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系列之于 oppo,绝对是过去几年品牌崛起路上的中流砥柱。尽管在有些人眼中,它的许多产品可能都「才不配位」,但你没法否认的是,这个系列确实为 oppo 培养起了用户忠诚度。而且若没有其巨大的出货量来提供业绩保障,也很难说阔别已久的 find 机种,还有没有机会重返荣耀、惊艳全场。
而就是这么一条产品线,在 2019 年却选择了功成身退,转而将带领 oppo 继续向前的任务交棒给了全新的 reno。按照网红高管沈义人的说法,后者肩负着「开启 oppo 下一个十年」的使命,那两款新 reno 是否真有这样的能耐呢?
外观及手感
这两年 oppo 主打的手机,在造型上已经逐渐跳脱了 iphone 的「桎梏」。那作为新开端的 reno,在设计上自然也要树立起自己的风格。于是在这系列的两款产品上,我们见到了置于后盖中线而非左上角的后摄像机,以及一套之前完全没有预想到的侧旋升降结构。后者在隐藏时可以确保正面真 ·全面屏的视觉效果,其内建的听筒 / 扬声器也能通过顶端边缘的几个小孔正常发声。而在升起之后,它的造型颇有点鱼鳍的意思,除了自拍相机外,前后两颗补光灯也都被设在这个活动的机构之上。
自去年的 vivo nex 以来,靠自动滑块来隐藏相机的手机已经有好几款(基本都来自 ov 两厂),但型态像 reno 这么怪特别的还真是独此一家,至少在辨识度上是胜过其它产品一筹。而将后置闪灯也一并装到滑块上的做法,虽然没有 find x 直接将前后相机都塞入机内那么极端,但也体现了 oppo 希望尽量让相对不常用组件都「消失」掉的思路,为的自然是让机身表面看起来更加简洁。而在实际使用中,这套乍看下似乎有点不够稳当的结构实则非常牢靠,在检测到掉落时它也会自动收起,一般是没有那么容易损坏啦。当然升降结构都有的通病 reno 也有,微尘还是很容易钻到滑块旁边的细缝里面,相机升起后先要擦擦擦基本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既然使用了这么一套尺寸不小的升降模组(以及 10 倍变焦版上 6.76mm 厚的潜望镜结构),reno 的机身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变厚。标准版和变焦版的厚度分别达到了 9mm 和 9.3mm,这跟纤薄的前辈 r 系列的确是不太一样。当然啰,更厚的机身也就意味著有望塞入更大的电池,而且这么一来把后置相机做平也就成为了可能。实际上,不凸起的相机恰恰是 reno 系列设计上的一大卖点,根据我站读者过去的反应来看,也确实有很多人吃这一套。另外很有意思的一点是,oppo 还特意在相机的下面放了一颗陶瓷小圆点。这个很容易被看成当年索尼爱立信小绿球的东西,作用是微微顶起后盖,防止背面刮花。笔者自己很喜欢在拇指卷动页面时用食指抵住它,去享受那种掌控支点般的安心感。
标准版和变焦版 reno 的重量各达到了 185g 和 210g,后者绝对属于重量级选手,份量直逼「索半斤」xperia xz2 premium。在发布会后的拍照环节,笔者初摸到 reno 时的第一印象确实是又厚又重。不过随着体验深入,倒是比预想中要容易习惯(女生可能未必),个人估计这应该跟 reno 合理的重量分布不无关系。此外两款手机的屏幕指纹模组,在所谓「补偿式」投光的配合下识别速度超快。这是笔者迄今为止体验过的最佳方案,个人认为已经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电容式技术。最后,配有横向线性马达的变焦版 reno 真的让人很有打字的欲望,为了它笔者甚至愿意放弃惯用的 google 输入法,转投不熟悉的系统自带键盘呢。
屏幕及音质
reno 标准版和变焦版分别配备了 6.4 吋和 6.6 吋的 amoled 屏幕,分辨率均为 2,340 x 1,080,外覆第六代大猩猩玻璃。据介绍此次 oppo 选择的面板是基于新型的发光材料,可以改善 amoled 显示偏红的问题,并能达到 100% 覆盖 dci-p3 色域的效果。以实际表现来说,这两块屏幕除了分辨率没上到 qhd+ 有些遗憾外,其它方面的确挑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
reno 的最大亮度足以应对阳光下的使用场景,色温有一点点偏冷,相信大多数人看起来都会比较舒服。整体的观感很通透,而且对色准也有比较好的把控。另外近期热门的低亮度 dc 调光模式也有,降低频闪的同时屏幕色彩仍能维持足够自然。值得一提的是,reno 也是支持 hdr 10 的。在国内 oppo 与腾讯视频达成了相关合作,但国际上热门的 netflix、youtube 似乎还未将其纳入适用范围。
而在音质方面,reno 标准版其实有配备一颗 ak4376a codec,加上 3.5mm 耳机孔和 hi-res 支持,聆听体验还是要胜过一般手机的。变焦版所用的则是高通提供的 wcd9340 解码芯片,为了节省空间去掉了耳机孔。但是 oppo 在这款机器上加进了上下双喇叭和杜比全景声,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弥补。只不过啊,设备上方扬声器的音量相较下方的要轻了不少,这对立体声效果造成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相机
虽然说两款 reno 后置相机的核心 cmos 都是当下最流行的索尼 imx586,但因为相机数量、搭配镜头和设备 soc 等各方面的不同,实际上是差异颇大的两套拍摄系统。首先说标准版,除了 48mp 的主感光器外(使用 f/1.7 镜头),它还配备有一颗 5mp 的景深相机。日常拍摄时它是以像素四合一后的 12mp 模式输出,48mp 模式的选项藏得比较深(要进到照片尺寸到最下面才能找到),启用后细节会被加强,但某些场景下锐化的程度会有点过。
在光线条件好的环境中,reno 标准版拍出的照片拥有足够的亮度和解析力,成像的色彩风格偏自然真实,并没有那种一下就能讨好到眼睛的感觉(开启「炫彩模式」后会变得稍微艳丽一点)。夜拍时的亮度可以接受,画面整体也显得比较清晰、干净。在恰当的时候启用夜景模式会得到颇为不错的效果,但用不好的话照片的亮度和锐化程度会非常不自然。另外在人像模式下(不论是拍人还是用 16mp 的前置相机自拍),reno 的美颜效果依然收获了不少好评,但在景深模拟方面感觉比之前有退步。笔者在拍摄时遇到了好几次后景人脸没被成功虚化掉的情况,估计这可能是初期固件还不够完善的缘故。
reno 变焦版的基础拍摄体验大致跟标准版相仿,其在人像虚化、锐化处理等细节上也存在改进空间。但它整体的宽容度更好,得益于额外的激光模组对起焦来也更快更准。而且在光学防抖的加持下,暗光拍摄和录影时的稳定性也更为出色。另外基于诺基亚 ozo audio 的 3d 环绕声录制、录音对焦等功能,在拍摄视频时也是非常实用的加分项。
不过要论变焦版真正的优势,还是在于靠不同焦段多镜所实现的全场景覆盖能力。首先在 48mp 主摄的下方是一颗 8mp、f/2.2 的超广角相机,最大视角为 120 度。针对畸变它的控制力尚可,日间拍摄够用,暗光成像则能提供较好的第一眼观感。优点是够亮,缺点是经不起细看。不过比较好的一点是,这颗广角相机也是可以启用夜景模式的,打开之后画质会有一定的提升。
沿着背盖中线再往下,就来到了这款手机的最大创新 — 潜望镜式的 13mp 长焦相机。它的存在再加上前文提到的主摄和超广角相机,三者结合便能以「接棒」方式实现 16mm 到 160mm 的「全焦段」覆盖。所谓「接棒」指的是三颗相机会以数码变焦或是两两共同参与成像的方式,来进行不同焦段的过渡、衔接。这跟前辈华硕 zenfone zoom 采用的 3 倍光学变焦方案相比,虽然都是潜望镜结构,但技术上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华硕那个变焦都是靠镜片动出来的)。
实际上,华硕当年选用的那套来自 hoya 的方案,oppo 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他们早在 2014 年就定下了要加强手机变焦能力的想法,但在跟 hoya 接触后,对方供应链的未知性最终还是让他们打消了合作的念头。除此之外,oppo 的工程师也认为 hoya 这样的连续变焦技术要装到手机上会面临的限制实在太多,尺寸和变焦范围都是问题。如果想在数字上超越 3 倍的话,手机的大小会变得非常难以掌握。
之后进入 2015 年,(如今据称已被三星收购的)以色列公司 corephotonics 找到了 oppo。他们以常规相机配合 3 倍光学变焦「潜望镜」来达成 5 倍混合变焦,同时又不会导致模组厚度过于夸张的设计,最终获得了 oppo 的青睐。在那之后 oppo 在 mwc 2017 上端出了「五倍双镜头无损变焦」,不过正式加入量产机前的完善步骤,又花掉了他们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oppo 将潜望镜中棱镜易脱落的单轴防抖结构改进成了双轴,通过棱镜运动调整光路变化,这样镜片就可以只去管自动对焦。同时他们还以 d-cut 工艺降低了部份镜片的垂直直径,令长焦端的光圈达到 f.3.0(p30 pro 是 f/3.4),并让整个「潜望镜」也进一步变薄。当然最重要的是,原本「潜望镜」的 3 倍光学变焦被加强到了 5 倍,结合后加入的 16mm 焦距广角镜,就有了所谓的「10 倍混合光学变焦」。
就至今为止笔者的体验来说,厂方预设的 6x 因为融汇了主摄和长焦端的影像信息,所以在变焦倍数和画面的清晰程度间确实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同时因为防抖够强,再往上一路冲到 10x 取景也不算有太大的压力。即便没有「铁手」,稍微稳一下应该就可以拍到。不过之后的 10x 到 20x 画面就没那么好抓到了,加上画质下降得也比较厉害,个人是不推荐轻易尝试啦。
系统
oppo 近年好几款主打的手机,以 find x 为首,其实都有着相当优秀的硬件工业设计。只是在软件上,进步虽有但始终未达到能让人完全满意的水准,不过这在随 reno 登场的 coloros 6 上总算有了变化。在这版基于 android 9 的系统中,oppo 重绘出了更具美感的应用图标,并且还减少了系统界面中出现的分割线,让 ui 整体观感更显开阔。与此同时,动画效果也比过去更加细腻、灵动,而且呈现方式也更符合直观(比如在两个 app 间切换时,切出的应用卡片会有个被抛掉的动效)。笔者过去几年用过不少 oppo 的手机,这是第一次感觉在审美上产品的内里终于配上了漂亮的「皮囊」。
oppo 此番也延续了上一版 coloros 向原生 android 靠拢的策略,在系统中增加了应用抽屉的选项,让使用者可以根据习惯自菜单层或双层桌面。ui 交互中也不乏靠双指缩放手势,直接放大 / 缩小短信文字或是相册缩略图这样非常实用的特性。而且 reno 全系列都带有 nfc,配套的交通卡和门禁卡服务也都已经上线,后续还会进一步对 oppo pay 进行推广。
另外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安心让长辈、儿童使用智能手机的需求,coloros 6 里还新增了一项名为「远端守护」的功能。它可以让你的手机跟需要「守护」的那一方配对,然后就能在远端随时查看对方的位置、app 使用情况(coloros 6 已经自带数码健康特性了)或是是否存在中毒风险了。不得不说这个设计非常聪明,它除了能让用户更放心外,也能增强 coloros / oppo 手机的黏性。未来如果能整合远端协助操作的话,实用性应该会变得更强。
性能及续航力
两款 reno 搭载的分别是骁龙 710 和 855 处理器,ram 和存储依型号不同,分别有 6gb / 8gb 和 128gb / 256gb 可选。其中标准版的配置还算是比较常见,但已经摸到旗舰定位的变焦版 ram 从 6gb 起跳,放到 2019 年多少会显得有点不够看了。当然啰,reno 变焦版最低 3,999 元的价格,对 oppo 这样一个牌子来说实际上是意料外地低了。所以对 ram 的规格,笔者也就不过多抱怨啰。
而在实际使用中,两款 reno 的性能表现也基本符合其定位该有的样子。有 s855 加持的变焦版用起来肯定更顺,在进行诸如拍照合成这样的任务时,等待的时间就是明显更短。不过日常使用时,流畅度上的那一点差异相信大部分普通使用者看在差价的份上都会忽略。但要玩游戏的话,变焦版的体验肯定是更好的。其内建的导热凝胶、石墨层及铜管液冷可以较好地控制机身温度,让设备可以尽量持久地输出性能。
至于续航力,配有 4,065mah 电池的 reno 变焦版在笔者用过的这代旗舰里可以排到名列前茅的位置,使用 3,765mah 的标准版成绩也有中上。不重度使用的话,两款手机都能撑到一至两天左右,这方面基本不会造成太多焦虑。而在充电的速度方面,oppo 只给 reno 配了所谓的 vooc 3.0 而非去年已经实践过的 supervooc,这多少让人觉得有点可惜。不过官方宣称新一版方案能在保持跟 vooc 2.0 一样最高 20w 功率的前提下,缩短 23.8% 的充电时长。实际测试下来,两台机器半小时都能灌入 45% 上下的电量,完全充满的时间在 70 分钟左右,可以接受但结果算不上出众。
竞争对手
一直以来,oppo r 系列标准款的竞品都比较好找,其与同门真 · 友商 vivo 的 x 系列几乎每年都是棋逢对手。如今换成 reno,至少在初代产品上情况也没什么两样。不论从价位(3,000 到 3,500 这一档)、主打人群还是整体规格看,标准版 reno 对上的还是一个月前发布的 x27。
这两款手机在外型上各有特色,机身的重量、厚度相仿,x27 凭借稍稍大一点的 4,000mah 电池在续航力方面略占优势。而 reno 的强项则是屏幕质素,另外蜕变后的 coloros 在审美上也要胜出 vivo 的 funtouch os 一头。根据版本不同,两款设备在处理器、ram、存储等规格上互有胜负,但总体的性能表现差不多在同一层级。至于拍照,多一个广角镜的 x27 能胜任的场景更为丰富,而 reno 则是延续传统,拍人的效果更容易得到好评。
至于系列中偏高端定位的 reno 10 倍变焦版,单以其变焦绝技来算,最佳也是目前唯一的对手就是华为 p30 pro。不过相比之下,oppo 这款手机的综合拍摄实力还是没法跟对方相抗衡的。其在性能、显示及 ui 美感上做得更加出色,p30 pro 除了相机以外,续航力和整体的充电方案(包括 40w 有线快充、15w 无线充电和无线反向供电)都要来得更强。
只是在关键的价格这一项上,reno 变焦版要比 p30 pro 亲民很多,基本上都已经处在跟定位降一档的 p30 同样价位。也正因为这个比许多人预期要低的定价策略,vivo iqoo、荣耀 v20、即将发布的一加 7 甚至说小米 9,这些带着性价比标签的产品现在也越来越多被放到跟 reno 变焦版一起讨论。而按惯例本也该拿来比较的 x27 pro,尽管也跟 reno 变焦版卖得差不多贵,但这款手机已经是完全不同的开发方向了。
结语
reno 的标准版和 10 倍变焦版虽然叫起来差不多,看上去也很像,但归根结底是两款产品方向完全不同的手机。标准版的核心规格或许没那么吸引人,但它在设计、配色、(美颜)拍照、电池上下的工夫,不意外还是能击中不少原本 r 系列目标人群的消费点。所以说这个版本可视作是 reno 继往的那一面,它沿袭了 r 系列的策略,相信未来仍会为 oppo 的业绩提供主要的推动力。
与此同时,10 倍变焦版 reno 扮演的是 oppo 开来者的角色,它的潜在用户群范围比过去 r 系列高端款要大得多。在 find 系列不会定期更新的前提下,这款目前实际意义上的 oppo 旗舰,已经凭着几乎攻顶的配置、独特的功能和相对还算亲民的售价,站到了一片 oppo 过去几年并未施加太多关注的市场之中。玩机人去年对 r17 pro 生出的好奇,在今年面对没了处理器短板的 reno 变焦版时,很有可能会演化成实际的购买行动。这背后 oppo 扩张夺食的野心,各位应该也能嗅出一二了吧?
未来广东电信将结合三千兆,打造全面的智慧家庭网络
口腔锥形束CT的优势介绍
Mouser荣获优秀MCU分销渠道企业大奖
PACEWEARP1评测 一款值得拥有的健身运动手表
如何将LED连接到Arduino板并使其闪烁
oppoReno怎么样 值不值得买
什么是Hibernate?Hibernate框架架构与框架原理分析
SIM卡座连接器已成为了电子设备中不可缺一的重要配件
带脉冲/频率输出的数字pH计信号调理器电路
2019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市场监测报告公布 苹果拿下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冠军
中星微人工智能算法之目标检测算法分析
VR在智慧养老方面的优势
什么是 Users and Groups
从材料、设计和工艺三方面搞懂锂电池安全技术!
目前家庭安防系统中的AI应用主要有两类
Multisim的17个电路分析方法介绍
落地式充电桩设计支持多种支付方式,组装灵活方便
Infineon FS45MR12W1M1-B11 7.5kW马达驱动方案
微信输入法真的来了!百度输入法、搜狗输入法和讯飞会受影响吗?
自耦变压器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