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SSD的高温问题,多角度解答M.2固态硬盘高温问题

目前,固态硬盘市场已进入了m.2“高速”时代。因其速度快、体积小...使得m.2固态硬盘出现频繁高温的运行状况。面对m.2固态硬盘的高温情况,部分人选择加强散热,减轻高温对ssd造成的影响;部分人选择顺其自然,相信ssd品牌方的产品开发能力……在此情景下,我们应当如何科学的看待ssd高温问题?本文将对ssd高温运行带来的诸多问题进行一一拆解,为读者答疑解惑。
1、ssd产品所能承受的高温范围是多少?
ssd产品的工作高温承受范围一般是0℃~70℃,发热部件超过这个范围后,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数据遗失状况。
2、使用发热是否会对ssd产生一定影响?
事实上,70℃的高温临界,仅仅是理论阈值。针对高温,ssd品牌商有自己的测试、参数“双保险”:
测试单保险。在一般情况下,使用发热并不会对ssd本身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用户在高强度读写时,绝大部分ssd的温度往往可飙升至80℃,难道就因为ssd温度超过范围,我们就会轻易终止读写指令吗?显然不会。为排除高温带来的不确定性,大部分ssd品牌商都会对自家产品高温运行时的性能作出严谨测试。实测发现,绝大部分ssd主控芯片超过70℃也不会出现性能明显下降的情况,实测结果表明,即使运行温度稍稍“超标”,ssd还是能够正常使用的。
二、参数双保险。为排除高温隐患,ssd大品牌往往会采用温度上限>70℃的主控芯片制作ssd,其实际安全温度远比展示的安全温度高。
3、ssd装配散热设备效果怎么样?
一提到电脑高温,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装配风扇;一提到ssd高温,人们随即便联想到散热器。
ssd的散热器大多采用铝,通过铝片叠加导热的方式进行物理散热,来起到一个实时有效散热的效果。其作用原理仅依赖于铝条的导热性,科学又稳定。一般来说,散热器能够帮助ssd裸条降温20℃左右,局部降温较显著。
很多刚接触电脑装配、不了解ssd散热器的新用户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ssd必须安装散热器。实际上,按需装配散热器才是电脑硬件装配的正确思路。在未经过大量文件写入和读取的情况下,ssd是很难达到温度临界值状态的。以运行游戏时的状态举例:夏天时ssd的温度为50~60℃,而冬天则为30~40℃。即使是炎热的夏天,ssd也很难逾越高温临界值。综上所述,ssd散热器并不是装配必需品。甚至很多时候,散热器会出现与主板不匹配的情况,实际作用有限。当然,一些高强度使用的场景还是需要散热器辅助来维持性能的稳定性。
4、ssd的主动散热与被动散热有何区别?
经严选流程后,原厂主控芯片会通过智能降速来调节过热问题,这种调节处理过程类似于监控过程,是主动散热;而无论是装配散热器还是散热片,都属于被动散热,被动散热的效果能做到“立竿见影”;而当ssd读写时间较长,温度直线上升时,被动散热的效果就没那么显著了。ssd的升温与读写机制告诉我们:就控温而言,它注定是一款打铁必须自身硬的产品,更好的主控搭配一定的外界散热辅助,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应当如何选耐高温的ssd产品?
就“素质过硬”这一特性而言,aigo固态硬盘p5000(www.powerfuture.com.cn)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作为aigo国民好物旗下热门固态硬盘产品,p5000配备自适应热保护系统,能够保持48小时流畅读写。同时优选高品质颗粒,保证性能持久稳定,能够大幅度提升读写能力。
就防护机制而言,aigo固态硬盘p5000的核心保护机制触碰到了ssd保养的核心,进一步降低了震动、高温带来的使用寿命缩减风险;就读写能力而言,aigo国民好物固态硬盘p5000的基础参数优于大多数同级固态硬盘,具备高宽带、低延迟特性,全方位优化用户的使用体验。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业机器人故障检测方案规划
特斯拉Model3中方形扁卷绕硬壳LFP电池拆解分析
介绍智慧安全用电管理平台在城市建筑方面中的应用
海尔HOPE开放创新平台宣布与硅谷高创会达成合作
一体化IoT平台 实现智能家居合而为一
如何看待SSD的高温问题,多角度解答M.2固态硬盘高温问题
Light Reading专访华为沈城营:携手迈向NFV下一个黄金十年
聚焦TCL春季发布会:引发行业地震的X11G电视背后蕴藏着重磅科技!
c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可以直接运行吗
4 个基本技巧帮助您避免传导 EMI 问题
一周两个Beta:iOS10.3正式版这是要来了吧
基于单片机与PC通信的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华为Mate10拍照体验 拍照能力毋庸置疑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连接器
程序员必备的史上最全的git用法
关于中繼補償傳輸通道耗損 Retimer確保訊號完整性的介绍和回顾
使用SaberRD对汽车转向指示灯电路进行自动潜通路分析
TXGA研发生产的耳机插座是专业的音频输出解决方案
罗姆半导体:SiC器件应用走热 撬动新能源及汽车电子市场
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的常见故障有哪些,该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