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车看灯,读秒数通行。现在是灯看车,读车数放行。”
在北京海淀区上地三街,在ai算法的帮助下,路口交通管理实现了实时在线决策和信号配时优化。上地三街这个过去著名的拥堵点,现在车流主方向(东西方向)平均延误减少15.2%,平均车速提升了15%,支路的平均延误时间降低了10%~20%。
其实,这只是华为云普惠ai智能变革的冰山一角。如何让ai像电力、互联网一样,成为各行业企业的基本生产力,一直是华为云的目标。在普惠ai的道路上,华为云有什么独特的心法?借2018高交会契机,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向趣味科技详解了华为云的普惠ai之道 。
ai要落地,先拆除三大门槛
2015年兴起的这波ai浪潮,与以往ai浪潮的最大区别就是ai技术开始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与生活,帮助人们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这场变革中,谁把ai用得最早、最好,谁受益最大。
在华为看来,ai是一组技术集合,是一种新的通用技术(gpt)。它并不简单的是一个独立的产品,更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ai将成为电力、互联网一样的基本生产力,使众多行业效率得到指数级提升。这是华为云做普惠ai的出发点。
洪方明认为,在将ai这种生产力释放到各行各业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三大门槛:
第一:“慢”,ai开发效率低,标注、训练、部署整个过程非常耗时;
第二:“贵”,ai基础资源,尤其是算力稀缺且昂贵;
第三:“缺”,ai人才的短缺,中国的ai人才缺口就超过500万人。
这三点组成了“资源”、“应用”和“人才”三大门槛,极大限制了ai的行业落地进程。随着ai的日益普及,ai即将变成越来越多行业最核心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这三大门槛却有越来越严峻的态势,算力依旧稀缺,人才缺口依旧是很多企业面临的瓶颈。
ai技术发展与行业落地的巨大落差,让普惠ai成了各行业最迫切的需求。
普惠ai,让企业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
那么,究竟如何让企业用的起,用的好ai,同时还要用的放心?
在10月份举行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云首次提出了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以普惠ai的方式,走出了一条ai行业落地之路。
具体来说,针对“贵”和“慢”的问题,华为云通过公有云将ai技术模板化,以全栈全场景的形式全面部署在云、边、端。全栈指包括芯片、芯片使能、训练和推理框架和应用使能在内的技术全堆栈;全场景指包括公有云、私有云、边缘计算、物联网行业终端以及消费类终端的部署环境。
针对企业对ai人才的焦虑,华为云推出一系列举措降低企业使用ai的门槛。比如,即取即用的ai功能和api接口、开放的开发平台可以让企业定制化开发自己的ai能力。华为云丰富的行业落地经验,还将通过行业预集成方案的形式直达各行业企业,让更多企业享受ai成功落地的成果。
在安全性方面,华为云是国内惟一全平台、全节点、全服务通过pci-dss安全认证的云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安全无忧的ai云服务。
2017年,华为云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已经打造了超过200个ai项目,涵盖政务、交通、制造、物流、互联网等8大行业。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成了华为云快速落地的助推器。
华为云ei,行业变革的智能引擎
“预计2025年,全球ai市场空间将达到3800亿美金,其中90%来自于政企市场。未来,政企市场将是云化、智能化的主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这场变革的主角。”
本届高交会上,洪方明再次强调了政企市场的关键性。当华为云ai以普惠的方式应用于解决各个行业的细分场景,华为将这种行业ai解决方案称为ei,即企业智能。
华为云ei提供“云-边-端”三位一体的全栈协同智能服务,管理多种服务的一站式协同开发平台。此外,华为云ei还将统一ai开发语言,通过类sql就可以实现ai业务的开发及编排。这些解决方案,都将极大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
比如,通过对分布式训练的调度算法、分布式梯度压缩深度优化,华为云让ai在亿级图片规模下的模型训练时间,已经从原来的30天缩短至小时级。而华为云的客户只需要将标注好的数据加载至华为云ei深度学习服务,即可快速自动训练出定制化模型。
华为云ei不仅能帮企业实现降本增效,还将助力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智能化转型。
在物流行业,华为云ei对九州医药通的拣货员进行路径规划部署后,拣选效率提升近30%,派送车辆的调度效率也提升了5倍。在工业制造领域,油气公司采用华为云ei的故障预测和定位模型后,实现了对油气管道平台的故障概率预判与准确定位,使设备的宕机率下降了25%。
在智慧园区管理方面,华为云ei将电子围栏和视频系统联动,节省了30%-40%的保安人力,并通过图像监控与能耗设备关联,做到无人区域照明、空调的自动关闭,将园区综合能耗降低了10%。在采用了华为云ei服务后,上海市政府“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能够通过智能客服实现与用户的多轮对话,并主动进行办事推荐,提升了市民满意度。
虽然已经在普惠ai的大道上狂奔,但华为云“平台+生态”的长久战略不变,“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的三不原则也不变。洪方明强调,这些基本原则是华为云对生态的态度,是华为云的基因。
“华为云聚焦ict基础设施,提供一块数字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这块‘黑土地’上可以‘玉米’、‘大豆’、‘高粱’、‘花生’、‘土豆’……,让各个伙伴的内容、应用、云在上面生长,形成共同的力量面向客户。”
一项划时代的新技术,从诞生到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让所有企业都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的,华为云的普惠ai无疑在尽力缩短这一历史进程。
开关电源的选用注意事项
央媒报道:北醒正在成为一家潜在独角兽公司
单片机时钟电路有哪些不同?
估算DS2712 NiMH电池充电器的开关速度
HMD Global宣布向全球地区的Nokia 8放送Android 8.0系统升级
华为云的普惠AI之道详解
苹果更加重视如何在移动设备商打造机器学习平台
Windows 10要降价了!这都得“感谢”黑客
MiniLED及MicroLED应用落地难在哪?
Verilog竞争与冒险的产生原因与判断方法
Ni-MH Battery
滨松SLM性能怎么样,那得客户说了算!
什么是全球贸易网络UTN
【Soc级系统防御】Soc硬件木马与电子链学习
迈入商业大时代物联网企业成功突围的两种商业模式
中国移动的5G智能网盘究竟有什么亮点呢?
恩智浦为Xiaomi 12T Pro提供高度集成的聚合eSIM解决方案
MAX15054 New high-side FET dri
物联网技术有哪些应用场景
SIMATIC IOT2050与BL102工业PLC网关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