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消息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微波谐振腔探测半导体量子芯片上取得重要进展。
该团队郭国平、曹刚等人与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微波超导谐振腔实现了对半导体双量子点的激发能谱测量。相关研究成果以“microwave-resonator-detected excited-state spectroscopy”为题,发表在 4 月 28 日出版的国际应用物理知名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
据介绍,半导体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可集成特性,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通用量子计算的体系之一。近年来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取得系列进展,量子比特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单比特和两比特逻辑门保真度均已达到容错量子计算阈值,如何进一步扩展比特数量、提高比特读取保真度成为该领域的重要议题。
电路量子电动力学以微波光子为媒介,不仅可以用来实现比特间长程耦合,还可以用于对比特的非破坏性、高灵敏探测,是量子比特扩展和读出的一种重要方案。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制备了铌钛氮微波谐振腔 - 半导体量子点复合器件,利用铌钛氮的高阻抗特性大幅提高了微波谐振腔与量子比特的耦合强度,达到强耦合区间。进一步通过在器件上施加方波脉冲驱动电子在量子点的不同能级间跃迁,并利用高灵敏微波谐振腔读取出跃迁信号。利用该技术,课题组表征了双量子点系统的能级谱图,特别是利用信号对不同能级的响应特性,给出了系统的自旋态占据信息。
此前,郭国平研究组于 2021 年 2 月在《science bulletin》上报道的工作展示了利用微波谐振腔实现半导体两量子比特长程耦合,并开发了新的谱学方法快速表征系统的耦合参数。在此研究基础上,此次利用微波谐振腔对量子比特能级谱和自旋态的高灵敏测量,为将来实现半导体量子比特的高保真读出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原文标题:中国科大在微波谐振腔探测半导体量子芯片上取得重要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微波射频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5g与6g的主要区别
基于LPC2478 LCD控制器的模拟显示驱动系统设计
云母电容的应用及好处
大族封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终止
口碑好的蓝牙耳机有哪些?推荐几款口碑好的国产蓝牙耳机
中科大在微波谐振腔探测半导体量子芯片上取得重要进展
人如何与科学技术相处?法律上还有哪些漏洞?科技与人文应如何结合?
长春应化所开发出一种新型低成本半导体材料钙钛矿激光器
区块链将直接和积极影响四个行业
蓝色激光公司NUBURU宣布成立顾问委员会
虹科技术 | 保障数据传输稳定性:BabyLIN产品的CRC算法实现
LED升压工作灯方案FP7209X+FP6195转模拟调光应用展示
频率合成技术发展浅析
三星新专利曝光 开发屏幕指纹扫描技术或用于新机
选择数字和字母显示配置的MAX6954和MAX6955的SP
刀片电池的综合优势,将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SolidWorks软件实用小技巧之快捷键的运用
华为推出5G Core(核心网)解决方案
在树莓派上编辑boot / config.txt文件的3种方法
VOLTE技术的典型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