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介绍,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收入2726.5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收入737.4亿元,同比增长29.1%。
技术水平提高
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表示,集成电路制造既可以带动国产装备和材料发展,又可以服务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是集成电路产业的中枢环节。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已取得长足进步,65纳米、40纳米、28纳米工艺相继量产,14纳米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特色工艺竞争力提高。
“尤其是长江存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提出了3d nand技术新构架xtacking。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集成电路领域提出重要的新构架和技术路径。”叶甜春说。
中芯国际执行副总裁李智介绍了公司14纳米制程工艺进展,并表示相关工厂建设已经封顶,二季度第一代14纳米finfet技术研发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预计明年上半年进入量产阶段。
李智表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尽管有一定规模,但价值链整合能力不强。“各地掀起建厂、投资热潮,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设备、材料等各项成本升高。”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表示,各地集成电路制造产线存在低水平、同质化、重复建设,导致资源分散、人才竞争激烈,应该理性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注重上下游联动。
“材料是集成电路制造的基础,集成电路制造所需要的300毫米大硅片,国内还没有真正的产业级产品。”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德仁表示,到2020年全球所需300mm大硅片约640万片,需求增长快但供应严重不足,大硅片价格涨势将持续到2020年。
发展需要再定位
叶甜春认为,集成电路产业形成“从无到有”的产业链布局后,不能一味追求建厂扩产,应该“升级”发展战略,重新对产业进行定位。下阶段,集成电路产业应该“以产品为中心,以行业解决方案为突破口”,促进系统应用、设计、制造和装备材料融合发展,通过产业链协同,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并行。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子学认为,“人才缺乏”可能成为进一步发展的掣肘。
对于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华润微电子常务副董事长陈南翔表示,需要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同时需要半导体企业具备“人才吸引与保留的关键因素”。
陈南翔表示,国内半导体企业“出生率”高,但“成功率不高”。这显示出行业景气、社会支持度与关注度高,同时意味着产业研发资源与创新动能的分散,甚至导致同质化竞争。
氨氮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及三大优势解析
聚洵助力示波器便携式
切割机镜片的选择与应用:激光加工领域的关键要素
到底是选择iPhone 11 Pro Max还是华为Mate30 Pro
可靠性维修术语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应该如何迈出下一步
传统汽车照明呈现两极分化 LED大灯成厂商增利新器
浅谈V2X拥塞测试的基本理论
万用表METRAHIT IM XTRA概述及功能
泰科电子M8/M12线束配置器产品概述
倒车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安装
走马彩灯控制实验
直接通过预测 3D 关键点来估计透明物体深度的 ML 系统
亚马逊专注于AI的公平性研究
iPhone7Plus居然弯了,新体验呀!
LCR测试仪主要功能和用途介绍
rfid技术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
一文解读巡检机器人的多场景应用和实用功能
简述机电分离式水表中的磁阻芯片使用注意事项
三款峰值检波电路图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