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功耗对于一款使用电池供电的产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这项工作不只是软件开发人员的责任,还需要硬件工程师合理的电路设计,器件选型,最终共同努力将功耗控制到可接受的范围。
mcu降功耗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着手:
1.器件选型
基于成本的考虑,电路使用的元器件可能不是低功耗的最佳选择,如某些传感器,本身功耗就比较大,这时想通过软件降功耗就很麻烦了。最好选择那些可以配置的,存在低功耗模式的传感器。至于mcu,是显而易见的,肯定选一款功耗低,满足功能要求的,这些评审时自然会考虑到。一些8位mcu功耗是几十微安,睡眠模式1ua左右,成为首选。这类mcu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资源有限,引脚个数少,如某款ic rom只有1k,ram32字节,这样最后的软件实现很可能捉襟见肘。
2.降低主频
众所周知,芯片主频越高,功耗越大。降功耗方案一般不使用外部晶振,使用内部晶振,频率选择常用的32768hz虽然低,却只能得到秒一级别的精度,想得到ms或us级别的精度,大于1m的频率少不了。
3.睡眠模式
睡眠模式是降功耗的主要方式,mcu可以睡眠模式睡眠,模块也可以睡眠。在外部触发唤醒mcu之后,mcu再唤醒功耗更大的模块,完成功能或通信后,马上又进入睡眠,总之进入睡眠状态自然是省电的。一些模块存在多种睡眠模式,都是为了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更加灵活地来降低功耗。
4.关闭未用资源
在使用稍复杂一点的mcu时,它本身所带的外设,未使用时一定关闭。使用简单的mcu时,可能所有的功能都是引脚模拟实现,如iic,spi,uart之类,不过也要注意,进入睡眠停止工作之前,应将与之对应的传感器等器件关闭或使其进入powerdown mode,唤醒后再做初始化、配置的工作。
5.配置io口
前面提到睡眠之前,关闭外部器件,你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其实未必。如果某些引脚接了外部上拉电阻,而mcu睡眠时该引脚置低,这样一来,有压差,有电阻,就形成了不必要的功耗。这点容易被忽略,所以各个引脚一定要根据外部电路合理配置。
6.间歇工作原则
所谓间歇工作,就是劳逸结合,工作休息交替进行,采用切电源的方式,开和关交替执行,这样该器件的功耗就降了一半。如果某器件上电后,需要预热一段时间,那这个方法就行不通了。还有一些电平驱动的元件,给一定占空比的脉冲就可以工作,还可以根据电压调整占空比,平衡负载,实现电源最大利用率,不过这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了。
以上是一些从mcu的角度降功耗的基本方法。降功耗是一项艰巨又具有挑战的工作,要求越高,就越能发掘出越多的方法出来。
智能电网有哪八大特征?
2019年人工智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的改变会越来越明显
雷克萨斯新款CT200h外观造型和内饰大幅度升级,延续现款动力系统!预售价23万起
人工智能正在悄悄进入新闻业
小米MIX2最新消息:小米MIX2再爆光 性能怪兽+逆天颜值!
详细解析MCU降功耗的6个方法
无线通信技术有哪些
海洋王防眩灯NGC9820,强光电筒JW7621 概况:
电池材料——隔膜
华为概念再次称霸涨停榜,成为两市调整行情中少有亮点之一
康泰瑞影重新定义超声图像增强功能
DAC7714在嵌入式激光跟踪仪中的应用[图]
慧拓荣登中国领先汽车科技企业50榜单
物联网应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连接器要求
AMD台式机CPU份额首次超过Intel
吉方工控推出Elkhart Lake新品:GM-J6412D16产品系列
区块链链外之上的第二层解决方案能否解决区块链的可伸缩性问题
基于音频放大器的模拟分压器解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 AI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成为趋势
学习单片机几个不易掌握的概念(适合初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