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未来如何

在人类刚需的衣食住行四大领域中,相较于新零售之于“衣”、本地生活之于“食”、移动出行之于“行”,“住”因其相对复杂性成为了最后一个全面拥抱智能化的领域。
5g的商用落地,为不温不火的智能家居再次注入一针强心剂。
过去五年,智能路由器、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家居的入口争夺之战一直延续至今。
市场数据则更为直观地显现出了智能家居行业的炙手可热,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三年内市场将保持21.4%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这一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5800亿元,万亿级市场前景触手可及。
放眼全球,科技巨头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智能家居这块肥肉,毕竟,正如pc之于互联网、智能手机之于移动互联网,一旦成为入口,就意味着掌握了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的流量。
群雄并起
6月以来,智能家居之战愈演愈烈。
不久前,中国电信刚刚举行了智能家庭生态合作大会,向腾讯、华为等产业链合作伙伴派出3000万台订单。6月11日,小米旗下智能电器品牌——米家第二次公开亮相,小米一口气推出了四款智能家居新品。
6月12日,苏宁发布全新biu+生态战略,并宣布biulink全面升级到2.0。此外,美的和海尔等传统家用电器厂商,也先后宣布了自己的智能家居战略。华为也将进一步推进智能家居布局。
因为智能家居同时兼备了应用场景落地强、流量城池巨大、使用频次高、开发潜力无限等特性,不同来路的玩家们不约而同地转战来到了这片有着巨大市场潜力且亟待开发的蓝海,赛道显得异常拥挤,竞争变得白热化。
从目前来看,智能家居参赛者大致可分为3类。
一是以美的、海尔、格力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在行业产能过剩、成本制造优势流失、用户消费行为改变等危机之下,传统家电市场表现愈发低迷,家电企业们积极向智能家居转型,拥抱人工智能实现自救和破局。
二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线上流量趋向饱和,他们都需要尽快找到新的流量入口提升未来的价值。
三是以小米、华为、联想等为代表的硬件厂商。全球pc和手机都已经到达了市场容量的顶点,他们也需要找寻消费电子业务增长的新领域。
但是到目前为止,多数智能家居只能做到各个家电之间生硬联网,真正能够完美实现智能家居体验落地的,寥寥可数。
按照行业发展阶段划分,智能家居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单品连接,这个阶段涌现了非常多的单品,这类单品更乐意被叫做智能硬件而非单品。
在智能单品时代,小米是佼佼者。小米先后推出了小蚁摄像头、小米门窗磁、小米报警器、小米音箱、小米灯泡。这个阶段智能家居的粘性是非常低的,最开始的新鲜感会在使用几次之后慢慢消失。
常见的单品有:智能灯、智能门锁、智能音箱、智能插座、智能冰箱、智能窗帘、智能洗衣机、智能空调、智能插座、智能电饭煲、智能扫地机器人。
目前的智能家居已经物物联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企业整合自己旗下所有的单品,使得各产品之间能够联动。比如当智能门锁正常打开后灯自动亮起、窗帘自动关上之类。
除了企业自身整合外,智能家居的集成商可以利用某个企业的开放平台,将其它第三方产品整合到该企业的平台中,并未最终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联动场景。这个阶段在某些厂商、集成商的努力下,达成了部分物物相连。
比如a厂商下的所有单品都能够集成到某个app下,或者某个集成商能够将多个公司的产品整合到一个系统下。前者以小米为主的,它的app能够控制小米旗下大部分单品。后者是以欧瑞博、control4等厂商的集成商为代表,将他们旗下的单品和其它公司的单品整合到他们开发的系统中。
未来第三个阶段,根据统一的标准,使各企业单品能相互兼容,目前还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即a公司的网关能够控制b公司的灯,c公司的传感器能够指挥d公司的扫地机器人打扫卫生。
这个阶段是要求万物互联,真正的连接,不是依赖于某个集成商或者某个厂商,而是通过某个协议完成了万物互联。
目前并没有一种通用的协议或者平台能够完成万物互联或者智能家居产品的互联。
冰火两重天
目前国内的智能家居市场是两极分化:智能家居厂商这边是热闹非凡,地产公司、家电公司、互联网公司和ai公司纷纷进入到这个行业;但是消费者这边,却冷清了很多。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欧美国家智能家居的渗透率已超过35%,日本和韩国的渗透率超过25%,而在中国,这个数字还未达到5%。
所周知,硬件产品的购买决策途径比互联网产品的购买决策途径长和复杂,而且一旦选择某个硬件之后替换成本非常高。这导致了客户在选择智能家居产品时,面临的决策复杂度非常高。
这些并非是能够通过市场引导和教育能改变的,哪怕很多公司都提供了智能家居样板间,但依然很难提升成交率。
另外一点,智能家居产品的售价目前依然非常高。
国内产品的价格尽管不高但整体价格不低,进口产品单价高整体价格更高。这个原因也变相导致客户的购买欲下降,导致智能家居变为部分人群的玩物。
销售渠道也进一步限制了智能家居走入寻常百姓家。国内有一些智能家居产品是借助互联网渠道销售,普通消费者能够接触到的机会不多。
此外,通过网络测评了解到的产品信息与真实产品体验存在较大差距,这让很多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产品的了解犹如隔空望月,看得见、摸不着,所以购买意愿相对较低。
消费者不买账的另外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心智中的智能与市场提供的智能相差甚远。比如很多小区都配置了门禁、可视对讲、电梯控制系统和停车管理系统,然后标称自己是智能小区。
这些离消费者心目中的智能家居相差甚远,导致消费者心里已经先入为主认为智能家居就是个幌子。浑水摸鱼的“李鬼”层出不穷,使得用户体验普遍不理想,智能家居行业亟待去伪存真。
未来还在路上
随着5g牌照落地,垂直应用领域风起云涌。毫不例外,智能家居这个蕴藏数万亿的市场也正在浮现。
毋庸置疑,以智能场景为入口,智能产品为触角,从各个方面获取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数据分析,并与第三方的服务商对接,最终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线下服务。这是当下的家居品牌所追求的。
然而与其仰望,5g普及后智能家居的无限前景,不如细看当下各路智能家居企业抢占入口的现状。毕竟,智能家居的整个生态包含太多的环节,各个企业的擅长之处不尽相同,未来智能家居的入口或许会向着多元化发展。
经过5年,产品的竞争会慢慢回到“为用户提供更多便利”的本质,类似手机控制冰箱这种伪需求会被遗弃,而晚上起床自动开夜灯、行动不便人士声控开关等、按门铃后带屏音箱显示来访者等实用功能将更多地被挖掘。
值得欣慰的一点是,相比五年前动辄“颠覆时代”,现在头部创业者也多了几分谨慎,他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发展仍在处于早期,但对未来抱有耐心。

联想手机重新出发 不断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
主链与侧链的双向桥接网络怎样去构建
普洛帝便携式颗粒计数器应用介绍
何将ArduinoUNO连接到任何NMEA-0183设备
申矽凌电子CTF230X系列芯片助力WiFi市场换代
智能家居的未来如何
由电力驱动的垃圾车将在全美多个州正式登场
国家电网正式发布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白皮书2019
三相温升大电流测试仪助力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以日本电信业发展来看3G时代运营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二倍压电路原理分析
通用汽车与Wolfspeed达成战略供应商协议,在通用汽车未来电动汽车计划中采用SiC
机器视觉赋能产线优化升级,打造“5G﹢工业互联网”
强势应对海量数据,内存分析放大招
AutoAir 自动驾驶汽车联盟的 5G 蜂窝测试基础设施正式启动
PLC梯形图定时器该怎样编写?
摩尔线程MTT S50 MTT S80与飞桨完成I级兼容性测试
青海“绿电9日”是我国能源转型的浓缩
LVDT位移传感器的优点
三星Family Hub 2.0 及智能嵌入式家电于 CES 2017 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