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什么是流水线
流水线设计就是将组合逻辑系统地分割,并在各个部分(分级)之间插入寄存器,并暂存中间数据的方法。目的是将一个大操作分解成若干的小操作,每一步小操作的时间较小,所以能提高频率,各小操作能并行执行,所以能提高数据吞吐率(提高处理速度)。
第二 什么时候用流水线设计
使用流水线一般是时序比较紧张,对电路工作频率较高的时候。典型情况如下:
1)功能模块之间的流水线,用乒乓 buffer 来交互数据。代价是增加了 memory 的数量,但是和获得的巨大性能提升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2) i/o 瓶颈,比如某个运算需要输入 8 个数据,而 memroy 只能同时提供 2 个数据,如果通过适当划分运算步骤,使用流水线反而会减少面积。
3)片内 sram 的读操作,因为 sram 的读操作本身就是两极流水线,除非下一步操作依赖读结果,否则使用流水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4)组合逻辑太长,比如(a+b)*c,那么在加法和乘法之间插入寄存器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第三 使用流水线的优缺点
1)优点:流水线缩短了在一个时钟周期内给的那个信号必须通过的通路长度,增加了数据吞吐量,从而可以提高时钟频率,但也导致了数据的延时。举例如下:例如:一个 2 级组合逻辑,假定每级延迟相同为 tpd,
1.无流水线的总延迟就是 2tpd,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但是时钟周期受限制在 2tpd;
2.流水线:
每一级加入寄存器(延迟为 tco)后,单级的延迟为 tpd+tco,每级消耗一个时钟周期,流水线需要 2 个时钟周期来获得第一个计算结果,称 为首次延迟,它要 2*( tpd+tco),但是执行重复操作时,只要一个时钟周期来获得最后的计算结果,称为吞吐延迟( tpd+tco)。可见只要 tco 小于 tpd,流水线就可以提高速度。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流水线并不减小单次操作的时间,减小的是整个数据的操作时间,请大家认真体会。
2) 缺点:功耗增加,面积增加,硬件复杂度增加,特别对于复杂逻辑如 cpu 的流水线而言,流水越深,发生需要 hold 流水线或 reset 流水线的情况时,时间损失越大。 所以使用流水线并非有利无害,大家需权衡考虑。
第四 一个 8bit 流水线加法器的小例子
非流水线:
module add8(
a,
b,
c);
input [7:0] a;
input [7:0] b;
output [8:0] c;
assign c[8:0] = {1'd0, a} + {1'd0, b};
endmodule
采用两级流水线:第一级低 4bit,第二级高 4bit,所以第一个输出需要 2 个时钟周期有效,后面的数据都是 1 个周期
之后有效。
module adder8_2(
clk,
cin,
cina,
cinb,
sum,
cout);
input clk;
input cin;
input [7:0] cina;
input [7:0] cinb;
output [7:0] sum;
output cout;
reg cout;
reg cout1; //插入的寄存器
reg [3 :0 ] sum1 ; //插入的寄存器
reg [7 :0 ] sum;
reg [3:0] cina_reg;
reg [3:0] cinb_reg;//插入的寄存器
always @(posedge clk) //第一级流水
begin
{cout1 , sum1} <= cina[3:0] + cinb [3:0] + cin ;
end
always @(posedge clk)
begin
cina_reg <= cina[7:4];
cinb_reg <= cinb[7:4];
end
always @(posedge clk) //第二级流水
begin
{cout ,sum[7:0]} <= {{1'b0,cina_reg[3:0]} + {1'b0,cinb_reg[3:0]} + cout1 ,sum1[3:0]} ;
end
endmodule
这里讲到的流水线,主要是一种硬件设计的算法,如第一条中表述的流水线设计就是将组合逻辑系统地分割,并在各个部分(分级)之间插入寄存器,并暂存中间数据的方法。
针对处理器中的流水线结构。比如,比如 5—6 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指令分成 5—6 步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 cpu 时钟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 cpu 的运算速度。 一般的 cpu 中,每条整数流水线都分为四级流水, 即指令预取、 译码、 执行、 写回结果, openrisc采用的是 5 级整数流水线。
当然它们的核心思想都是利用并行执行提高效率。
总结一下,流水线就是插入寄存器,以面积换取速度。
原文标题:fpga学习-流水线设计pipeline design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fpga设计论坛】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用电容来进行一个储能和滤波的作用?
共识算法是由谁推进演变的
Keithley2460数字源表
不同类型数据机房UPS电源解决方案
中国电信立足于运营商需求推动了5G基带性能标准制定
一文详细了解流水线设计
积极拓展汽车电子新赛道!中微爱芯推出车规级逻辑芯片AiP74LVC1T45-Q1
照明用LED驱动器解决方案
合肥视研携手全志科技,构建智慧家居生态美好未来
酷睿i9-10900K处理器的性能到底将有多大提升
RC Snubber吸收电路原理详解
音视频技术塔尖之争 网易云信如何C位出道
一文熟悉电流检测电路的设计要点
400mA降压型稳压器适用于工业、电信和汽车环境
浅谈C/C++里的指针
Face ID 成就台系半导体厂
2022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达到7.5亿
华为鸿蒙系统和苹果安卓谁流畅?
在云上构建下一代移动和Web应用程序
威马发布Living Pilot智行辅助系统 自动驾驶技术中心落户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