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MCU行业一场全新的战事正悄然打响

尽管2020年消费电子市场的变幻莫测,让不少半导体企业在供货问题上“手忙脚乱”。但工业场景得益于刚需性强、增长稳定的特性,也成为了疫情之下全球各半导体厂商不可多得的业务增长极。随着后续疫情防控需求的持续发酵,加之中国国内新基建大潮的澎湃汹涌,越来越多工厂自动化以及数字化应用落地无疑将催生海量的工业mcu使用需求,未来数年工业mcu市场增长势头或远超以往。对于常年深耕中国市场的国际抑或是立足本土的国产品牌们来说,一场全新的战事正悄然打响。
缺货、涨价、交期延长,已成为2020年半导体零部件市场的“主基调”。在各路终端需求被持续抑制半年之后,2020年下半年,市场怦然爆发,虽引得业界元器件供应商们“举杯欢腾”,但其所释放的巨量需求,却使得不少半导体供货商们一时间“手足无措”,压力也进一步向整条供应链蔓延,这也迫使不少代工厂正寻求各种方式尽可能的提升产能,以求为2020年添彩、为2021年造势。
作为这波“涨潮”背后的高权重增量,mcu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如今也大规模出现交期延长、缺货的局面。比如2020年11月,国际知名分销商商富昌电子就在《q4市场行情报告》中表示,部分厂家的高端器件产品(mcu)交期从正常的8周延长到15到25周左右,2020年四季度预计部分产品交期拉长,产品价格上调。且目前,由于国内32位高端mcu市场被st、赛普拉斯、瑞萨等国外大厂垄断,而目前包括英飞凌(赛普拉斯)、nxp、st、瑞萨等在内的厂商均出现交期延长的情况,比如st的mcu交期已经到了30-40周。
的确,对于st这样的mcu“巨鳄”来说,2020年既不平凡也是“强增长年”,特别是工业mcu业务,st在2020年的出货增长可谓一季更比一季高,意法半导体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曹志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st在传统的工业领域有很多产品线,mcu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产品线。在过去一年,其实mcu领域50%的出货量是给工业客户做工业用途的。st的出货量每个季度都在上升,特别是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从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更高的高峰会在第四季度。”
而这背后,是疫情鼓动下,工业市场对智慧化转型衍生出的各类应用创新升级的强烈需求,曹志平告诉记者:“2020年市场对于整个工业化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一些远程控制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这也符合st的战略,即smart industry(智慧工业)。任何自动化的应用,无论是过去没有带电但现在要带电,抑或是现在带电而明天则需要联网的部分,都需要mcu。st在过去这么多年,始终都在开发更合适的mcu来满足未来工业应用。我们的需求来自于我们广大的客户,这些客户对于工业消费电子、传统工艺控制领域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所以,我们整个出货量在2020年后面三个季度都会高于以往任何一个季度。”
同样是深耕工业市场多年的国际半导体巨头,2020年工业市场的增长也让ti的mcu业务斩获颇丰,德州仪器c2000工业市场产品线经理吴健鸿告诉记者:“比如针对红外温度计和电动面罩等医疗设备以及用于工厂自动化的电机驱动器等其他领域的需求增加。同样,与5g部署相关的其他关键工业领域,如通信电源、云服务器电源和绿能电源(如太阳能),在2020年也得到了更多支持。ti具有品类齐全的mcu产品系列,不仅包括无线通信和实时控制等功能,还可满足不同工业市场(如电网基础设施、工厂自动化、电机驱动、医疗、楼宇自动化和电力输送)对各种mcu的需求。”
不过,面对这种需求端的突发性暴涨,即便是浸淫行业多年的半导体大厂,在供货方面也都面临不小的压力,曹志平告诉记者:“2020年的供应问题确实是一大挑战,这是非常特别的一年,上半年中国其实是最早受到疫情影响的。在疫情影响下,很多市场人士、产业人士对于未来市场走向也产生了一些迷茫,对未来的判断可能也是偏保守的。但最终人们发现,在疫情影响下,反而对于自动化或者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方面相关需求也比以前出现了更加速发展的趋势。其实最终人们发现,疫情反而对自动化和数字化提出了更多需求。比如说云计算,视频会议,电商,反而出现了比以前正常年份更快的增长速度,都出现了很多与大家最早预期不一样的节奏变化,这部分变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去年突然对半导体解决方案超出以往正常年份更快的增长趋势。”
面对这波“大考”,抓住机遇、灵活机变,就成为了很多主流mcu大厂的战略,吴健鸿也表示:“2020年这个不同寻常的一年,在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保持灵活性尤为重要。今年,半导体行业的需求波动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话题。ti的内部制造流程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我们的供应需求。我们还通过密切关注工业市场,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
与其他公司相比,2020年在通用变频器、伺服控制、plc、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细分市场耕耘的瑞萨电子增长相对稳定,瑞萨电子中国mcu事业发展部高级经理谭绍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mcu供货和产能目前保持稳定,无大幅度波动。工业类市场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瑞萨电子计划于2021年推出更多的,针对工业类应用的mcu,包括电机控制的rx和ra新系列,以及工业以太网应用的rx72m-l高性价比的产品,帮助客户更快更好地升级换代、推出产品。除此之外,还将基于mcu来开发出适合具体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或参考设计,提供软硬件开发支持。”
但从整体来看,这波市场变动势必对工业mcu的供货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对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也是一大难得的考验,需要各主流供应商在产能调配、资源供给以及客户取舍等多个层面下一番功夫。除此,市场也应看到“需求”过旺背后存在的隐忧,尽管当前工业mcu市场整体增速一片向好,但在当今全球局势下,一方面,供应链也需时刻警惕大环境突变或市场航向突转引发的各类风险;另一方面,也需预防可能性的供过于求问题。纵然,很多因素并非供应商方面可控,但时刻保持与真正有需求的客户之间的互动进而把脉真正的市场刚需,至为关键。


中国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区域发展评价报告2019
雅安人社局携手浪潮云海OS打造“掌上社保”,实现“群众少跑腿”
下代小米MIX系列或将首发全新MIUI13系统
基于LT3032的双稳压器电路
我国能源互联网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已取得了长足进展
全球MCU行业一场全新的战事正悄然打响
直线电机3D打印按摩枕受热捧
7nm工艺的挑战:江丰电子已掌握7nm工艺溅射靶材核心技术
英特尔奔腾银牌 N6000 曝光:四核 / 睿频 3.3 GHz,Gen 11 核显
全球较有代表性的十大AI治理事件回溯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
电源管理ic芯片是什么
可穿戴设备、手机以及平板等产品将配备华为的鸿蒙系统2.0
担心空调直吹?体验海尔智家旗下Leader空调:靠场景解决
Tektronix泰克THDP0100差分探头参数
仿生无人机研发热潮不断,何时开启商用?
VESA推出下一代DisplayPort标准 提升4K以AR/VR分辨率
给AI时代装配“新大脑”:数据密集型超算带来了哪些变革?
减少人为错误的机会:用于模拟接口的超级放大器和滤波器
网络时钟同步有哪些要求?如何在5G网络中测试时间与时钟同步?
微雪电子Zero AlphaBot2配件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