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驾驶车辆回家途中,家里的电灯空调就能自动识别提前开启,这是一种能极大提升幸福感的体验。万物互联的概念提出多年,车联网与智能家居的联动始终是其中最值得期待的一项。
传统行业里,汽车与家居正从最初的功能需求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物联网与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这两者的合作正在给用户更多的提高便捷生活的想象。只不过,车联网与智能家居领域合作多年,似乎还没有一款真正能改变生活的产品出现。
最早在2014年,丰田和松下就提出了汽车与家居互联的方案,通过松下的云端和丰田智能中心进行数据联动,让用户可以在汽车上实现对家中电器的监控和控制。事实上,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想法。智能手机作为媒介,只要借助个人账户,就能实现端到端的应用控制,从早前沃尔沃与爱立信合作推出的远程启动车内空调,到安吉星的车辆远程控制,都是基于这样的原理。
从现在的发展来看,以云技术为核心的车联网功能开始逐步普及车内网络,也因此,除了借助手机与车载系统的联动实现对车辆的控制,还可以在车载系统上进行各种应用的拓展,比如上汽通用在旗下车型中加入的superid功能、斑马系统中植入的个性化定制功能,思路和体验也都是相似的。
但车联网与智能家居的互联绝不应该局限于此。2016年,大众与lg集团合作研发汽车与智能家居的连接技术,同年安吉星与美的智慧家居展开合作,后来陆续加入到这个领域的吉利和起亚汽车,也都提到了相似的概念:在汽车端与家居端,通过智能手机或者车载系统实现双向的功能控制。
这种互联方式和操作逻辑并没有脱离常规的技术方案,在其中汽车只是一个通信载体,用户和智能家居依靠车联网进行互通与控制,然而我们会发现,当汽车换成其他的终端设备,这种操作逻辑同样成立。比如在启辰t60提供的系统里,用户可以做到出发前下发地址、到家前控制电器开启等等,但这一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是京东智能家居,捆绑京东的智能音箱、智能硬件,这项功能才有实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这一“中介”可以是京东,也可以是小米。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车企与家电、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其实在最开始就已经限定了用户对不同品牌汽车与智能家居的选择。比如选择了搭载斑马系统的汽车,也就选择了车载系统中各种阿里系的软件。在自动驾驶到来之前,汽车行业为消费者给出了许多娱乐消遣的设想,其中一项就是对家中一切的监视和控制。比如,我们可以在车内随时检查家里的电器运行情况,控制某项电器的开关以及运作模式。
但万物互联给我们带来的,除了无限可能的设想,还有高度便捷的生活。比如,车辆与智能家居的联动,是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操作的。而要实现这些,只需要一套数据与触发条件预设的方案。
automtic和nest这两家企业在很早前就投入了这方面的研发。车辆的gps定位信息以及车辆的行车数据搜集计算后,可以对车辆所在地和到家时间进行预估,一旦这个数据触发了预设条件,比如距离到家还有20分钟,就可以对捆绑的家居系统发出相应指令,比如开启空调,或者使某个电器进入运行模式。
在这种方案里,有一项比较关键的互联网服务——ifttt(if this then that),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比较简单直接的单向操作指令,一旦怎样就会怎样。但在这项服务运行之前,需要事先设置obd-ii与echo的互联,经过这一个数据中转处理,才能最终到达目标——控制家居设备。
但这种周折的控制方式也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家居设备都能识别指令;第二:这种指令设置本身比较复杂,限定了普及程度;第三:数据传输与分析反馈存在延时、入侵等风险
实际上,汽车与家居互联智能化的最终效果应该是,系统识别到车辆熄火,就能够自动把指令发送到家里,做到开灯、开空调、甚至开门等效果。而理想的状态下,这应该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当我们设定了某些诉求,也可以在离开家门时提前对车内功能进行控制,或在驾驶汽车离开时检查家里设备的关闭情况。
不过,在享受足够智能、便利的人-车-家居生活之前,必须解决的是安全与隐私问题。系统在不断优化对指令的响应之后,就需要通过深度的自主学习进行对数据入侵的识别和抵御。对于用户而言,车辆与家居的互联,恰恰是两个重要私人场景的数据互通,便捷性提高的同时,安全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
也许这才是阻碍车联网与智能家居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厂商之间的协议与数据互通,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操作,在当下都需要大量的研发。因此,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发展多年,车联网与智能家居的联动方式大多还是几年前的概念,汽车在其中充当着移动通信端的角色。事实上,真正的互联应该在无感的情况下完成,才能对用户做到最大化的智能化体验。
但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家居概念发展多年仍然没有突破性的推广,用户对它的需求可能在限制着它的加速发展。同理,汽车与智能家居的联动也是如此。
基于音频放大器的模拟分压器解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 AI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应用成为趋势
学习单片机几个不易掌握的概念(适合初学者)
整合数字电源管理和模拟控制环路的DC/DC控制器设计
开箱即用!教你如何正确使用华为云部署服务CodeArts Deploy!
在未来汽车能够远程控制家居系统吗
输入输出接口的类型和功能特点
云栖大会人脸识别闸机【技术亮点篇3】--人脸识别闸机摆闸可达500万次
C51单片机串口的使用方法解析
微软鼠标走向人体工程学 带你赏析微软精准鼠标的ID设计
有浅入深的介绍BLE与MEMS中的开发板设计
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在电路中产生的零输入响应中有什么分量?
魔改CPU技术有什么优缺点
工业相机解决方案:低功耗16位数模转换芯片+负压线性稳压器YSO690PR
加密货币正在为替代支付系统,未来五年将有10亿人使用加密货币
荣耀V9评测:华为荣耀V9怎么样?配置、价格、外观、系统一览,你中了它的毒了吗?
物业小区高校水电抄表充值管理系统简介
很可能这就是诺基亚8将搭载骁龙835,但依然延迟
5G 不仅对消费者有利,物联网也将受益
i.MX6ULL|字符设备驱动流程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