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重磅发布国产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香山”

6月22日至25日上午,首届risc-v中国峰会在上海科技大学举办。本届大会上中科院大学教授、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包云岗重磅发布国产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香山”。
根据包云岗在知乎上发出的介绍,香山是一款开源risc-v处理器核,是在中科院计算所、鹏城实验室的支持下,通过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联合业界企业一起开发的。北京微核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产业经验、联合完成结构设计及物理设计。
香山处理器基于chisel硬件设计语言实现,支持rv64gc指令集。在香山处理器的开发过程中,团队使用了包括chisel、verilator 等在内的大量开源工具,实现了差分验证、仿真快照、risc-v检查点等处理器开发的基础工具,建立起了一套包含设计、实现、验证等在内的基于开源工具的处理器前端敏捷开发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香山处理器二期将与微核芯科技、字节跳动、eswin、优矽科技联合开发。
包云岗表示,香山处理器的架构代号将以湖命名:第一版架构代号为“雁栖湖”,第二版架构代号为“南湖”,第三版、第四版和后续版本将依然以湖命名(x湖、y湖……)。
第一版架构“雁栖湖”是一个11级流水、6发射、4个访存部件的乱序处理器核。“雁栖湖”在2020年6月代码仓库完成建立,2021年4月完成rtl代码。
“雁栖湖”计划在7月基于台积电28nm工艺流片,目前频率为1.3ghz,预估spec cpu2006分值在7分/ghz左右。这款产品主要对标arm a72、a73。
第二版架构“南湖”计划在今年年底流片,将采用中芯国际14nm工艺,目标频率为2ghz,speccpu分值达到10分/ghz。
根据介绍,“南湖”相比第一版“雁栖湖”相比性能有大幅度提高,已经接近i9-10900k的11.08/ghz,并且支持双通道 ddr 内存以及pcie、usb、hdmi等更多功能。
“雁栖湖”架构在发射宽度上已能与一些arm高端处理器核相当,不过目前还未进行充分地优化,因此实际性能还有不小的差距。他希望未来能够通过从“雁栖湖”到“南湖”再到“x湖”、“y湖”的新架构持续迭代优化,达到arm a76水平的性能。
包云岗希望“香山”能够存活30年,并约定30年后再聚一聚。除此之外,香山将保持半年更新一代架构的迭代优化频率,每年2次流片并对新架构、新功能进行验证,建立规范的开源社区管理机制。
包云岗强调,流程/平台/基础设施非常重要,他更多是扮演啦啦队队长的角色,真正将理念落实到了具体行动的是他的“小伙伴们”。
去年7月25日,由包云岗负责的“一生一芯”计划成果被爆出后,引发了社会不小的讨论。彼时,包云岗介绍表示,这项计划源于对“如何将教学和开源芯片结合起来”这一问题的思考,更启发于中国通讯科技巨头华为面临的芯片困境。包云岗曾与华为专家交流,了解到短期内的需求华为自己基本能应对,而最需要的是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
据他的介绍,“一生一芯”计划的五位同学在本科一毕业就加入了香山的开发,成为了技术骨干。
risc-v是伯克利大学发明的一种特定指令集架构,严格说起来,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架构,它与我们熟悉的arm同属risc(精简指令集,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范畴。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架构分为risc和cisc(复杂指令集,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两种,risc专注于低功耗、高性能功耗比,主要面向小体积以及移动设备领域,cisc强调运算性能,专注桌面电脑、服务器和超算市场。risc的代表为arm,而cisc的代表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x86。
risc-v可以看做是现有risc的更升级版,从架构的推出在时间上来说,具备后发优势,可以规避许多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存在的漏洞,如前段时间大热的spectre以及meltdown漏洞,已经明确是与现代计算机体系中分支预测和乱序执行功能有关。由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多年来在不断成熟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都已经被研究透彻,arm和x86无法轻易堵住的问题,risc-v架构的新诞生没有向后兼容的历史包袱,则可以轻松避免。
从国内厂商到国外巨头,risc-v已经成为“抢滩争夺战”的重点。
平头哥是阿里巴巴于2018年9月成立的一家半导体公司,该公司整合了阿里达摩院半导体部门和此前收购的中天微电子。
成立之初,阿里巴巴曾表示要做两类芯片,分别是用于神经网络的npu(微处理器)和嵌入式芯片,而基于的芯片架构则是业界一致看好的risc-v。
最近的一则消息显示,玄铁系列嵌入式cpu,实现了指令集、处理器架构及配套工具链的创新突破,量产超20亿颗。
除此之外,平台哥还在今年5月18日发布新款处理器玄铁907,该处理器对开源risc-v架构进行优化设计,并首次实现了risc-v最新的dsp指令标准,兼顾高性能及低功耗特点,可应用于mpu(微处理器)、智能语音、导航定位、存储控制等领域。
英特尔作为x86阵营的巨头,本月上旬被爆料收购基于risc-v架构的ip供应商sifive的消息。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亿元)的收购价格,引起业界一片哗然。
消息还未及时得到证实,传言就越来越大。国外科技媒体“the register”报道显示,英特尔与sifive已开启在高性能risc-v处理器设计验证及代工方面的合作。英特尔推出了基于其7nm工艺及sifive risc-v高性能内核ip的“horse creek”开发平台。
业界认为,收购并进入risc-v领域是对nvidia收购arm的风险对冲,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英特尔自身ip授权的多元化布局,还可以给自己刚刚开放的芯片代工引流。
但无论如何,此举对于risc-v架构本身都是一种利好,这是因为x86架构和arm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积累多年的“生态墙”,巨头的进发必然能够壮大risc-v的生态。
甚至,曾经叱咤风云的mips架构也“投敌”risc-v,放弃了具有悠久历史和技术联系的同名架构。此举显然预示着mips作为cpu系列的终结,并进一步减少了可用处理器的种类。这是架构的最后一环。
为何risc-v的诞生还是受到了业界的大力追捧?答案有以下四点:
1、 免费是最好的招牌;2、 大道至简 ,risc-v指令格式不同type之间规律性很强;
3、 risc领域市场巨大;4、 新技术意味着新机遇。
通用处理器一直以来都是国产的“痛”,相比x86架构和arm架构,开源risc-v架构无疑是目前国产处理器的好选择。
“为什么cpu领域还没有一个像linux那样的开源主线?1991年开源的linux诞生,到今天正好30年”,包云岗如此设想,正因这样的想法,才得以有香山处理器的问世。包云岗表示和团队的唐丹博士一直认为要建立一个像linux那样的开源risc-v核主线。
网友评论表示:“首先,risc v现在挑战的目标是arm,而包云岗老师团队自带发起的是一项开源芯片项目,目标是要和linux一样,做一个开源芯片社区。本次开发过程中有多项突破,开发语言上,采用了chisel语言,而非传统的,verilog,同时配套做了很多工具,其次差分验证框架也是一。”
相信在更多巨头进入risc-v领域后,risc-v的生态会逐渐被完善,香山处理器就是迈出的重要一步。


小米6新鲜曝光?高通835处理器+6GB运存+陶瓷机身!
高品质立体声HI-FI组合放大器电路原理图
世强与飞尔康强强联合,达成代理协议
英特尔发布十代移动标压处理器,i7可上5GHz
TDK针对高温要求推出耐用型MKP X2电容器
中科院重磅发布国产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香山”
iQOO 7预热:首款配备双线性马达的骁龙888旗舰
汽车电子集成开发环境的开发
工控板rk3288是全球第一个四核ARM全新A17内核芯片
多挡定时器电路图_多档可选定时器电路图
iPhone15全系换C口,和安卓不通用
Ne555升压转换器的制作
是德科技推出光测试解决方案,助力收发信机制造商缩短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
灌胶机的分类
5G助力智慧医疗 远程手术迎来新突破
超声波焊接中振幅、频率、波长的介绍
优恩-何为优质电子保护元器件厂家?
HTC一直做不到的,华为或即将做到
PCB布线设计注意事项
骨传导耳机会损伤听力吗?骨传导耳机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