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山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建的“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卫星遥感高峰论坛3日在中山大学举行。记者了解到,中山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将联合研制并发射一颗极地卫星,这将是中国首颗北极航道监测科学试验卫星,预计2022年发射升空。目前卫星平台和载荷的设计已基本完成。
据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程晓介绍,由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推动的中国首颗北极航道监测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卫星是一颗具备全极化工作模式的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运行于720公里高度的晨昏太阳同步轨道,可以实现北极大多数地区每两日的重复观测。
程晓表示,在观测全球环境变化过程中,北极海冰是一个重要的测量指标,全球变暖与雾霾等问题都与北极海冰减少有密切关系,但目前全球均很难实现对北极海冰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准确预测。
据悉,这颗极地卫星由中山大学负责设计,卫星发射升空后可实时监测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海冰融化情况,并实现全球数据共享。“这颗卫星具备全球观测能力,但我们重点关注北极海冰变化。”程晓说,“与其它国际类似卫星相比,该卫星能对北极大部分区域做到24小时内重访,观测精度和频率都将优于现有极地卫星的水平。”
当日,“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在中山大学揭牌成立。该中心旨在从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目标出发,开展原创载荷的论证、研究与开发,将联合推动创新型通量卫星、冰卫星等全球变化卫星系列工程立项,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学观测数据,致力产生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
责编ajx
解码中国产***:为何研发之路如此崎岖?
STM32供电方案【ADC供电、VDDA、VSSA、VREF、VBAT等】
5G时代的来临,广州8.5代OLED面板生产线的正式启动
自清洁扫地机器人到底值不值得买
韩国“人造太阳”打破世界纪录
中国将发射首颗北极航道监测极地卫星
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崛起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HIL第2讲:零基础教程,HIL来源和实时系统
地物光谱仪的用途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安全关键系统进行AI/ML研究 是否真的对航空航天行汽车行业有利
派克峰国际爬坡赛:大众I.D. R Pikes Peak,动力传动系统新技术曝光
家电系统之家庭网络技术与家庭自动化技术
苹果短信删除了怎么恢复?这个方法简单有效
TCL空调率先成功研发智慧柔风技术,开启智慧柔风双温家居生活
一种改进的各向异性湿法蚀刻工艺
华为畅享7 Plus曝光:安卓7.0,4000mAh电池
如何让机器人给我们做政务服务
美得不像话的华为荣耀8:双面玻璃还能这样玩?
晶振停振的原因分析
解析2018年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