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迪至尊极速固态移动硬盘评测 到底怎么样

移动硬盘,拥有远大于普通u盘空间的移动存储设备,内部一般采用磁盘存储数据,并通过一个读写头对磁盘上的数据进行读写操作,这也就是我们电脑中的机械硬盘工作方式。可机械硬盘有个致命问题,抗震能力差,稍有倾斜,就会对硬盘中的磁盘表面造成划伤,进而导致硬盘内的数据损失。而移动硬盘的使用场景就是便携式的场景下使用,使用场景稳定要求较高的机械硬盘和便携式设备,这种组合凑成了移动机械硬盘,这种尴尬的产物。恩~个人看法嘛。
如果说想要个大容量存储设备又能便携移动使用,个人认为固态硬盘是这个场景下最佳的选择。但目前市面上主流移动硬盘还是机械硬盘,想要自己购买硬盘盒去组装一个移动固态硬盘太麻烦,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硬盘盒本身会不会对读写速度造成瓶颈,数据线供电是否足够,普通数据线会不会造成瓶颈等等,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这次就拿到一个好东西,由闪迪生产的固态移动硬盘,这个移动硬盘应该就能解决我的顾虑。
这可是是量产品牌货哦。
外包装是闪迪产品的一贯风格,红黑包装,正面产品图,背面性能参数。值得注意的是,外部包装上标识着拥有ip55防水等级,这意味着直接用水清洗都是没有问题的。防水功能在硬盘上比较少见,作为一款固态移动硬盘,这种设计将固态硬盘优势发挥到极致。
将包装拆开,硬盘被纸壳托住,随机赠送的配件只有一根type-c转type-c数据线以及一个type-c转usb转接头。移动硬盘本体的大小和外包装上的产品图大小一致。长95mm,宽50mm,厚9mm,质量只有 非常小巧,完全颠覆了原有移动硬盘的概念。如果说你对这个大小没有概念,那实际和一款2280 m.2固态相比,也只比它大一倍而已。 考虑到大小,容量,速度以及时适用性,这款移动硬盘是在是太小了,如果以后用上了qlc 3d nand的颗粒,体积不变,容量更大,想想就兴奋。
硬盘本体的外观配色算是闪迪红黑经典配色,那为什么说“算是”呢,因为这硬盘并不是纯黑色,实际是颜色较深的墨绿色,和外包装上的图片略有出入,正所谓“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硬盘只有正面的“洞洞板”采用塑料材质,背面以及侧面均被厚厚的橡胶包裹,能起到很好的防摔防震效果。
右上角设计有红色的挂绳孔能,按照官方宣传图理解,能够直接将硬盘挂在包上,戴着硬盘出去野营,毕竟这硬盘防水防震,一般的户外运动和雨水都不会给这款硬盘带来伤害,扩大了硬盘的适用范围。
由于这款移动硬盘是固态硬盘,不同于传统的机械硬盘,想要达到固态硬盘该有的速度,数据传输这一块不能成为瓶颈,所以闪迪将接口设计成type-c接口,并大幅增加线材的直径至5mm,比常规usb数据线宽一倍,使得线材能够支持更高速的传输。
赠送的type-c转usb转接头质感还是不错的,但有个槽点,在type-c转usb转接处有固定接口方向的缺口,这使得转接头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向转接,这样一来type-c双面可插的特性就这样失去意义了
说了这么多外观设计,这些主观因素,接下来就进行速度测试,毕竟抗震,小巧这些都是固态硬盘的物理特性,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最明显的差距在于传输速度。
测试平台使用i7 8700k(默频)搭配华擎z370taichi主板进行测试,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接口瓶颈给测试带来的误差,不适用转接头,直接用type-c接头连接主板背部的type-c接口进行测试。
先用最常见,也是最直观的as ssd benchmark,crystaldiskmark进行测试。
测试的结果和宣传中的550m/s连续读取保持一致,其中crystaldiskmark测试的连续读取速度甚至达到560m/s(两边差异来自软件测试方式不同造成的)而且连续写入速度可以说是和读取速度保持一致,在数据上看得非常舒服。即便是把4k随机读写考虑进去,这个成绩也是完全符合固态硬盘的定位。
之后我们使用atto disk benchmark对这款固态硬盘的io口进行下测试,这款软件通过顺序方式进行测试,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可以来看一看这款产品的对于不同文件大小下的读写会有怎样的表现。
测试的结果与之前得出的结论保持一致,速度最高560m/s左右,即便是不同大小的文件,依然能够保持读写基本一致的特性。
虽然说无法通过拆解和软件方式来获取颗粒信息,但根据价格(512g售价999)不难猜出是采用tlc颗粒。tlc硬盘为了保证速度往往会使用slc cache技术,模拟slc缓存,让一定大小的文件能够以相对高速情况进行复制。这里使用hd tune进行测试,但测试文件的大小达到10g,并采取随机数据模式。
根据测试结果,当写入的文件大于5.5g左右后会有个明显的降速过程,也就是闪迪给这块移动固态硬盘设定了5.5g左右的slc cache空间,在slc cache空间用完后速度会降低至400m/s左右。不过作为民用移动固态硬盘,日常拷贝文件很少会遇到这么大的文件,一般使用基本不会用完slc cache空间,使用体验基本可以保持一致,基本不会出现突然降速的情况发生。
这里我准备了数个大型iso文件进行测试,主要是测试硬盘在连续写入时的温度以及实际复制速度,总文件大小超过50g,使用fast copy进行复制,源文件所在盘是在一个nvme固态,不会给测试造成瓶颈。
52g的大型文件,总共用时3分43秒完成,平均复制速度在233m/s,复制过程温度最高才52度,相较于未读写状态,温度仅相差6度,硬盘外壳也略有温热感,温度主要集中在硬盘右下角的type-c接口处,发热情况可以说控制的非常不错。
如果是以目前适用范围来看,闪迪极速移动固态硬盘是一款极具竞争力的移动存储产品。由于原机自带type-c接口,适用现在的所有type-c接口的手机,而对于现在一票超薄本来说这种接口可以说是救世主级别。现在很多超极本usb接口数量极少,甚至没有,为了节省空间都改用雷电接口代替,如果需要使用到usb接口的设备,只能不断的插拔更换设备或者改用拖油瓶(接口拓展无)而这款移动硬盘正好完美适用这个场景,减少usb接口的占用,给别设备空余出更多的接口,使用雷电接口还能降低带宽给固态硬盘性能造成的限制,可谓一举两得。
使用固态硬盘代替原来机械移动硬盘是必然的事,只是需要点时间让固态硬盘的容价比进步一提高,并让市场慢慢给机械硬盘慢慢退出市场的时间。现在闪迪提前给我们展示出未来移动硬盘的雏形,拥有超快的速度,绝佳的体积,以及绝佳的适用性,这类产品势必改变我们队移动硬盘的认知。

华强LED网倾力打造 国内首家LED标准产品库
干式变压器有几种保护_干式变压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及保养方法
Fluke 902真有效值交直流钳形表的功能及特性分析
风河与Digi International合推Intel架构新型态云无线M2M方案
X-Ray检测设备在LED生产中的应用
闪迪至尊极速固态移动硬盘评测 到底怎么样
Qorvo新型PAC5556电源应用控制器的特性分析
长城WEY-VV5:20万的产品售价13万,CRV和途观都闻之胆寒的SUV!
日本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动向
HarmonyOS 中的几个自定义控件介绍
原理图设计阶段如何考虑静电防护设计
太空总署正准备以ARM处理器核心设计作为其下一代太空电子元件的基础
工业主板可以用于哪些医疗仪器?
我国三大运营商已经正式推出了5G套餐
为何TWS耳机采用磁吸pogopin充电方案
盐雾试验箱的安装方法及试验方法
植物病虫害诊断仪的检测原理是怎样的
XMG推出蓝天模具笔记本电脑,搭载AMD锐龙 R9 3900处理器
重庆万州首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传感VCSEL芯片在威科赛乐公司下线
如何使用MAX17201/MAX17211评估板完成m5 EZ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