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 code几乎是所有的程序员必备的工具之一,据说全球一般的开发者都使用过vs code这款工具。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下 vs code 实现远程办公的方法。
1、概 述
通常,我们都是每天到工作的办公室进行办公,但是,如果下班回家,或者出差,此时如果马上需要重要的文件,或者升级一下代码,是不是必须要回到办公室才行啊?
但是,如果你电脑配置了远程办公,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说下vscode远程开发的工作原理,大致是这样的:
vs code 远程开发原理 下面结合win10、linux云主机给大家讲讲实现远程开发的方法。
2、远程开发配置
1.配置ssh环境变量
我们远程开发本地 vs code 用 ssh 协议与远程服务端通信。所以需要配置ssh环境变量,我们使用git自带ssh客户端程序:
ssh程序
如果你还没装git的话,建议先安装 git,所以配置 git 的 bin目录到环境变量的 path 变量下,这样vs code连接的时候就能找到它了。
环境变量
2.安装远程开发插件
要能连上远程主机,首先我们需要下载vs code远程开发插件,vs code其实是提供了一个远程开发插件包,包括:
远程开发插件
remote - ssh - 通过使用 ssh 链接虚拟或者实体linux主机。
remote - containers – 连接 docker 开发容器。
remote - wsl - 连接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linux子系统)。
打开软件的扩展界面,搜索 remote 开头的插件,也能看到这三个的不同远程开发插件。我们这里连接的是云主机,选择安装 remote - ssh 插件安装即可。
3.配置远程连接
首先点左侧边栏的「远程资源管理器」之,然后再点击「设置按钮」,进入远程机器配置界面。
机器配置
修改 ssh 配置文件,用于登录远程机器,各项含义在图中有说明。
ssh配置文件
点击连接,登录远程服务器,需要输入几次远程服务器的密码(后面会教你怎么免密登录),输入确认即可。第一次连接会做vs code server的初始化工作比较慢,耐心等待。
登录远程服务
登录成功,即可像操作本地环境一样,在vs code客户端操作远程云主机上的文件。注意,下图中的「打开文件夹」已经是远端机器上的目录结构了。
打开远程目录
给远程vs code 安装插件。安装的插件是在云服务器的vs code上,对本机的vs code没有影响,插件在远端提供功能,比如代码审查、自动补齐等等,而这所有的一切就像在本地操作一样,对文件的更改也是直接操作的云主机上的文件,丝滑连接。
本地插件和远程插件
代码编辑与远程终端调试。打开文件编辑的是云服务器的文件,同时可以打开云服务终端,直接在终端操作编译或者查看云服务器信息。
远程编辑和调试
3、配置ssh免密登录
按照上面的配置步骤,每次连接到远程服务器,都需要输入服务器登录密码很麻烦,可以配置ssh免密登录,免去每次输入密码的烦恼,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win cmd终端,输入 ssh-keygen -t rsa 生成秘钥对
秘钥列表
打开生成的秘钥保存路径,拷贝 id_rsa.pub 内容,添加到到云服务器的 ~/.ssh/authorized_keys 文件后面。
尝试再次连接,不用输密码了,enjoy!
4、最 后
这套远程开发环境最大的好处是不用给电脑装太多软件,即使是电脑配置低点都没关系,因为所有的编辑器插件扩展和代码都在云端,通过 ssh 连接操作一个vs code打遍所有。
而且由于远程开发插件的存在,不论我在哪里,只要有电脑都能方便的打开云端开发环境,非常的方便,这么好用的工具大幅提升生产力,所以今天来分享给大家。
华为在巴基斯坦推出5G技术
如何用比较器设计复杂的逻辑电路?
上海橙群微电子InPlay 亮相IOTE 2020深圳国际物联网展
什么是云服务器安全组 它的作用是什么
智慧城市推动LED灯杆屏行业发展趋向成熟
VSCode实现远程办公的方法
ROHM旗下LAPIS Semiconductor开发出非常适用于车载、工业设备的 高可靠性NOR Flash存储器“MR29V12852B”
华为推出了与Gentle Monster一起准备的新型智能眼镜Eyewear II
二极管的导通压降是恒定不变的吗?它与正向扩散电流又存在什么关系?
京东携手高通全面推动各品类5G终端的普及,提升消费者对5G的体验
iQOO首款5G旗舰将于8月份正式发布
华为鸿蒙系统官网在哪 华为鸿蒙系统官网地址分享
在FPGA设计中利用喇叭状针鳍散热器来提升散热效果
生产现场常见快速判断电动机保护类型
和硕展示Tegra 2微型家庭影院主机
电动汽车警告音响系统
电源工程师培训授证项目线上直播课程
华为5G被称为加拿大homemade 5G
变压器做无功补偿有必要吗
LG与三星之间的竞争将从QLED与OLED转向Micro-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