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BUCK电路是如何演变

学过电子的应该都知道,如何从一个电压(高)得到自己想要的电压值(低),可能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电阻分压,如下面的方式。
这种方式最方便快捷,现在一般的电压采样基本采用这种方式,但是如果功率稍微大一点呢?由于r1和r2是串联的,所以在r1上的损耗不可忽视,如果所要的电压值远低于输入电压,那么该电路的效率就会极其低下。对该电路尝试进行变形,将r1更换为三极管,也就是现在的ldo模型,如下:
通过变型,那么原来在r1上的损耗转移到三极管q1上面去了,由于q1承受输入和输出的压差,所以该电路的效率也比较低下。为了提升效率,之前三极管是工作在线性状态,是否可以更改为开关状态呢?这样三极管就只有开关损耗和导通损耗,那么损耗就会大大的降低。可以更改为如下电路:
该电路工作周期时间为ts,导通时间为ton,那么占空比就是d=ton/ts,但是这样输出电压与开关状态高度关联,s1导通时有输出电压,s1关断时没有输出电压,但是输出负载总是需要连续的能量供给,这对于输出端负载是不可接受的。这就需要进行解耦,在变换器一定位置引入储能元器件电容,这样在即使在输入端s1断开的情况下,输出端电容也可以进行持续的能量输出,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
如果这样做,大家有没有看出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当s1闭合的时候,那么会在线路中产生一个非常大的冲击电流,它不仅导致噪声和emi问题,这个时候s1可能会被损坏。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限流,如下:
加入r2限流电阻后,在s1闭合瞬间就没有那么大的冲击电流了,但是由于r2是串联在主功率回路中,电阻就会消耗功率,这样,在开关上减小的功耗最终可能又消耗在所加的电阻上。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可以将r2变换为电抗元件,从原理上来说,电抗原件仅存储能量不消耗能量,大家知道,电感两端的电流不能突变,所以在开关s1闭合的时候,电感可以很好的抑制冲击电流而不消耗能量。如下:
这样解决了s1闭合时由于c1的作用引起的浪涌冲击电流,但是当s1断开的时候呢?刚才有提到,电感两端的电流不能突变,当s1突然断开,就相当于电感的电流产生了突变,由于没有续流的回路,那么电感存储的能量就会以“拉弧”的方式消耗,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电压尖峰。所以,为了给电感l1提供一个续流路径,需要增加一个续流二极管,如下:
这样,当s1突然断开,l1的能量就会通过二极管进行续流,所以我们也叫续流二极管。当然,为了提升效率,可以将续流二极管更换为mosfet,如下:
这样一个同步buck变换器就产生了。可以将电感在不同的位置放置变换为不同的拓扑结构,放在输入端就是boost变换器,放在下面就是buck-boost变换器。所以,基本的变换器其实就只有这三种,其他很多拓扑结构都是这三种基本变换器的演变。
比如正激就是buck的隔离版本,反激就是buck-boost的隔离版本。


欧洲租车龙头订购10万台比亚迪,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军欧洲市场!
ARM Cortex-R8使SoC的性能提高一倍
希捷定位企业级数据舰队解决方案,HDD与SSD两线并举
红外遥控器信号的接收和转发
苹果新专利公开:计划让MacBook具备为iOS产品无线充电的能力
三种BUCK电路是如何演变
Vishay推出全新交流滤波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英特尔推计划中最后一款单内核至强处理器
IBM: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是企业数字化重塑的关键技术
MAXREFDES67#模拟前端(AFE),可帮助工业自动化产品设计工程师实现超高精度系统测量
开关稳压器的基础-改善同步整流式的轻负载时效率的功能
稳定币和安全代币将怎样影响下一代数字证券
独立式NI CompactDAQ系统简介
基于TMS320LF2407A和CY09449芯片实现运动控制卡的设计
TDA7010T组成的简易调频对讲机电路制作
一文读懂微软是怎么帮你有效“打广子”的
PowerPCB 快捷命令你了解多少?
光模块故障:能否继续发射光信号?
具有定向增强SiOC基完美超材料吸波器自上而下的参数化设计
nVIDIA的SLI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