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发展成本不断上升,厂商仍不忘初心大步向前,成绩斐然。如今中国ic产业进入阶级分水岭,分为了“有产者”和“无产者”。尽管前方困难重重,但整个行业在方面都得到了指数式的增长。
集成电路的成功普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ic制造厂商能否持续改善性能、增加功能。随着主流cmos工艺的理论、物理和经济趋近极限,降低集成电路的成本(按功能或者性能计算)与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晶圆制造工艺息息相关。
设计和制造的较量 ic分为有产者和无产者
ic设计和制造厂商在这方面也煞费苦心,比如:缩小特征尺寸、引进先进材料和改善晶体管结构、扩大硅晶圆直径、提高晶圆厂产能、提高工厂自动化程度、电路和芯片三维集成、先进的ic封装和调整系统驱动的设计方法等。
对于逻辑工艺方面, 各公司选择最先进的工艺来制造高性能微处理器、低功耗应用处理器和其他使用14nm 和10nm 的先进逻辑器件。各家晶圆代工厂商工艺更加多样化,而且各家标准不一,这就给公平有效地评估不同厂商的工艺造成了困难。而且,每一代主要的工艺节点之间的衍生版本和改进版本越来越常见,例如10nm和14nm之间的12/16nm工艺就是一个过渡性半代工艺节点。
回首过去的五十年,尽管前方困难重重,但整个行业在ic技术的生产率和性能方面都得到了指数式的增长。但现在,保持这种指数级增长趋势变得越来越困难,各种限制也越来越严格:缩小特征尺寸, 增大晶圆直径, 良率提升等方面均逼近物理或同级极限,通俗地说都有经济限制。因此,在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解决问题之前, ic公司还得继续从现有工艺中寻找剩余价值。
不断增长的设计、制造挑战和成本将ic产业分为了“有产者”和“无产者”。在1999年6月的mcclean report更新版中, ic insights 首先提出了“倒金字塔”理论。当时报告指出, ic行业正处于一个新时代的早期阶段, 戏剧性的重组和变革是大势所趋。各种集成电路产品部分的市场份额构成变得“头重脚轻”, 占有有力地位厂商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几乎没有留给剩余竞争者的空间。
高通扩展骁龙计算生态系统 基于AMD RDNA 2架构的GPU推出
高熵微区互锁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什么是等效电路模型?等效电路元件有哪些?
SystemVerilog的覆盖率建模方式
政策赋能 深圳坪山区科技产业规划及发展概况
设计和制造的较量 IC分为有产者和无产者
小米6跑分超110万?鲁大师官方:网友PS的图片
夏普最快一季度量产OLED 并推出OLED屏智能手机
示波器怎么测电流波形 示波器可以测量哪些物理参数
细分市场科普:光伏产业中的温度传感器
为什么智能电表电费降低,用电量却提升
瑞丰光电RGB实力赋能户外屏显
PCBA功率最大化的方法:并联使用阻抗
基于labviewFPGA数据传输技术
百度华为合作致力于打造聪明的AI手机
华为WatchGT已在美国亚马逊上售罄 售价为199.99美元
AMD邓元鋆:互联新时代 精彩“芯”生活
网络分析仪的应用和维修选型维护
百度第六代无人车成本仅行业十分之一 李彦宏:打车便宜一半
亿源通在2023光博会展示用于小型化EDFA的Hybrid混合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