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封装结构及技术
1 引言
led是一类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和辐射能的发光器件,具有工作电压低,耗电量小,发光效率高,发光响应时间极短,光色纯,结构牢固,抗冲击,耐振动,性能稳定可靠,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等一系列特性,发展突飞猛进,现已能批量生产整个可见光谱段各种颜色的高亮度、高性能产品。国产红、绿、橙、黄的led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2%,“十五”期间的产业目标是达到年产300亿只的能力,实现超高亮度aigslnp的led外延片和芯片的大生产,年产10亿只以上红、橙、黄超高亮度led管芯,突破gan材料的关键技术,实现蓝、绿、白的led的中批量生产。据预测,到2005年国际上led的市场需求量约为2000亿只,销售额达800亿美元。
在led产业链接中,上游是led衬底晶片及衬底生产,中游的产业化为led芯片设计及制造生产,下游归led封装与测试,研发低热阻、优异光学特性、高可靠的封装技术是新型led走向实用、走向市场的产业化必经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链接产业与市场的纽带,只有封装好的才能成为终端产品,才能投入实际应用,才能为顾客提供服务,使产业链环环相扣,无缝畅通。
2 led封装的特殊性
led封装技术大都是在分立器件封装技术基础上发展与演变而来的,但却有很大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分立器件的管芯被密封在封装体内,封装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管芯和完成电气互连。而led封装则是完成输出电信号,保护管芯正常工作,输出:可见光的功能,既有电参数,又有光参数的设计及技术要求,无法简单地将分立器件的封装用于led。
led的核心发光部分是由p型和n型半导体构成的pn结管芯,当注入pn结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就会发出可见光,紫外光或近红外光。但pn结区发出的光子是非定向的,即向各个方向发射有相同的几率,因此,并不是管芯产生的所有光都可以释放出来,这主要取决于半导体材料质量、管芯结构及几何形状、封装内部结构与包封材料,应用要求提高led的内、外部量子效率。常规φ5mm型led封装是将边长0.25mm的正方形管芯粘结或烧结在引线架上,管芯的正极通过球形接触点与金丝,键合为内引线与一条管脚相连,负极通过反射杯和引线架的另一管脚相连,然后其顶部用环氧树脂包封。反射杯的作用是收集管芯侧面、界面发出的光,向期望的方向角内发射。顶部包封的环氧树脂做成一定形状,有这样几种作用:保护管芯等不受外界侵蚀;采用不同的形状和材料性质(掺或不掺散色剂),起透镜或漫射透镜功能,控制光的发散角;管芯折射率与空气折射率相关太大,致使管芯内部的全反射临界角很小,其有源层产生的光只有小部分被取出,大部分易在管芯内部经多次反射而被吸收,易发生全反射导致过多光损失,选用相应折射率的环氧树脂作过渡,提高管芯的光出射效率。用作构成管壳的环氧树脂须具有耐湿性,绝缘性,机械强度,对管芯发出光的折射率和透射率高。选择不同折射率的封装材料,封装几何形状对光子逸出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发光强度的角分布也与管芯结构、光输出方式、封装透镜所用材质和形状有关。若采用尖形树脂透镜,可使光集中到led的轴线方向,相应的视角较小;如果顶部的树脂透镜为圆形或平面型,其相应视角将增大。
一般情况下,led的发光波长随温度变化为0.2-0.3nm/℃,光谱宽度随之增加,影响颜色鲜艳度。另外,当正向电流流经pn结,发热性损耗使结区产生温升,在室温附近,温度每升高1℃,led的发光强度会相应地减少1%左右,封装散热;时保持色纯度与发光强度非常重要,以往多采用减少其驱动电流的办法,降低结温,多数led的驱动电流限制在20ma左右。但是,led的光输出会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加,目前,很多功率型led的驱动电流可以达到70ma、100ma甚至1a级,需要改进封装结构,全新的led封装设计理念和低热阻封装结构及技术,改善热特性。例如,采用大面积芯片倒装结构,选用导热性能好的银胶,增大金属支架的表面积,焊料凸点的硅载体直接装在热沉上等方法。此外,在应用设计中,pcb线路板等的热设计、导热性能也十分重要。
进入21世纪后,led的高效化、超高亮度化、全色化不断发展创新,红、橙led光效已达到100im/w,绿led为501m/w,单只led的光通量也达到数十im。led芯片和封装不再沿龚传统的设计理念与制造生产模式,在增加芯片的光输出方面,研发不仅仅限于改变材料内杂质数量,晶格缺陷和位错来提高内部效率,同时,如何改善管芯及封装内部结构,增强led内部产生光子出射的几率,提高光效,解决散热,取光和热沉优化设计,改进光学性能,加速表面贴装化smd进程更是产业界研发的主流方向。
3 产品封装结构类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led芯片及材料制作技术的研发取得多项突破,透明衬底梯形结构、纹理表面结构、芯片倒装结构,商品化的超高亮度(1cd以上)红、橙、黄、绿、蓝的led产品相继问市,如表1所示,2000年开始在低、中光通量的特殊照明中获得应用。led的上、中游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进一步推动下游的封装技术及产业发展,采用不同封装结构形式与尺寸,不同发光颜色的管芯及其双色、或三色组合方式,可生产出多种系列,品种、规格的产品。
led产品封装结构的类型如表2所示,也有根据发光颜色、芯片材料、发光亮度、尺寸大小等情况特征来分类的。单个管芯一般构成点光源,多个管芯组装一般可构成面光源和线光源,作信息、状态指示及显示用,发光显示器也是用多个管芯,通过管芯的适当连接(包括串联和并联)与合适的光学结构组合而成的,构成发光显示器的发光段和发光点。表面贴装led可逐渐替代引脚式led,应用设计更灵活,已在led显示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有加速发展趋势。固体照明光源有部分产品上市,成为今后led的中、长期发展方向。
4 引脚式封装
led脚式封装采用引线架作各种封装外型的引脚,是最先研发成功投放市场的封装结构,品种数量繁多,技术成熟度较高,封装内结构与反射层仍在不断改进。标准led被大多数客户认为是目前显示行业中最方便、最经济的解决方案,典型的传统led安置在能承受0.1w输入功率的包封内,其90%的热量是由负极的引脚架散发至pcb板,再散发到空气中,如何降低工作时pn结的温升是封装与应用必须考虑的。包封材料多采用高温固化环氧树脂,其光性能优良,工艺适应性好,产品可靠性高,可做成有色透明或无色透明和有色散射或无色散射的透镜封装,不同的透镜形状构成多种外形及尺寸,例如,圆形按直径分为φ2mm、φ3mm、φ4.4mm、φ5mm、φ7mm等数种,环氧树脂的不同组份可产生不同的发光效果。花色点光源有多种不同的封装结构:陶瓷底座环氧树脂封装具有较好的工作温度性能,引脚可弯曲成所需形状,体积小;金属底座塑料反射罩式封装是一种节能指示灯,适作电源指示用;闪烁式将cmos振荡电路芯片与led管芯组合封装,可自行产生较强视觉冲击的闪烁光;双色型由两种不同发光颜色的管芯组成,封装在同一环氧树脂透镜中,除双色外还可获得第三种的混合色,在大屏幕显示系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并可封装组成双色显示器件;电压型将恒流源芯片与led管芯组合封装,可直接替代5—24v的各种电压指示灯。面光源是多个led管芯粘结在微型pcb板的规定位置上,采用塑料反射框罩并灌封环氧树脂而形成,pcb板的不同设计确定外引线排列和连接方式,有双列直插与单列直插等结构形式。点、面光源现已开发出数百种封装外形及尺寸,供市场及客户适用。
led发光显示器可由数码管或米字管、符号管、矩陈管组成各种多位产品,由实际需求设计成各种形状与结构。以数码管为例,有反射罩式、单片集成式、单条七段式等三种封装结构,连接方式有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一位就是通常说的数码管,两位以上的一般称作显示器。反射罩式具有字型大,用料省,组装灵活的混合封装特点,一般用白色塑料制作成带反射腔的七段形外壳,将单个led管芯粘结在与反射罩的七个反射腔互相对位的pcb板上,每个反射腔底部的中心位置是管芯形成的发光区,用压焊方法键合引线,在反射罩内滴人环氧树脂,与粘好管芯的pcb板对位粘合,然后固化即成。反射罩式又分为空封和实封两种,前者采用散射剂与染料的环氧树脂,多用于单位、双位器件;后者上盖滤色片与匀光膜,并在管芯与底板上涂透明绝缘胶,提高出光效率,一般用于四位以上的数字显示。单片集成式是在发光材料晶片上制作大量七段数码显示器图形管芯,然后划片分割成单片图形管芯,粘结、压焊、封装带透镜(俗称鱼眼透镜)的外壳。单条七段式将已制作好的大面积led芯片,划割成内含一只或多只管芯的发光条,如此同样的七条粘结在数码字形的可伐架上,经压焊、环氧树脂封装构成。单片式、单条式的特点是微小型化,可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大多是专用产品。led光柱显示器在106mm长度的线路板上,安置101只管芯(最多可达201只管芯),属于高密度封装,利用光学的折射原理,使点光源通过透明罩壳的13-15条光栅成像,完成每只管芯由点到线的显示,封装技术较为复杂。
半导体pn结的电致发光机理决定led不可能产生具有连续光谱的白光,同时单只led也不可能产生两种以上的高亮度单色光,只能在封装时借助荧光物质,蓝或紫外led管芯上涂敷荧光粉,间接产生宽带光谱,合成白光;或采用几种(两种或三种、多种)发不同色光的管芯封装在一个组件外壳内,通过色光的混合构成白光led。这两种方法都取得实用化,日本2000年生产白光led达1亿只,发展成一类稳定地发白光的产品,并将多只白光led设计组装成对光通量要求不高,以局部装饰作用为主,追求新潮的电光源。
5 表面贴装封装
在2002年,表面贴装封装的led(smd led)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并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从引脚式封装转向smd符合整个电子行业发展大趋势,很多生产厂商推出此类产品。
早期的smd led大多采用带透明塑料体的sot-23改进型,外形尺寸3.04×1.11mm,卷盘式容器编带包装。在sot-23基础上,研发出带透镜的高亮度smd的slm-125系列,slm-245系列led,前者为单色发光,后者为双色或三色发光。近些年,smd led成为一个发展热点,很好地解决了亮度、视角、平整度、可靠性、一致性等问题,采用更轻的pcb板和反射层材料,在显示反射层需要填充的环氧树脂更少,并去除较重的碳钢材料引脚,通过缩小尺寸,降低重量,可轻易地将产品重量减轻一半,最终使应用更趋完美,尤其适合户内,半户外全彩显示屏应用。
表3示出常见的smd led的几种尺寸,以及根据尺寸(加上必要的间隙)计算出来的最佳观视距离。焊盘是其散热的重要渠道,厂商提供的smd led的数据都是以4.0×4.0mm的焊盘为基础的,采用回流焊可设计成焊盘与引脚相等。超高亮度led产品可采用plcc(塑封带引线片式载体)-2封装,外形尺寸为3.0×2.8mm,通过独特方法装配高亮度管芯,产品热阻为400k/w,可按cecc方式焊接,其发光强度在50ma驱动电流下达1250mcd。七段式的一位、两位、三位和四位数码smd led显示器件的字符高度为5.08-12.7mm,显示尺寸选择范围宽。plcc封装避免了引脚七段数码显示器所需的手工插入与引脚对齐工序,符合自动拾取—贴装设备的生产要求,应用设计空间灵活,显示鲜艳清晰。多色plcc封装带有一个外部反射器,可简便地与发光管或光导相结合,用反射型替代目前的透射型光学设计,为大范围区域提供统一的照明,研发在3.5v、1a驱动条件下工作的功率型smd led封装。
6 功率型封装
led芯片及封装向大功率方向发展,在大电流下产生比φ5mmled大10-20倍的光通量,必须采用有效的散热与不劣化的封装材料解决光衰问题,因此,管壳及封装也是其关键技术,能承受数w功率的led封装已出现。5w系列白、绿、蓝绿、蓝的功率型led从2003年初开始供货,白光led光输出达1871m,光效44.31m/w绿光衰问题,开发出可承受10w功率的led,大面积管;匕尺寸为2.5×2.5mm,可在5a电流下工作,光输出达2001m,作为固体照明光源有很大发展空间。
luxeon系列功率led是将a1galnn功率型倒装管芯倒装焊接在具有焊料凸点的硅载体上,然后把完成倒装焊接的硅载体装入热沉与管壳中,键合引线进行封装。这种封装对于取光效率,散热性能,加大工作电流密度的设计都是最佳的。其主要特点:热阻低,一般仅为14℃/w,只有常规led的1/10;可靠性高,封装内部填充稳定的柔性胶凝体,在-40-120℃范围,不会因温度骤变产生的内应力,使金丝与引线框架断开,并防止环氧树脂透镜变黄,引线框架也不会因氧化而玷污;反射杯和透镜的最佳设计使辐射图样可控和光学效率最高。另外,其输出光功率,外量子效率等性能优异,将led固体光源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norlux系列功率led的封装结构为六角形铝板作底座(使其不导电)的多芯片组合,底座直径31.75mm,发光区位于其中心部位,直径约(0.375×25.4)mm,可容纳40只led管芯,铝板同时作为热沉。管芯的键合引线通过底座上制作的两个接触点与正、负极连接,根据所需输出光功率的大小来确定底座上排列管芯的数目,可组合封装的超高亮度的algainn和algainp管芯,其发射光分别为单色,彩色或合成的白色,最后用高折射率的材料按光学设计形状进行包封。这种封装采用常规管芯高密度组合封装,取光效率高,热阻低,较好地保护管芯与键合引线,在大电流下有较高的光输出功率,也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led固体光源。
在应用中,可将已封装产品组装在一个带有铝夹层的金属芯pcb板上,形成功率密度led,pcb板作为器件电极连接的布线之用,铝芯夹层则可作热沉使用,获得较高的发光通量和光电转换效率。此外,封装好的smd led体积很小,可灵活地组合起来,构成模块型、导光板型、聚光型、反射型等多姿多彩的照明光源。
功率型led的热特性直接影响到led的工作温度、发光效率、发光波长、使用寿命等,因此,对功率型led芯片的封装设计、制造技术更显得尤为重要。
7 led发展及应用前景
近几年,led的发光效率增长100倍,成本下降10倍,广泛用于大面积图文显示全彩屏,状态指示、标志照明、信号显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汽车组合尾灯及车内照明等等方面,其发展前景吸引全球照明大厂家都先后加入led光源及市场开发中。极具发展与应用前景的是白光led,用作固体照明器件的经济性显著,且有利环保,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白炽灯,世界年增长率在20%以上,美、日、欧及中国***省均推出了半导体照明计划。目前,普通白光led发光效率251m/w,专家预计2005年可能超过3001m/w。功率型led优异的散热特性与光学特性更能适应普通照明领域,被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是led进入照明市场的必由之路。为替代荧光灯、白光led必须具有150—2001m/w的光效,且每im的价格应明显低于0.015/im(现价约0.25$/im,红led为0.065/im),要实现这一目标仍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研究,但克服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十分遥远的事。按固体发光物理学原理,led的发光效率能近似100%,因此,led被誉为21世纪新光源,有望成为继白炽灯、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之后的第四代光源。
8 结束语
国内led产业中有20余家上、中游研制及生产单位和150余家后道封装企业,高端封装产品还未见推向市场。目前,完成gan基蓝绿光led中游工艺技术产业化研究,力争在短期内使产品的性能指标达到国外同时期同类产品的水平,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月产10kk的生产能力,开发白光照明光源用的功率型led芯片等新产品。科技部将投入8000万元资金,启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注意终端产品,先从特种产品做起,以汽车、城市景观照明作为市场突破口,把大功率、高亮度led放在突出位置,它的成果将要服务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无庸质疑,产业链中的衬底、外延、芯片、封装、应用需共同发展,多方互动培植,封装是产业链中承上启下部分,需要关注与重视。
led的构造其实非常简单:一般来说,就是一个方形的二极管片装在一个塑料、树脂或是陶瓷底座的特殊环氧层中。处于半导体中心部位的电子可以通过传感原料,转换生成灯光,而封贴在“罩状”环氧层内的微型芯片,可以将灯光“映射”出来。典型led有两个插脚,一个长一个短。较长的插脚为阳极,或者也可以说是正极,短一点的插脚则是阴极。
不同尺寸及形状的led底座,与led芯片尺寸、芯片与环氧透镜之间的距离以及反射罩的形状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光线的观测角度。生产二极管芯片的化学元素互相结合,配合能源因素,可延展生成光子,决定波长,进而决定灯光的色彩。led从最初接近红外线的灯光,到最近的紫外光,目前已可以产生完全光谱的灯光。
一般来说,当使用单个芯片时,led的灯光就是单色的。当两个或多个不同色彩的芯片装入同一个环氧层时,就可以产生多色led。谈及到多芯片技术,三层芯片的多芯片技术还可以产生白光:当红光、绿光及蓝光这三种原始色通过正确的比例混合时,就可以产生白光。
封装在同一个环氧层中的红光、绿光及蓝光芯片可以个别控制,这样还可以产生不同的混色及其他纯色。如今,三原色led在娱乐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因为它能产生混合色彩及其他灯光效果。
食人鱼led
四个插脚设计的食人鱼led相对两个插脚的传统发光二极管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不管是振动还是碰撞都不会损坏led,也不会使它和电气插头断开。两个插脚设计的led应用在高度震颤的产品中时,非常容易断开。
食人鱼led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的低热阻。因为它的大型铅框设计,大多数食人鱼型穿孔led都被认定具有最低的热阻,而这也使它在高性能应用中,具有光明的前景。
led的使用寿命
led在一般说明中,都是可以使用50,000小时以上,还有一些生产商宣称其led可以运作100,000小时左右。这方面主要的问题是,led并不是简单的不再运作而已,它的额定使用寿命不能用传统灯具的衡量方法来计算。实际上,在测试led使用寿命时,不会有人一直呆在旁边等着它停止运作。不过,还是有其他方法来测算led的使用寿命。led之所以持久,是因为它不会产生灯丝熔断的问题。led不会直接停止运作,但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退化。有预测表明,高质量led在经过50,000小时的持续运作后,还能维持初始灯光亮度的60%以上。假定led已达到其额定的使用寿命,实际上它可能还在发光,只不过灯光非常微弱罢了。要想延长led的使用寿命,就有必要降低或完全驱散led芯片产生的热能。热能是led停止运作的主要原因。
据估计,led本身可使用成千上万个小时,但这并不能保证led产品也可以使用如此之久。错误的操作及工序就可以轻易的“毁掉”led。比如说,供应的电流高于生产商认可的尺度,led产生的灯光会更亮,但持续的热能也会缩短led的使用寿命。真正的led行家须对发光二极管的特性、固态照明的专门技术及工程技能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还需有足够的创造力。
从概念整合到深入应用,用TSN+5G实现确定性低延迟传输
国产最强骁龙821旗舰一加3T今日发布!价格2799元起
TIOBE公布了2020年12月编程语言排行榜
基于差分隐私的数据匿名化隐私保护模型研究介绍
芯华章宣布推出三款商用级别的开源EDA验证产品
LED封装结构及技术
4G网络广播模块SV-704UG
压敏电阻为防雷行业做出的贡献
LG电子首席执行官表示电动汽车转型将有助于刺激新增长
关于高通联芯的发展和介绍
投资加密货币ICO的利与弊
超声波振动筛谐振电源发生器设计
icmp报文和ip报文分析
MOS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应用
涨知识!iPad还可以运行Python代码
e络盟新增美光科技世界级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充半导体产品阵营
EMI滤波电路主要由哪些元件组成
日本加大研发飞行汽车力度,与Uber和波音等公司携手在十年内开发出飞行出租车
拾音器的概念分析和安装教程
小米曝MIUI 9启动仪式,好用的系统?多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