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拉电流和灌电流这两个名词我们听了很多,源电流和灌电流一般在集成电路中使用,例如mcu、数字信号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今天我们就详细说说拉电流和灌电流电路原理以及构成。
1.拉电流 所谓拉电流就是提供给外部电路的电流能力,目前最新的mcu和dsp的输出引脚一般具有 4ma 至 16ma 的输出电流能力,在某些集成ic中,输出电流能力是可配置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4ma、9ma 等拉电流。
下图显示了拉电流的方向,拉电流具有向外输出的方向。该电流通过内部电路流向电阻器r1和晶体管q1等外部电路,两个晶体管q2和q3的公共基极加高电平时,pnp晶体管q3将截止,只有npn晶体管q2饱和导通,电流将流出端口向外输出。
比较重要的是不要超过ic可以输出的最大电流,以免损坏ic端口。有些刚接触拉电流的新手可能会误认为拉电流是恒定电流源输出,认为拉电流是器件的唯一输出电流值,并且不能变化,假设指定的拉电流为 4ma,设备只会将电流钳制在这个水平,这是错误的理解,根据上图,q2晶体管将饱和,然后电流将仅受电阻r1的值限制。因此,必须仔细选择 r1 的大小,以免超过规格书规定的拉电流,实际工作时拉电流计算如下:
由于q2晶体管饱和,vcesat 的值被忽略,公式将推导为:
为了提高设计的可靠性,isource 的值必须小于规格书指定的拉电流,最好使最大输出电流应力不超过规定值的80%。
2.灌电流 灌电流其实就是输入电流,下图展示了灌电流的方向。当 q2 和 q3 上施加的基极电压较低时,上部晶体管将截止,下部晶体管将饱和导通。pnp 晶体管q3将饱和导通,电流 isink 将从 vcc 流向 r2,然后流向 ic 引脚。isink 的计算值必须小于规格书中的规定值,以防止端口过流损坏。
忽略 vcesat,公式变为:
同样为了提高设计的可靠性,最好使最大灌入电流应力不超过规定值的80%。
在上图中,ic 引脚的配置是漏极开路,这就是需要电阻 r2 的原因,如果引脚配置为推挽式,则不需要 r2。对于上图,当使用推挽时,灌电流不是问题,因为没有来自外部的电流路径,流过 pnp 晶体管的电流只是来自上 npn 晶体管的漏电流。
美媒狂赞华为MateX可折叠手机 称设计精美与所设想的折叠模式非常接近
dos命令怎么删除文件
中芯国际取得重大成就,14纳米芯片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一文看懂NB-IoT技术
谈谈汽车连接器线束行业的趋势和挑战
拉电流和灌电流电路原理以及构成
AGV小车能够带来哪些好处
芯旺微布局超低功耗和高性能MCU 近日完成A轮融资
22万亿智慧养老市场即将到来 家庭安防单品将迎来良好市场
华为平板M6价格公布 售价1999元起
华为专利--触控感应边框:隔空使用手势操控智能手表
开关电源积分电路识图方法
智慧城市的新风口怎么变得如此受欢迎
1000匹马力野兽来了!Lucid Motors豪华纯电动汽车开始预售
Google的reCAPTCHA服务试图验证您是人类还是机器人
基于人工智能的交易系统是怎样的
FAB工艺流程入门
小米触控音箱评测 到底怎么样
原生安卓,诺基亚9王者归来
AAIH联盟正式成立,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