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自研芯片+台积电代工 两大挑战不容忽视

6月23日,在苹果公司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ceo库克宣布,未来苹果自行研发的arm架构处理器apple silicon,将取代英特尔芯片成为mac处理器,这在美国科技界和台湾供应链引起了震动。
苹果移动处理器多年来一直是市场上最快的处理器,有时在原始性能方面领先于android同类产品。但是在台式机上,apple自2006年以来一直依靠intel处理器。随着macs向apple芯片的过渡,这种情况从今年开始就发生了变化。
苹果ceo库克表示,配备apple silicon的首批电脑,预计在2020年底出货,全系列产品转换大概率两年时间。美国媒体分析,苹果自研芯片,好处和弊端都有:第一、这项变化的最大优势显而易见:苹果将完全拥有自己所有平台的硬件(iphone,ipad,apple watch,apple tv和mac),并将能够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定制。
但是,尚不清楚诸如thunderbolt 3(来自intel)的技术会发生什么。苹果不太可能获得英特尔的silicon thunderbolt许可。
第二、苹果致力于成为最佳芯片设计者。苹果公司在转向自己的芯片时强调的大多数优势都指其soc的独特,定制开发的功能。其中包括高效音频处理,低功耗视频播放,高级电源管理,高性能存储控制器,机器学习加速器,secure enclave,性能控制器,高品质摄像头处理器,加密加速,神经引擎,苹果gpu和统一的内存架构。
apple特别强调了使用自己的apple silicon的好处,例如使用神经引擎加速final cut pro任务。苹果gpu独特的tbdr设计也首次为mac带来了低内存图形架构,该架构已进行了优化,以使ios游戏能够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
第三、苹果是台积电的最大客户,据传苹果考虑要台积电为iphone12提供最尖端5纳米芯片,英特尔要到明年才会开始制造技术稍微落后的7纳米芯片。
还有一个好处,苹果表示,原生应用软件是final cut prox和logic pro早已在apple silicon处理器顺畅运作,iphone 和ipad也可以在mac上运作。
弊端也是如此明显。
第一、新架构的副作用不容小觑,iphone和ipad应用程序能否在新的mac上运行。
ios和ipad os程序将在新mac上本地运行。这使mac用户一口气获得了数百万个新应用程序,使mac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平台。在没有此硬件的情况下,如何在mac上实现特殊的硬件功能,如多点触摸手势,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和指南针(特别是在ios游戏中通常用作控制功能)是如何尚不为人所知。
第二、arm新架构能否全面代替英特尔内核?
英特尔内核扩展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据说不是所有的intel命令都可以转换为arm体系结构。开发人员报告了对无法翻译的所谓avx,avx2和avx512矢量指令的限制。使用这些指令的英特尔程序将完全无法运行,或者运行速度会大大降低。
英特尔自己的x86核心处理器还结合了其中某些功能的专有版本,包括该公司自己的集成gpu和媒体处理逻辑。苹果公司希望从英特尔的core封装升级到自己的soc设计,这表明苹果认为自己的芯片更好。
苹果显然希望可以自主定制,发挥系统级芯片的最大优势。苹果公司不只是随意从“ x86迁移到arm”,而是使用其自定义芯片工作来增强其mac的性能,功能和深度集成。苹果公司希望使用其自己的定制芯片,而将其“转移到arm”是一种副作用。到目前为止,苹果仅限于在其intel macs中添加诸如t2的辅助芯片,以处理诸如touch id和touch bar之类的自定义功能。
本文资料来自于macworld和cnbc,本文整理发布。

极智嘉、顺丰供应链携手共赢,首个智能物流合作项目本月投入运营
可绕过EUV量产5nm!佳能CEO:纳米压印设备无法卖到中国!
AM Mini-LED显示技术及封装胶水工艺
三星Galaxy A8s搭载了高通骁龙710处理器现在已正式发布
紧凑型解决方案使用USB电源运行设备并同时为其电池充电
苹果自研芯片+台积电代工 两大挑战不容忽视
三轴MEMS加速度计ADXL362的主要特性及应用方案分析
英飞凌公布最新财报 2009第三季度利润大幅增长
互联网医疗行业未来战局或是阿里健康的布局逻辑
智能家居搭配无线射频,将碰撞出什么火花?
一种新型的LED屏获取显示数据方法
AI是如何来检测贫血的
中国移动2018年实施“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 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8专项行动
工信部:已开始制定移动支付标准
ntc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
爆英特尔拟出售内存芯片业务,接盘者或将是SK海力士
DC/DC变换器数据表:计算系统损耗
智能家居及心脑健康监测中的传感器技术应用
LDO稳压器LT3072具有两个低噪声通道和超快负载瞬态响应特性
30万就能买特斯拉?如果真的国产,特斯拉在国内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