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激励发光材料可将短波长的激发光能量储存在基质陷阱中,并在长波光子如近红外光的激励下发射短波光子,广泛应用于辐射剂量计、红外成像、信息存储和发光涂料等技术领域。
近红外光具有深层生物组织穿透、无背景荧光干扰和对生物样本损伤小等优点,因此近红外光激励纳米发光材料有望作为一类新型的荧光探针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是如何控制材料的陷阱深度和密度来研制出发光性能优良的光激励纳米材料是其生物应用的前提,也是该领域的一个技术挑战。
据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消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功能纳米结构与组装重点实验室陈学元团队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创新国际团队以及副研究员郑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中科院青促会和海西研究院春苗计划等支持下,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高温共沉淀法合成单分散、形貌粒径均一的cas:eu2+, sm3+光激励纳米晶(图1)。
图1 近红外宽光谱响应cas:eu2+,sm3+光激励稀土纳米荧光标记示意图(chem. sci.封底)
研究团队通过荧光光谱、余辉光谱、热释光谱和光激励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陷阱分布、充放电过程以及光激励发光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图2)。
图2 cas:eu2+,sm3+光激励纳米荧光标记材料: a) 光励激发光谱, b) 功率依赖发射光谱, c) 发光强度与功率依赖关系, d) 光激励荧光衰减曲线, e) 光激励荧光响应曲线, f) 发光机理示意图
研究表明,sm3+的掺杂增加了材料的陷阱深度,显著提升了纳米晶的光激励发光性能。经过热处理去除表面和晶格内部的缺陷猝灭中心,该纳米晶在650nm具有较强的eu2+的光激励发光,且在近红外800-1600nm的宽谱段都有很好的光激励响应,其光激励持续发光时间大于2h,980nm的激励光阈值功率密度小于10mw·cm-2。
该纳米晶经生物素化两亲性磷脂分子包覆可作为光激励荧光纳米探针,用于生物素受体过表达肿瘤细胞的靶向荧光成像。该工作为发展高效的近红外光激励稀土荧光纳米探针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光激励稀土纳米探针在无背景荧光生物检测与成像领域的新应用开辟了方向。
磁性开关工作原理_磁性开关的两种工作原理_磁性开关两线如何接线
Mobileye® EyeQ5™深度学习效能优于NVIDIA Xavier
低功耗线性降压电路
惠更斯超表面在天线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应用前景
IC淘汰赛上演 上游设备商掀客户大战
红外光激励纳米发光材料有望作为一类新型的荧光探针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现场六小时完成真空泵轴磨损维修工作
帝奥微推出四通道120mΩ的智能高边开关DIA74H120
物联网安全的最新趋势分析
圆柱锂电池各种型号分类
5G终端百花齐放 华为首个智慧屋亮相MWC
激光器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中的应用
美设计出可用于光学数据连接的微型激光器
冲片机的安全操作规程_冲片机的使用方法
全硬件视频处理引擎简化视频系统设计
数字孪生模型编辑器为什么值得推荐?
银锌电池寿命短的原因
AGV和AMR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荧光灯电子镇流器基础知识
电容相关应用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