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烧友眼中,真正的游戏手机只有两台,一台叫razer phone,一台叫rog phone。前者有2k 120hz的ips屏幕,后者有超频版的骁龙845和骚气的外观设计。雷蛇在上一年已经评测过了,现在就和我们,一起来看看rog phone这台自带信仰的游戏手机。
参数配置
骁龙845(主频2.96ghz)
8gb 内存+128gb/512gb 存储+ 4000mah电池
2160 x 1080的6英寸 18:9 amoled屏幕,屏幕刷新率90hz,响应时间1ms,支持hdr,108% dci-p3 色域,峰值亮度550尼特;
主摄1200万像素(光学防抖imx363)+800万像素广角副摄,前置800万像素
3个tyep-c接口、有3.5mm耳机接口、3个usb type-c接口、边缘触控、背面rog信仰logo rgb灯
158.8mm x 76.2mm x 8.6mm,200克
rog phone上有手机上唯一一颗从默频的2.8g被“超频”到2.96g的骁龙845,带有均热板散热,而且还是首台有3个type-c接口的手机。
其主摄是1200万像素的索尼imx363,1/2.55英寸,1.4μm单位像素,支持全像素双核对焦。等效焦距24mm,f1.8光圈,而且配备4轴光学防抖,这些都和小米8一样。而副摄是120度的广角摄像头,等效焦距12mm。前置800万像素,f2.0光圈,同样是等效24mm的广角。
我们拿到的测试机,其样张exif信息显示,主摄光圈为f1.7,而不是官标的f1.8(当然,可能是exif信息有误)。而副摄,华硕没有提供详细信息,其实际焦距只有1.88mm,f2.2光圈,这也难怪为什么副摄的镜头那么小了。
元件信息显示,这台机器上的确实是imx363(废话),而指纹传感器则是来自汇顶科技。
外观设计
正面6英寸18:9的amoled屏幕,上下是巨型的双扬声器,红色网孔,屏幕边上有塑料垫圈,侧边框厚度控制一般。现在看习惯了高屏占比的手机,rog phone的正面就显得有些普通了。
变换中的败家之眼rgb灯
rog phone有着可能是现在手机最炫酷的背面,中间“败家之眼”logo的rgb颜色能自由变换。非对称的轮廓、低调的灰黑色亮面镀膜、电路板风格的装饰线,都让这块3d玻璃显得非常骚气。
摄像头、闪光灯、指纹识别模块都是非对称的斜线造型,设计风格绝无仅有。
侧边的塑料盖板下,装备了手机上绝无仅有的均热板。红色散热格栅的细节也做的很好。无论是金属中框,还是这块散热板的边缘,都和背盖玻璃的高度差很小,不咯手。
这个名为3d vapor-chamber的散热技术,中文是匀热板散热。3d vapor-chamber一般是用在高端显卡上一种散热系统,不同于普通的风冷、水冷。它的原理是通过热管真空腔底部的液体在吸收热量后,液体蒸发,随后水蒸气再通过冷凝变回液体,在热管内部进行快速循环,通过热板和蒸发-冷凝循环进行双重散热。华硕官方表示这次用非常大面积的铜管,其散热区域远远高于其它手机。
主副麦克风的开孔都被安排在天线槽里,此外,rog phone在下方还保留了3.5mm耳机接口,感动。
侧边的金属边框也有电路板纹路的装饰线,边框带有“闪粉”效果,设计细节爆炸。而rog phone整机最大的缺点在音量和电源按键。按键位置偏低了一个身位,总会把音量上当成电源键误触,而且这台测试机的按键键程极短,反馈不明确,仿佛已经塌陷了。
机身侧边的双type-c接口
rog phone是现在地球上接口最丰富的手机,有3个type-c接口,比很多轻薄本都要良心(macbook:r u kidding me?)。
左侧边框的顶部是sim卡槽,中央位置是个华硕自己定制的接口。后者由两个type-c接口组成(因为靠得太近,同时只能插入一个普通的type-c设备)。接口总共有48针,可以接入散热风扇、拓展坞、vr眼镜盒、超级强化手柄等配件,另外还有个使用底部type-c接口连接的手柄。
官方配件群
上图左上角这个,是twinview dock手柄,配备了屏幕、双扬声器、额外的散热系统以及6000mah电池;
右上角是wigig dock,是个接显示器的拓展坞;
左下角是aeroactive cooler,是个风冷散热器。
有趣的是,侧边和下面的type-c接口,它们的参数是不同的:底部的接口主要用来充电,支持20w的快充;而侧边是用来外接设备的,支持usb 3.1和dp1.4的视频输出,但快充只能15w。实际测试,这两个接口都支持otg,可以直接读取u盘数据。
官方适配器最高支持10v3a的输出,支持高达30w的qc4和pd3.0输出,但让人懵逼的是,其机身单个接口最高只能20w啊(黑人问号.jpg)。
系统
rog phone的系统是基于android 8.1 的zen ui,华硕这个定制化的系统还有个名字叫“省事儿”(顿时让rog的信仰蒙灰了),版本号5.0。这个定制化系统的修改程度,堪比miui,系统整体比较重,比较复杂。但ui设计风格很怀旧,依旧是android 4.0的味道……
这个系统有齐了大部分国产厂商定制rom的功能、息屏手势、双击唤醒之类的都有。
开启“x模式”前后的桌面图标
而rog phone的这个主题,和所有的标榜商务或者游戏的主题一样,是典型的“装逼给别人看,辛苦给自己用”。图标美丑尚且不谈,但实在是太难认了,特别是开启游戏模式(即官方称“x模式”)之后,除了cpu和gpu调控更加积极之外,所有系统图标都会变成红色……
这个炫酷的游戏模式,包括了“鸡血模式”开关、信仰灯控制,以及详尽了录屏和直播控制。如果有官方的散热器配件,这里还能控制风扇转速。
而rog phone特有的这个超声波侧键airtriggers(中文就是空气扳机),它也是游戏中心的其中一个功能部件。机身右侧上下,以及左侧机身下方,有3个超声波侧键区域,使用体验和htc的边框压感接近。横屏持机时,有边框的这两个超声波侧键就能模拟游戏手柄的l1/l2、r1/r2了。
左右的超声波侧键,灵敏度ok,在电源键和音量键外1cm左右区域都可以触发
按键连击
这个侧键响应速度一般,高速连击可能会漏一两下,在射击游戏里,这个是致命性的延迟,希望量产版会有提升吧。另外,无论是压感还是超声波方案,这种虚拟的按键,就算是有震动反馈,但还是和物理按键有很大的体验差距。
rog phone的gpu驱动还挺新的,cpu也能直接识别到最高主频是2.96ghz
比较可惜的是,测试现场环境温度太高,光线也很强(屏幕几乎顶着最高亮度,rog phone静置也是热辣辣的),性能测试只能在机身40多度的情况下进行。结果,机身太热,烤机应用里根本稳不住频率。
但也跑出了比较正常的骁龙845分数
不同应用中的频率监控
同样可能是因为温度太高,即便开着游戏模式,日常应用最高频只能去到2.84ghz,而且频率波动非常大。看来没有空调房或者散热配件,游戏是不太可能压得住这个“超频”845的发热了。
不过好歹是高频845,日常应用的最高频即便没到2.96ghz,但应用开启都能2.84ghz,这个已经比正常骁龙845的日用频率高了200mhz,性能输出不是问题。可能是现场工程机的系统问题,其系统操作不算很流畅,但这锅应该是系统优化的。
rog phone和一加6,在960帧高速录像下的划屏
最后提一下这块90hz刷新率,1ms响应的amoled屏幕。从响应速度上看,拖影确实是要比普通的amoled屏幕更轻微,慢动作摄影下也不会有明显的“果冻”。但在手机传感器的门帘效应下,rog phone的屏幕频闪远比普通的amoled屏幕明显,那闪烁的黑条也是空前绝后了。当然,肉眼是看不到这些现象的,只是不知道正常光线环境使用,会不会比普通a屏更加累眼。
屏幕实拍
这块屏幕并没有部分外媒说得那么不堪,除了发色偏黄不讨喜之外,其实问题不大,也就是中等稍微偏下的a屏观感而已。
小结
极限性能强悍,高频845在日常使用也会有一定的性能优势,但现在还被系统拖了后腿;
后盖帅飞天,配件群丰富,屏幕刷新率和响应快;
但这块a屏的观感一般,而且有雷蛇那动人的120hz的2k ips屏幕在前,这块屏幕就显得更加吃力了。当然,也比其他游戏手机用着拖影严重的屏幕要好得多了;
而优秀的散热是双刃剑。这对游戏是好的,但用户体验会因此打折扣,热量更快更好地传遍整台手机的效果,就是大型游戏的时候,机身都是暖手宝。
看到这个后盖和败家logo之后,一时间连笔者都被信仰蒙蔽了双眼。冲动过后回想,rog phone也没到买买买的地步,但绝对是物有所值,很有竞争力的游戏手机,就看雷蛇今年会不会更新razer phone 2了(斜眼笑)。
黑鲨5系列中国航天版正式发布
ADAYO华阳精机获得弗迪动力的高度认可
中国联通与宝马就下一代移动通信业务达成合作
NVIDIA 为部分大型亚马逊 Titan 基础模型提供训练支持
基于TDA2009A制作的小功放电子电路设计图
华硕ROGPhone体验 玩游戏到底怎么样
MathWorks的产品能够更好地助力于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自动驾驶领军企业Mobileye:我们将坚不可摧
音圈电机加持的无人机让海鲜运送的效率大大提升
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需注意这四种充电方式,伤电池还伤车
VR产业未来的发展将走向何方
微软Edge浏览器支持历史记录和选项卡同步
求一种700M干扰分析和规避方案
深开鸿携手行业专家共同完成行业扩展兼容性测评方案设计
高通推处理器AI引擎 GPU和DSP组件首先启用
苹果自研5G基带芯片或推迟至2026年
粉尘检测仪和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区别是什么
电源适配器和电源模块有什么区别?
探讨机器学习在物联网中的挑战和机遇
渣浆泵冲刷磨损原因及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