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变换器原理解析

系统采用电压闭环控制方式,调节器采用变参数数字pi算法,实现了模拟系统难以实现的复杂算法和方便灵活的移相控制方案。通过一台2 kw样机进行了实验,实验系统的开关频率为2 khz。
引言
移相全桥zvs dcdc变换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软开关电路之一。作为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移相全桥变换器,其两个桥臂的开关管均在零电压软开关条件下运行,开关损耗小,结构简单,顺应了直流电源小型化、高频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中大功率dcdc变换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系统数字化控制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数字化系统具备完整的可编程能力,它使程序修改、算法升级、功能移植都非常容易,相对于模拟控制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dcdc变换器的数字化控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主电路原理,采用tms320lf2407作为主控芯片实现了zvs dcdc变换器的全数字控制,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1 主电路拓扑及工作原理
zvs pwm dcdc全桥变换器的主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波形如图2所示。由图1可见,电路结构与普通双极性pwm变换器类似。 q1、d1 和q4、d4组成超前桥臂、q2、d2和q3、d3组成滞后桥臂;c1~c4分别是q1~q4的谐振电容,包括寄生电容和外接电容;lr是谐振电感,包括变压器的漏感;t副方和dr1、dr2组成全波整流电路,lf、cf组成输出滤波器,rl是负载。q1和q3分别超前q4和q2一定相位(即移相角),通过调节移相角的大小来调节输出电压。由图2可见,在一个开关周期中,移相全桥zvs pwm dcdc变换器有12种开关模态,通过控制4个开关管 q1~q4,在a、b两点得到一个幅值为vin的交流方波电压;经过高频变压器的隔离变压后,在变压器副方得到一个幅值为vin/k的交流方波电压,然后通过由dr1和dr2构成的输出整流桥,得到幅值为vin/k的直流方波电压。这个直流方波电压经过lf和cf组成的输出滤波器后成为一个平直的直流电压,其电压值为
uo=dvin/k(d是占空比)。ton是导通时间,ts是开关周期(ts=t12-t0)。通过调节占空比d来调节输出电压uo。
图1 变换器主电路结构
图2 变换器主要波形
由波形图可见,移相全桥电路控制方式的特点是:
① 在一个开关周期ts内,每个开关导通时间都略小于ts/2,而关断时间略大于ts/2。
② 同一个半桥中,上、下两个开关不能同时处于开通状态,每个开关关断到另一个开关开通都要经过一定的死区时间。
③ 比较互为对角的两对开关管q1、q4和q2、q3的开关函数波形,q1的波形比q4的波形超前0~ ton/2时间,q2的波形比q3的波形超前0~ ton/2时间,因此q1和q2为超前桥臂, q3和q4为滞后桥臂。
2 控制芯片tms320lf2407a
tms320lf2407a是ti公司设计的一种数字信号处理器,具有接口方便、编程简单、稳定性好、精度高、方便以及可重复性等优点。tms320lf2407a部分功能如下:
① 工作电压3.3 v,有4种低功耗工作方式。电路设计时需考虑电平转换,不要超过dsp的工作电压。
② 单指令周期最短为25 ns(40 mhz),最高运算速度可达40mips,四级指令执行流水线。低功耗,有利于电池供电的场合;而高速度非常适用于电动机的实时控制。
③ 拥有2个专用于电动机控制的事件管理器(ev),每一个都包含:2个16位通用定时器,8个16位脉宽调制(pwm)输出通道,1个能够快速封锁输出的外部引脚/pdpintx(其状态可从comconx寄存器获得),可防止上下桥臂直通的可编程死区功能,3个捕捉单元,1个增量式光电位置编码器接口。
④ 16通道10位a/d转换器,具有可编程自动排序功能,4个启动a/d转换的触发源,最快a/d转换时间为375 ns。
⑤ 控制器局域网(can)2.0b模块。
⑥ 串行接口spi和sci模块。
⑦ 基于锁相环的时钟发生器(pll)。
⑧ 41个通用i/o引脚。
⑨ 32位累加器和32位中央算术逻辑单元(calu);16位×16位并行乘法器,可实现单指令周期的乘法运算;5个外部中断。
⑩ 1149.11990 ieee标准的jtag仿真接口。
很宽的工作温度范围,普通级为-40~85 ℃,特殊级为-40~125 ℃。
3 系统的数字实现
图3为变换器硬件结构框图。由图可见,系统采用闭环控制方式,将变换器两侧的电压、电流经霍尔检测电路检测并转换成相应的电压信号进行滤波,所得的反馈信号一方面送入dsp片内进行a/d转换后进行闭环控制运算,同时送到故障保护电路。本系统电压环采用pi调节器。数字pi调节器根据给定值和反馈信号值进行偏差调节,其输出结果决定了超前、滞后臂之间pwm驱动波形移相角的大小,从而使控制量跟踪给定量;dsp发出的驱动信号经电平转换电路进行电平转换后,送到驱动芯片m57962l形成最终的igbt驱动信号。故障保护电路则对电流、电压反馈信号进行判断、处理,在故障发生时给出故障信号并从软件上置 pwm为无效方式,硬件上立即封锁igbt驱动,对系统进行保护。数码管显示电路由带spi接口的max7219和多位数码管组成。max7219适合标准的spi通信方式,同时还具有译码、驱动及数据锁存功能。每片max7219能以扫描方式对4位数码管进行智能化管理,大大降低了微处理器用于实时显示的时间。
图3 变换器硬件结构框图
3.1 基于dsp的直接移相脉冲生成方法
移相是滞后臂驱动相对于超前臂驱动之间的一个周期性延时,其延时角即为移相角。设pwm1/pwm2驱动超前臂开关管,pwm3/pwm4驱动滞后臂开关管,每个桥臂上下两管之间的驱动互补且带死区。在实现中
图4 基于dsp的直接移相脉冲生成方法
可以固定超前臂的驱动在每一周期的t0时刻发出,那么只要延迟移相角φ对应的时间再发生全比较事件则可以得到滞后臂的驱动,可以实现0°~180°范围内的自由移相。由图4可见,定时器t1的计数方式为连续增减模式,在计数器t1cnt=0和t1cnt=t1pr时分别更新cmpr1和cmpr2的值,这一过程可以分别在t1的下溢中断和周期中断中完成。设移相角φ对应的延迟时间为td,显然在0~t/2、t/2~t时间段内,cmpr1、cmpr2值的关系可分别表示如下:
这种脉冲生成方法只需用到dsp的pwm1~pwm4的4个口,而且可以利用死区设置寄存器可编程地直接设置死区,因此非常灵活方便,简单可靠。
3.2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主要有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两大部分。主程序主要是完成系统初始化、开关机检测、开关机初始化,然后进入主程序循环等待中断,图5为主程序流程。中断服务程序包括周期中断程序、下溢中断程序等。在周期中断程序中完成读取电压采样值、数字滤波、实施控制算法、启动电流a/d转换、调节器运算程序等工作。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则外部硬件产生信号去封锁脉冲放大和整形电路,同时产生信号送dsp,产生中断封锁脉冲输出。为了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调节器采用变参数数字pi算法,其控制思想是按照电压误差e(k)的正、负及上升、下降趋势,将反馈电压一个周期的波动分为6个区间,在不同的区间调用不同的 pi参数,从而实现最佳pi 调节,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程序流程如图6所示。
图5 主程序流程 图6 变参数pi算法流程
4 实验结果
根据前述方案搭建了实验系统,实验中采用三菱公司的智能功率模块(ipm)pm200dsa120作为逆变器的主开关器件。它抗干扰能力强、开关速度较快,功耗较低,具有驱动电源欠压保护、桥臂对管互锁保护、 过流保护以及过热保护等功能。开关频率为fs=10 khz,开通时间为ton=1.4 μs,关断时间为toff=2.0 μs。实验波形如图7至图9所示。图7为 pwm1、pwm2的互补波形,由图可知,它们之间存在死区,该死区是可编程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图8为pwm1、pwm3之间的移相15°的波形,该移相角可通过程序来控制,根据给定及负载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图9为t1管的驱动波形,正电压大约为15 v,负电压大约为9 v。
图7 pwm1、pwm2的互补波形
图8 pwm1、pwm3移相15°波形
图9 igbt的驱动波形
5 结论
本文研究的是移相全桥全数字zvs dc/dc变换器,具体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其数字实现方案,并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说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基于dsp的移相全桥全数字zvs dc/dc变换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于实现,调试方便,功能完善,动静态性能与模拟变换器一样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智能手环哪个牌子好_智能手环排行榜
前后端数据接口协作提效实践
电能质量三要素 电能质量的指标有哪些
shijidianli什么是RLC电路,RLC电路特征有哪些
关于联电携手英飞凌专注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的研究
DC-DC变换器原理解析
漏电火灾监控已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贴装元器件的手工焊接要点
电源大师对PFC的理解
分享跨分割设计对高速电路信号的影响
“未来之路”年度盛典在京举行 大数据人工智能加速文娱行业发展
框架解耦神器—REventBus
vivo IFEA 分离式镜头表明:智能手机镜头设计已达到百花齐放阶段
苹果为什么收购Dialog部分业务 苹果为什么要自主研发芯片
艾默生网络能源的ATCA系统可支持深层封包检测功能
镜面电视,带你体验高科技的家居生活!
基于STi7105的视频通话功能的实现
Metropia 2042是ArtStation迄今为止最大的3D挑战赛
曙光全栈液冷方案解决旧数据中心提效升级难题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创下新纪录 连续103次发射成功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