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电科技)
ar和vr由来已久,也各自经历过自身的发展元年,但最终落地情况仍然是不温不火。但从场景应用上来看,ar/vr都拥有着不错的未来。通过沉浸体验,vr可以广泛应用在娱乐、教育、旅游、营销等诸多领域。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制作精良的vr游戏,其中valve推出的half-life:alyx更是充分展现出了vr游戏的市场潜力。
相比于vr极强的娱乐属性,ar的应用点更多体现在信息交互上。早在此前,vivo便展出了旗下的ar眼镜产品。通过这款产品,用户可以直接在眼镜画面上了解到商品的价格、详情信息。不仅如此,当用户看向特定物体的时候,通过3d建模的ar画面还将会实时互动起来,让原本单调的物体活动起来。
正是看中了ar眼镜在信息交互上的优势,vivo提出了“智能手机+ar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的一主三辅策略,进一步打通数据和交互之间的壁垒。这意味着智能手机的集成式终端地位将会进一步弱化,让渡给其它的可穿戴设备。在这一点上,前魅族cmo李楠此前表示过“智能手机的战场将会消失”,智能手机一级入口的位置正在不断被削弱。
在此基础上,ar技术将会成为用户连接互联网的一个新节点,改变用户和终端的交互方式。和面向所有人的ar不同,vr技术应用将会变得更加垂直,聚焦在特定场景下。面向视觉交互的改变,ar和vr将会开启各自的广阔市场。
有着理想场景、迎来资本热潮,但ar/vr并没有迎来行业的兴起。其原因为ar/vr落地应用与市场预期不符,但更深层次的缘由则是整体ar/vr产业链方案并未成熟,无法为下游应用落地提供支撑。但时隔“元年”已经四年之后,现下无论是技术支撑还是产业链方案都已经逐步成熟,ar/vr行业即将面临第二波爆发热潮。
第一要素便是5g的爆发推动。伴随着基站铺设密度的提高,5g网络覆盖也将会更加全面。在高速通信的5g下,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将会变得更加普遍,这也意味着ar/vr在本地视觉时延体验、画面精度将会得到充足优化,用户使用体验也会更加完善。不仅如此,5g网络减轻本地运算负担的同时,还可以为画面提供云端渲染,拔高用户视觉的显示效果。
其次则是上游产品供应链方案的成熟。例如作为ar和vr核心的显示模组,在去年京东方展出了0.39英寸全球最高5644 ppi的micro oled方案,并且还将在昆明投资34亿元增产12英寸micro oled显示旗舰。相比传统的微显示方案,micro oled不仅具备自发光优势,还能够实现超高分辨率和刷新率。对于vr/ar设备而言,画面显示的时延对于用户体验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微显示方案能够在画面刷新和时延有所提升,ar/vr终端体验对于用户而言会变得更加友好。
除此之外,vr专用芯片方案也相继问世。对比一般的芯片平台,vr芯片设计更加考验处理性能、功耗以及散热能力。相比于2016年,伴随着芯片算力的提高,下游vr终端整机带来的用户体验也将会更加完善。
除开上游供应链方案的成熟,下游vr/ar落地应用场景也变得更加明晰。在各行各业物联化程度的加深下,物与物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普遍,用户和信息之间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多元和个性化,这就为诸如零售购买、商业营销创造了应用场景。例如在佩戴上ar眼镜之后,ar眼镜可以获取到手机等终端的偏好记录,从而让观看同一物体的用户看到不同的信息展示。作为新生设备,结合5g、物联网的ar/vr终端将会有着更多丰富的玩法。
根据此前研究机构idc的报告,2020年全球ar/vr市场相关支出规模将会达到188亿美元,同比2019年增长约为78.5%。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密集爆发下,渐趋成熟的vr/ar产业链将会进一步被推动,加快全球布局的速度。在未来的智能终端市场中,智能手机的战场将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被赋能再造的传统终端。
“AI四小龙”之一旷视科技冲击科创板
采用ARM7网络型汽车防盗系统的设计方案
7开发板活动试用名单公布了!!!
汽车雷达的使用及干扰规避指南
如何才能让飞船卫星等探测器“看”得更清楚?
AR/VR在未来十年内将会有着怎样的发展
三星note7爆炸心有余悸 不如多了解锂电池安全问题
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与协会共建合作平台!
光电二极管和相关电路的问题
华为mate10什么时候上市?华为mate10最新消息:写在小米6苹果8华为mate10之前的各品牌手机的美
紫光芯片首次代表中国在海外商用!
合肥移动成功演示了5G网络的4K视频回传和360VR直播
用NVIDIA DOCA 1.2软件框架实现零信任战略
新型纳米模拟技术可以帮助医疗疾病的治疗
万能式断路器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NEC将安装世界上最大的LED控制室显示屏 面积约256平方米
关于Wi-Fi、蓝牙Mesh网络、Z-Wave、窄带物联网的射频电路设计
【大大芯方案】紧凑型快充电源首选,大联大推出基于ST产品的65W PD 快充方案
多样化的电容器不断涌现,区别关键在于介质
基于通用变频器SAMCO-vm05实现卷绕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