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过去十年,镍基正极材料(ncm/nca)正不断取代lmo/lfp的市场,已经成为电动乘用车用锂离子电池化学体系的主流选择。
	正极材料是制约锂电池发展的最大障碍。无论是电池中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正极材料起着关键性作用。
	过去十年,镍基正极材料(ncm/nca)正不断取代lmo/lfp的市场,已经成为电动乘用车用锂离子电池化学体系的主流选择。
	产业界认为,要使电动汽车性价比达到最佳,电池pack能量密度应达到235wh/kg及500wh/l,价格为100美元/kwh,届时单体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350wh/kg/750 wh/l,价格为75美元/kwh。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除了依赖于电池系统组装技术进步、电池控制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的进步之外,电池化学体系的技术进步将显得更为关键,通过化学体系的改变,能够直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通过使用廉价元素降低电池成本。
	对于动力电池而言,需要考虑能量密度、功率、安全以及寿命等因素,想要在这些点保持平衡也是未来电池设计的重大挑战。不仅需要精细的调整电池材料的组分、微观形貌、结构以及表面特征,还需要考虑电极厚度以及电极孔隙率等多方面因素。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近期分享了其对“长续航、低成本和快充型锂离子电池新型正负极材料技术”的理解及思考。
	在长续航低成本的正极材料上,黄学杰重点介绍了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
	数据显示,该材料的电压可以达到4.7v,可逆容量达135mah/g,材料比能量达635wh/kg,与石墨负极配套的电池比能量达240wh/kg,高于磷酸铁锂和锰酸锂,具备比能量较高、成本更低、安全性较好等明显优势。
	黄学杰团队的数据显示,而通过材料改性,该材料可以在25℃下,1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达99.24%,35℃下100周容量保持率达98.65%,优于三元材料,可以解决其寿命问题。
	目前已经在松山湖建立500kg级的中试线。
	在负极材料上,黄学杰重点介绍了锡基负极材料,该材料可逆容量可以达到600 mah/g,高于传统的石墨材料。
	同时,该材料基于碳纳米管结合,具有结构稳定性,倍率性高,循环性能好的特点。黄学杰介绍,通过碳包覆的锡纳米负极材料,在嵌锂后结构完整,而且锡的体积膨胀明显小于理论体积膨胀率(260%),循环50周后碳管结构完整大部分依旧保持碳包覆的锡纳米线形状。
	此外,该还能进一步和硅材料结合提升比能量。目前也已经处于逐步走向产业化阶段。
			
			
       	 	
    	借力‘物联网+’为苏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繁易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高转项目十强企业”称号
         	 	
    	简单电路从-48V输入提供+5V栅极偏置
         	 	
    	长江存储新技术可轻松实现单盘1TB容量
         	 	
    	电容常见的九大用途
         	 	
    	镍基正极材料(NCM/NCA)正不断取代LMO/LFP的市场
         	 	
    	博文 | 宽能隙元件建构高效节能绿世界
         	 	
    	深度解析全新皇冠2.0T发动机
         	 	
    	如何才能设计出满意的滤波器电路
         	 	
    	张忠谋辟谣:台积电暂不赴美设厂,3nm计划在这
         
       	 	
    	限流器是啥 常见的限流器
         	 	
    	可穿戴设备现在是噱头,未来是主流
         	 	
    	如何让PyTorch模型训练变得飞快?
         	 	
    	接错三相相序机电设备可能瞬间报废?
         	 	
    	天马加大国产OLED产量 或扼杀三星霸主地位
         	 	
    	双摄对决:华为p9和荣耀8评测,怎么选?
         	 	
    	安波福在可持续发展领域获颁多项荣誉
         	 	
    	传统 ERP 云服务器高不可攀,华为云耀云服务器 L 实例可以“交个朋友”
         	 	
    	比亚迪FO线束、连接器、搭铁命名规则
         	 	
    	苹果iPhone13将巨大升级,高刷续航超越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