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园区成立三十周年,近年来对ai投入不断增加,支持自动驾驶发展。自动驾驶还有多久能实现l5?在2018中关村论坛“自动驾驶的未来”圆桌环节上,新智元创始人兼ceo杨静同与会嘉宾探讨了自动驾驶领域的热门趋势。
从“中国硅谷”到“中关村”,中关村用了四十年时间。
1978年,物理学家陈春先到硅谷考察产学研结合的案例后,回到北京提出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的硅谷”。
今年,“中国硅谷”提出四十年,中关村园区成立三十周年。在中关村一代又一代企业家和创业者努力下,“中国硅谷”平均每天诞生科技型企业9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2万家,不停向硅谷追赶,中关村正一步步从“中国硅谷”成长为“世界的中关村”。
ai浪潮之下,中关村也成为中国自动驾驶的巨型孵化器,规划了中关村顺义园6公里开放道路无人驾驶示范应用,支持百度、滴滴等企业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在技术爆发、政策扶持之下,自动驾驶还有多久能实现l5?
11月2日,在中关村发展集团主办的2018中关村论坛创新企业家分论坛上,中关村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主任翟立新做论坛致辞,新智元创始人兼ceo杨静女士主持“自动驾驶的未来”圆桌讨论,美国湾区委员会首席全球业务拓展官戴尔·克里斯坦森(del christensen)、sosv合伙人邓肯·特纳(duncan turner)、 innovusion holdings首席执行官鲍君威、北京奥特贝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彭永胜、驭势科技(uisee)首席生态创新官邱巍作为论坛嘉宾参与讨论。
以下为论坛精要。
中关村企业家有三大特质,全国一半的ai企业跟中关村有联系
中关村建园三十年,企业家也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家就诞生于中关村,陈春先等从中科院走出来的科学家突破了高校的围墙,创办了首批民营科技企业。接下来,柳传志、王选、李彦宏、雷军等一大批企业家先后走上了中关村的舞台。
中关村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主任翟立新在论坛致辞中总结出中关村企业家的三大特质:
1、中关村企业家往往有科技背景。很多企业家是从科研机构、海外归来,他们对科技创新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具备了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跟得上时代进步脚步。
2、中关村企业家具有合作精神。中关村的底色是科学,科学家、投资人、企业家能够紧密合作,良好的创新的生态,从而加速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市场价值。
3、中关村企业家有互助精神。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转型为天使投资,不断地帮助企业投资。现在,中关村形成了非常好的大手拉小手的传统机制,联想系、小米系、百度系等一些生态圈已经形成。
翟立新指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和中关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上海、深圳等地方的企业家,很多是从中关村走出去的。
为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去年中关村管委会出台了国内首个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地方性产业政策,提出“5566”重点布局,即突破五类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五大开放创新平台、开展六项行业应用示范、实施六类政策,全力构建全球顶尖的产业生态。
北京成高速增长科技中心,若干领域领跑全球创新
今年7月,cb insights发布《全球科技中心报告》,北京被评为高速成长的科技中心,北京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动能正加快成长。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在2018中关村论坛介绍,推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国家重大创新战略加快落地;二是“三城一区”加速推进;三是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迈出新步伐;四是集聚培养顶尖人才注入新活力;五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
北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原创成果:首次在铁基超导体中发现马约拉纳任意子、研制成功碳基光电集成电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等,在若干领域开始成为全球创新的并跑者甚至领跑者,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018中关村论坛”首次设置知识产权主题,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总经理宣鸿为活动致辞,他提到,中关村作为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从2003年10月成为中国首家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以来,中关村高质量专利的发展情况,在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方面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总经理宣鸿
宣鸿表示,中关村发展集团作为北京创新生态的集成服务商和市场化平台,积极担负使命,致力于培育发展知识产权业务,创新知识产权服务,联合社会各方面创新主体,助力北京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和创新环境。
l5级自动驾驶冲击2025?技术可以达到,但是需要整个社会的变革
自动驾驶是ai领域的一颗皇冠明珠,目前,传统车企、互联网公司以及新兴创业公司都在投入自动驾驶研发。在“自动驾驶的未来”圆桌环节上,杨静同与会嘉宾探讨了自动驾驶领域的热门趋势。
杨静:全球互联网公司和主机厂都在全力研发自动驾驶,各位专家认为自动驾驶将会在哪一年全面实现?未来两年在技术和商业上将处于哪个发展阶段?现在,对实现l5自动驾驶的说法有多种,包括10年、5年都有,各位能否预测一下,我们什么时候会看到l5级自动驾驶汽车?
戴尔·克里斯坦森:至少要等10年才能实现自动驾驶,一些企业甚至希望今年年底实现销售自动驾驶车。可能在明年,不仅是加州,在中国会有自动驾驶车。
邓肯·特纳: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存在多年,不是新技术,关键在于公众态度和政府政策。现在投资有很多,但是自动驾驶在加州是敏感的话题。问题并不是制造商能不能生产、能不能卖,而是社会允不允许这样的行为。2012年之后,已经有不少车企在开发自动驾驶车辆。没准2025年会有l5级车。
鲍君威:第五级是完全替代人,我认为5-10年之间可能太早了。waymo刚在加州拿到完全无人自动驾驶执照,这是里程碑事件。据说它在亚利桑那已经完全无人了,但是是l4。我认为未来很近的将来,waymo等公司可以布局l4的车,未来实现l5需要很长时间,需要磨合。
彭永胜:现在自动驾驶的出现,应该是人类文明中的巨大进步,尤其是实现l5。站在自动驾驶车辆的角度来看,现在的自动驾驶车辆和技术在做的是按照人类的法规和基础设施来实现的,但是并没有考虑车辆自身的“感受”,所以l5什么时候能实现,是跟人的努力有关。
邱巍:大家对无人驾驶技术到来的殷切希望,也是对自动驾驶技术的认可。l5什么到来,不该从技术层面,而是社会层面。到时候应该是滴滴2.0(出行服务)、顺丰2.0(物流服务)、万达2.0(商业服务),未来的基础设施会跟现在不同。l5到来的时间是渐进式的,在每个阶段技术落地到哪个点也是循序渐进的。
激光雷达至少要“看到”150米,自动驾驶生态重构下需要渐进式场景
杨静:鲍君威的公司上个月获得蔚来资本的3000万美元a轮融资。激光雷达市场也是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请问激光雷达未来的技术创新格局会怎样演变?
鲍君威:激光雷达最开始是探测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应用在自动驾驶上是非常新的。要求也高:规格小、满足车规、控制成本。自动驾驶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l1-l3和l4-l5。这两个市场对激光雷达产生不同的需求。最近三年,没有上百家也会有几十家激光雷达公司出现。在两年前成立公司时候决定,至少要看到150米,分辨率要高,这也是未来趋势。
杨静:驭势科技也在做物流车和摆渡车,而且算是在特殊场景里训练l4。驭势在开放道路上的l4是什么样的水平?这种从特殊场景到开放道路上的“泛化”,是否让驭势具备了商业化能力?从驭势的角度看,自动驾驶产业应该如何做生态创新?
邱巍:首先是技术发展和商业落地的问题。自动驾驶未来非常有前景,虚拟驾驶员需要有经验,谷歌已经走了9年,投入非常大,一般小公司负担不起。所以应该在技术开发的同时找到场景落地,像特斯拉一样首先找一些土豪场景,再延伸到基础条件合适的场景,最后再为“屌丝”服务。
ai赋予了自动驾驶的智商,但是需要经验和“体魄”,能不能实现车规级很重要。
自动驾驶是多行业的交叉,生态怎么去做?自动驾驶带来的ict和汽车行业的融合,各公司在拉帮结派,生态在重构。我们公司要做到:对外要理解无人驾驶带来的变化,找准定位。驭势是帮助客户协同研发和创新,后期共同做运维,积累数据再完善技术。
CBB28、CBB81、PPS电容是什么电容?能互相替代吗?
功率器件具体都要进行哪些测试呢?
合扬智能卡解说数字人民币“可视卡”生产核心技术
滴滴将与NVIDIA合作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技术
PLC控制系统与电网如何连接
自动驾驶还有多久能实现L5?自动驾驶领域的热门趋势
8Gbps及以上高速信号PCB布线,要注意哪些事?
在C++中如何用虚函数实现多态
华为mate10什么时候上市?华为mate10最新消息:华为p10内存门问题让华为陷入信任危机,华为mate10箭在弦上
无刷电机技术演进与高速风筒行业现状【其利天下高速风筒PCBA方案】
我国创新“卫星+”应用模式
世界上最早的区块链是怎样的
京微齐力荣获“硬核中国芯-2022年度最具潜力IC设计企业”奖
小米5月21日发布全新的小爱音箱
射频识别技术漫谈(23)——ISO15693的载波、调制与编码
音圈模组3D打印文琴初试啼声助力“唱响春天”
纸张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的详细介绍
行星减速机型号该怎么选择?顺力电机
雷达液位计厂家经验分享
芯原股份与趣戴科技推动智能手表GUI解决方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