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未来的考验将是第十五项全球重大挑战。”近日,由中国工程院、美国国家工程院、英国皇家工程院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ggcs 2019)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团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邓中翰在其主题演讲中作上述说。
本次在英国伦敦召开的ggcs高峰论坛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应对全球挑战中的机遇和风险。
近年来,ai不再局限于工程科研层面,在日常生产生活层面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而随着ai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人类一方面享受ai技术所带来的种种益处,同时诸如ai换脸、大数据杀熟等问题也使人们对ai技术产生隐忧。
“我认为人工智能最终会造福于全人类。”在演讲中,邓中翰认为,对于未知的挑战,人们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工业革命曾经的辉煌,让我们对赢得未来充满信心。”
邓中翰谈到,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将帮助技术更好地提升效率、释放规模效应并惠及大众。“我们需要建立起技术适用的统一标准,才能让技术超越时空的界限,更好地服务于所有人。”
他以中国的《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简称svac国家标准)举例,中国已经制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的公共安全svac国家标准,该标准创新采用了多项最新技术,解决了视频监控网络应用的特定问题,广泛地服务于交通、金融、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行业。“目前中国有许多基于svac国家标准的智慧城市项目,例如湘潭,该标准促进了智慧治理和公用福利的完善——这一切佐证了先进技术可以普惠大众。”
记者了解到,在中星微参与的湘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湘潭智慧警务建设项目以svac国家标准作为依托,借助最新ai技术,把警务前端感知元连接组成一个全息感知网,并接入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社会行业、互联网企业数据,大大完善了公安内部和社会信息的采集、更新和监管机制,实现了“万物互联、全息感知”的智慧城市建设。
邓中翰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除了工具方法和规则标准,制约技术更好地服务人类的根本是人类的愿景和使命。
“孔子曾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对于这个以先进技术为驱动的互联互通的世界,‘天下’呼唤我们要有共同担当的责任感,共建命运共同体。”邓中翰呼吁,各国要以宽广的远见和博大的胸怀,一同寻找对应重大挑战的方法。“我们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更快地赋能各行业,提高全人类的生活品质。”
微流控技术中使用的不同类型的水凝胶
Google二进制编解码技术之Protobuf 2
华为手机销售情况峰回路转 国内高端供应链有望利好
FP7195转模拟无频闪调光“频闪仪” 测试
面对人工智能浪潮 促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新增长点的解析
邓中翰:我认为人工智能最终会造福于全人类
【节能学院】安科瑞电力监控系统和五防系统在锡林郭勒项目的应用
AR/VR的开发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
如何在写FLASH的过程中防止升级固件失败
压力传感器量程的选择
x射线测厚仪的组成_x射线测厚仪主要技术参数
Stanley Robotics推出“代客泊车机器人”,于法国里昂机场开测
人工智能技术将与传统的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融合,重塑制造业
企校联合、科技点燃梦想——渭南市三贤中学走进西安国盛激光
智慧工厂能源在线监控平台开发工业能源管控系统开发
西门子PLC模拟量输入模块时接收到变动很大的不稳定的值?
光栅传感器的种类与特点
深圳嵌入式软件成软件产业火车头
如何在世界海洋中捕获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进行研究
中国大学生编程第一人:世界顶尖黑客,受国外科技巨头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