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又到了春耕春播的好时节。除了育种栽苗以外,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能够用较低成本、较高效率治理害虫,保证各类作物的健康生长,已经成为了众多质保人员和农技人员关注的头等大事。
我国是农业大国,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障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开展和粮食供应基本稳定,已被纳入我国智慧农业的战略性方案之中。对于农作物病虫害治理,我国也采取了一个“大动作”。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农业科技人员提出了利用前沿科技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的倡议。近几年,我国多个地区也开始在此方面展开探索和尝试。目前,在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上的一处蔬菜育种基地上,已经开始采用智能病虫害监测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让农业植保人员随时随地掌握田中病虫害发生状况,还能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自动精准施药。
大数据、物联网等多种前沿技术和智慧化平台的应用,让害虫无处可逃、无以藏身。在农业生产方面,基于大数据技术进行土壤、气象、生产、市场甚至其他并无关联的数据关联分析,可以为政府部门和生产、销售、消费各有关方面提出准确的预测和相应的对策选项提供参考依据。
在害虫监测方面,物联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几乎无可替代。借助物联网,农业植保人员可以远程监测特定害虫,以了解它们的活动、模式和位置。根据害虫活动的范围和周期,植保人员可提前做好害虫自动化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以采取更准确和更迅速的对策。例如,在苹果园中,物联网可以测量农场不同区域的蠹蛾数量,以便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为苹果生长营造适宜的环境。
各类智慧系统的采用,也让病虫害防治变得更加简单、高效、可控。例如,无人机无人机运营监管系统。基于无人机运营监管系统,农技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对植被生长状况、是否受害虫侵扰等状况进行实时监控自动采集。以无线传输方式将全天候实时采集到的各类信息数据自动上传数据库后,农技人员人员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及历史大数据,分析对比农作物在一段时间内的长势及病虫害分布状况,以此做到病虫害防治的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和标准化。
服务终端、专家服务平台、物联网数据采集监测设备、智能化云计算平台等,通常都可以完成害虫诱捕、自动采集害虫图像、记录结果、数据传输与分析、小气候信息采集、监控并自动上传等任务。不过,人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病虫害防治体系的建立健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病虫害的雷达监测系统还没有成网、针对性强的传感器还需要研发等问题仍亟待解决。
对病虫害的活动迹象敏感、远程监测结果迅速而准确、消灭病虫害速度快且成本低,是一些农技人员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想要达成的“小目标”。而借助智能科技、系统和平台,这个“小目标”的实现不再遥不可及、不可触碰。
诺菲纳米完成上亿元C轮融资,国风投领投
LED智能照明市场环境如何?智能照明大势所趋详细数据分析
BICV亮相第九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
华为胡厚崑:联接共创美好智能世界
即插即用!百度提出S3IM:用于NeRF提点的Magic Loss
借助物联网智能技术,可有效防治病虫害
新唐科技M451VE6AE控制器简介
汽车芯片短缺什么原因
粤芯半导体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将在年内投产
宽禁带半导体前景乐观
以太网PoE LED Lighting产品介绍
设备厂商纷纷抗议!韩国政府拟加强OLED模组段设备出口及企业投资并购流程管控
盘点那些关于睡眠的智能硬件
2021年OPPO开发者大会:带来全新的体验
红米将首发6400万像素的手机 小米MIX4则首发一亿像素
以色列政府DNS服务器存在着Open SSH安全漏洞
奥地利微电子获誉台湾光电“最佳供应商”
双脉冲测试的原理及测试技巧
笔记本的铁布衫
Wi-Fi运动检测逐渐成熟 并逐渐向其他领域扩展