,甚至更好,做到真正的无法替代。
mooc未来可能走向何方?除了上述人士观点,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文革的看法,也十分值得借鉴。
郭文革是资深业内研究专家,在《mooc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一文中,她提出,从mooc发展的动态来看,coursera、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都在向spoc转型(注:spoc和mooc的差别,主要体现在sp和mo上,即小班small付费private和大班massive免费open),试图通过(在线课程)内容授权和在线课堂(online classroom)租赁的方式,寻找盈利模式。
郭文革进一步解释道,以spoc为基础的mpoc(massive private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付费课程),通过培养合格的网络辅导教师以及同时开设多个‘班’的方式,实现大规模私有在线网络教学,很可能代表了mooc未来的发展方向。

表面粗糙度扫描测量用光谱共焦如何解决
3299元的小米MIX3无惊喜发布
深度解析一汽-大众新迈腾底盘
谷物硬度检测仪的功能特点有哪些
利用面部识别+机器人来玩杂志上的小游戏
中国MOOC“五年之痒”:陷商业模式困局
对0201元件装配工艺的总结
碳化硅开关会主导电动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吗
华为Nova2、华为Nova2Plus最新消息:基于华为Nova大升级,张艺兴关晓彤26日与你相约长沙发布会
电器的分类及选用作以介绍
Scantinel Photonics扩大A轮融资至1000万欧元
华为鸿蒙开发者官网申请入口
用公共电话网构建社区紧急求助系统
X-Ray扫描动效可以打造成开机动画、汽车自检等场景吗
换脸、换脑子、卖肾,器官打印离我们还有多远?
如何看待美国超算Summit超过神威·太湖之光?
5G应急系统抢出生命通道 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
科创板铂力特独立董事曾建民介绍、履历信息
科技力量的震感!未来微型机器人还会制造器官
文本生成领域一些常见的模型进行了梳理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